新野吧 关注:363,832贴子:11,663,405
  • 7回复贴,共1

80年代塑料凉鞋的记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的孩子,穿塑料凉鞋的很少了,尤其在城市,更是难得一见。可在80年代,就是贯穿自己小学、初中、高中的时期,塑料凉鞋却风靡一时,至今让我难于忘记。
已经不记得第一双塑料凉鞋是在几年级时买的,也不记得总共穿坏过多少双了。总之,小学四五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每到夏天,自己都穿塑料凉鞋。


1楼2012-03-17 16:35回复
    是啊,小时候这种凉鞋很就行的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2-03-17 16:39
    回复
      2025-08-20 16:48: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楼2012-03-17 16:45
      回复

         那时的花色品种并不丰富,自己做为“男子汉”,也不能穿得太花里胡哨,所以一般主要穿黑色,也穿过暗红色的。记得最初买的几双凉鞋,前面脚尖和后面脚跟处,都用塑料包着,留着一些通孔,只在脚的中间部位塑料较少,脚体向外裸露较多。这是当时典型的男式凉鞋。
        而前面没有脚尖、后面没有后跟的凉鞋,多被认为是女同志穿的,自己要穿,一定会被别的同学笑话。
        后来,这一情况逐渐发展变化,男同学也开始穿那种所谓的“女式”塑料凉鞋。夏天,天本来就热,再加上小男孩火力都壮,经常四处疯跑,汗脚问题就比较严重,那种包裹相对严实的“男式”凉鞋,本来就不如“女式”凉鞋通透性好,再加上有时鞋里进个小石子之类,“男式”凉鞋必须脱下来才能倒出来,而“女式”凉鞋只要抬起脚,脚尖朝下或朝上磕两下就能解决问题,方便之极,后来“男式”被“女式”所代替,也就成为势所必然。
        等大家都开始穿这种“女式”凉鞋时,谁也再没有笑话别人的权利了。这就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偶见一个“老外”,蓝眼睛,大鼻子,黄头发,感觉特别稀奇,后来见得多了,自然见贯不怪了。
        自己上小学、初中,从来没有感觉到学习紧张,作业也没有现在孩子们这么多,夏天放学后到地里帮大人干活,是家常便饭。这时往往穿着塑料凉鞋——干拉土拉粪之类脚上用力的重体力活,才穿别的鞋——即使干完活弄得满鞋土、满鞋泥,也不大要紧,回去只要从水瓮舀瓢凉水,冲一冲,洗一洗,立即干净如新。当然这时候,农村无论大人也好,孩子也好,也都百分之一百一的不穿袜子,谁穿袜子,倒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被说成是“白脖子老鸹”。
        下雨天,凉鞋的优势更是凸现出来,上学也好,到街里跑着玩也好,既不怕淋湿,也不怕被弄脏。雨鞋自己从来没有穿过,总觉得太笨重,跑起来不方便,穿上象电影明星卓别林似的,脚也捂得难受。当然家里也舍不得给买,因为雨鞋比塑料凉鞋贵多了。
        凉鞋穿得一久,有的地方难免开裂,起初是父亲给粘,后来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裂开的地方重新粘好。方法也很简单,找一根细钢筋棍儿,用锤子在石头上将一头砸成薄薄的扁状,做饭时,放在煤火里烧红,再找穿坏的旧凉鞋,把较薄处的塑料剪成大小合适的小块,然后利用烧红的钢筋的高温,将小块塑料粘在凉鞋裂开的地方,就一切OK了。因为整个鞋都是塑料的,即便凉鞋上面与底子断开,也可用同样的方法粘接到一起。
        塑料凉鞋穿坏了,都不肯扔掉,把上面的塑料剪下来,做为粘鞋补鞋的原料;底子则攒着,等攒得多了,一同卖给收破烂的,虽是废品,价格相对还不低,几双旧鞋卖的钱,足可以再买一双新的。
        再看看现在的皮鞋,还有泡沫拖鞋,废品再利用的价值,远不及那时的塑料凉鞋。可惜时代不同了,自己也不可能再穿塑料凉鞋了。


        4楼2012-03-17 16:45
        回复

           那时的花色品种并不丰富,自己做为“男子汉”,也不能穿得太花里胡哨,所以一般主要穿黑色,也穿过暗红色的。记得最初买的几双凉鞋,前面脚尖和后面脚跟处,都用塑料包着,留着一些通孔,只在脚的中间部位塑料较少,脚体向外裸露较多。这是当时典型的男式凉鞋。
          而前面没有脚尖、后面没有后跟的凉鞋,多被认为是女同志穿的,自己要穿,一定会被别的同学笑话。
          后来,这一情况逐渐发展变化,男同学也开始穿那种所谓的“女式”塑料凉鞋。夏天,天本来就热,再加上小男孩火力都壮,经常四处疯跑,汗脚问题就比较严重,那种包裹相对严实的“男式”凉鞋,本来就不如“女式”凉鞋通透性好,再加上有时鞋里进个小石子之类,“男式”凉鞋必须脱下来才能倒出来,而“女式”凉鞋只要抬起脚,脚尖朝下或朝上磕两下就能解决问题,方便之极,后来“男式”被“女式”所代替,也就成为势所必然。
          等大家都开始穿这种“女式”凉鞋时,谁也再没有笑话别人的权利了。这就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偶见一个“老外”,蓝眼睛,大鼻子,黄头发,感觉特别稀奇,后来见得多了,自然见贯不怪了。
          自己上小学、初中,从来没有感觉到学习紧张,作业也没有现在孩子们这么多,夏天放学后到地里帮大人干活,是家常便饭。这时往往穿着塑料凉鞋——干拉土拉粪之类脚上用力的重体力活,才穿别的鞋——即使干完活弄得满鞋土、满鞋泥,也不大要紧,回去只要从水瓮舀瓢凉水,冲一冲,洗一洗,立即干净如新。当然这时候,农村无论大人也好,孩子也好,也都百分之一百一的不穿袜子,谁穿袜子,倒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被说成是“白脖子老鸹”。
          下雨天,凉鞋的优势更是凸现出来,上学也好,到街里跑着玩也好,既不怕淋湿,也不怕被弄脏。雨鞋自己从来没有穿过,总觉得太笨重,跑起来不方便,穿上象电影明星卓别林似的,脚也捂得难受。当然家里也舍不得给买,因为雨鞋比塑料凉鞋贵多了。
          凉鞋穿得一久,有的地方难免开裂,起初是父亲给粘,后来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裂开的地方重新粘好。方法也很简单,找一根细钢筋棍儿,用锤子在石头上将一头砸成薄薄的扁状,做饭时,放在煤火里烧红,再找穿坏的旧凉鞋,把较薄处的塑料剪成大小合适的小块,然后利用烧红的钢筋的高温,将小块塑料粘在凉鞋裂开的地方,就一切OK了。因为整个鞋都是塑料的,即便凉鞋上面与底子断开,也可用同样的方法粘接到一起。
          塑料凉鞋穿坏了,都不肯扔掉,把上面的塑料剪下来,做为粘鞋补鞋的原料;底子则攒着,等攒得多了,一同卖给收破烂的,虽是废品,价格相对还不低,几双旧鞋卖的钱,足可以再买一双新的。
          再看看现在的皮鞋,还有泡沫拖鞋,废品再利用的价值,远不及那时的塑料凉鞋。可惜时代不同了,自己也不可能再穿塑料凉鞋了。


          5楼2012-03-17 16:45
          回复

             那时的花色品种并不丰富,自己做为“男子汉”,也不能穿得太花里胡哨,所以一般主要穿黑色,也穿过暗红色的。记得最初买的几双凉鞋,前面脚尖和后面脚跟处,都用塑料包着,留着一些通孔,只在脚的中间部位塑料较少,脚体向外裸露较多。这是当时典型的男式凉鞋。
            而前面没有脚尖、后面没有后跟的凉鞋,多被认为是女同志穿的,自己要穿,一定会被别的同学笑话。
            后来,这一情况逐渐发展变化,男同学也开始穿那种所谓的“女式”塑料凉鞋。夏天,天本来就热,再加上小男孩火力都壮,经常四处疯跑,汗脚问题就比较严重,那种包裹相对严实的“男式”凉鞋,本来就不如“女式”凉鞋通透性好,再加上有时鞋里进个小石子之类,“男式”凉鞋必须脱下来才能倒出来,而“女式”凉鞋只要抬起脚,脚尖朝下或朝上磕两下就能解决问题,方便之极,后来“男式”被“女式”所代替,也就成为势所必然。
            等大家都开始穿这种“女式”凉鞋时,谁也再没有笑话别人的权利了。这就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偶见一个“老外”,蓝眼睛,大鼻子,黄头发,感觉特别稀奇,后来见得多了,自然见贯不怪了。
            自己上小学、初中,从来没有感觉到学习紧张,作业也没有现在孩子们这么多,夏天放学后到地里帮大人干活,是家常便饭。这时往往穿着塑料凉鞋——干拉土拉粪之类脚上用力的重体力活,才穿别的鞋——即使干完活弄得满鞋土、满鞋泥,也不大要紧,回去只要从水瓮舀瓢凉水,冲一冲,洗一洗,立即干净如新。当然这时候,农村无论大人也好,孩子也好,也都百分之一百一的不穿袜子,谁穿袜子,倒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被说成是“白脖子老鸹”。
            下雨天,凉鞋的优势更是凸现出来,上学也好,到街里跑着玩也好,既不怕淋湿,也不怕被弄脏。雨鞋自己从来没有穿过,总觉得太笨重,跑起来不方便,穿上象电影明星卓别林似的,脚也捂得难受。当然家里也舍不得给买,因为雨鞋比塑料凉鞋贵多了。
            凉鞋穿得一久,有的地方难免开裂,起初是父亲给粘,后来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裂开的地方重新粘好。方法也很简单,找一根细钢筋棍儿,用锤子在石头上将一头砸成薄薄的扁状,做饭时,放在煤火里烧红,再找穿坏的旧凉鞋,把较薄处的塑料剪成大小合适的小块,然后利用烧红的钢筋的高温,将小块塑料粘在凉鞋裂开的地方,就一切OK了。因为整个鞋都是塑料的,即便凉鞋上面与底子断开,也可用同样的方法粘接到一起。
            塑料凉鞋穿坏了,都不肯扔掉,把上面的塑料剪下来,做为粘鞋补鞋的原料;底子则攒着,等攒得多了,一同卖给收破烂的,虽是废品,价格相对还不低,几双旧鞋卖的钱,足可以再买一双新的。
            再看看现在的皮鞋,还有泡沫拖鞋,废品再利用的价值,远不及那时的塑料凉鞋。可惜时代不同了,自己也不可能再穿塑料凉鞋了。


            6楼2012-03-17 16:45
            回复


              7楼2012-03-17 17:01
              回复



                8楼2012-03-17 17: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