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姚若龙创作的歌词, 有意境有深度,
很好奇像这样一位创作已经超过1000首歌的大师,
他是如何成就的?
找到一篇专访,跟大家分享~
觉得对文字创作有兴趣的人应该颇有帮助
欣怡 :) 文字创作大师—姚若龙的专访温暖明朗的文字魔法师姚若龙专访
(原刊於诚品好读)
总是在歌词里使用简单的字词,从来不聱牙拮舌,他的歌词永远如此顺畅却具备了强大的震撼力。从学生时代便开始创作歌词迄今已有八百多首作品的姚若龙,是华语流行音乐举足轻重的资深专职作词人。
大学时念的是会计,因为校内的徵文比赛,得奖的新诗被同学笑说不像诗倒像歌词,在某次听见电台里邰肇玫欢迎有志创作歌词的朋友投稿后,觉得有趣, 加上那时候很喜欢苏芮、蔡琴等歌手,也就丢了几篇歌词到唱片公司去。没想到两个礼拜后,就接到当时在飞碟唱片陈大力的电话,希望能够碰面聊聊,之后就陆续 接到一些歌曲开始创作歌词。「我被用的第一首歌是王芷蕾『冷冷的夏』,那一张专辑我写了三首歌,而且竟然有幸可以成为专辑的标题。」当时还是学生的他,怎 麼也没想到,创作歌词竟会成为往后的事业。谦称只是因为自己懒,什麼也没想就顺著时间的安排走著,虽然其间也曾去滚石上过八个月的班,担任当时国内唱片圈 还未见「制作企画」的职务,但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上过八个月的班。后来他还是选择了自由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他仍然维持每个礼拜最多接三个案子的原则,以 维持每一首创作的品质与拥有自己生活的足够空间。这其中的平衡对天秤座的他来说想必是不难的。而顺性而为的生活也让他能够拥有更多创作的灵感与思考方向。
「其实写歌词就有点像是用文字在演戏,我们必须设定好一个故事、场景,如果能够入戏,Catch住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的情绪,我们就是成功的。」他 强调,歌词必须由歌手出发,平常对於各种资讯来源要多加留意并且建立起自己脑中的资料库,这样在创作的时候才比较容易有源源不绝的灵感。像是在创作苏慧伦 的「我们都是好人」时,「坐在天桥上面看星辰,脱了鞋子脱不了烦闷,只是想喝一口你的啤酒,却感受到瓶口的微温…」以及梁咏琪「很高兴」里「重逢在细雨刚 停的天桥上,你看起来似乎有许多话想讲,人潮在身边来来往往,我们靠很近却像隔著浪…」因为当时姚若龙看了不少日剧,发现有许多日剧总喜欢把情节安排在天 桥上,於是在创作这两首歌时,就想说可以用天桥的场景来增添一些歌曲里的日剧气息。「其实一首歌就是要塑造出来一种使用情境。」他说。就像有些歌我们总在 工作了一天回到房间独处时听格外感动,或是某些歌在分手的当下总觉得形容的就是自己,就像一支别出心裁的音乐录影带,当你在特定情境、季节或时空总会想起 某一首歌,或者换句话说当你聆听某一些歌就能瞬间回到某些特定场景感受到特定气味时,这首歌就可以算是达到它的任务。「有些歌是属於夏天的。有些则是秋 天。」
写了无数传唱不绝的主打歌,姚若龙习惯在每首歌里加上一点自己他笑称「小格言」的感想,「只有单纯描述情绪,这样的歌稍嫌无聊点,其实每个人谈感 情或是过生活一定都会有些心得的,我喜欢在我的歌词里加上一些这样的句子。整首歌的感情就变得更加丰沛了。」像是苏永康「让懂你的人爱你」里的「相爱不只 是走进对方的生活,更要能走入彼此的生命。」或梁静茹「分手快乐」里「没人能把谁的幸福没收,你发誓你会活的有笑容。」在在让人感受整首歌的生命更加鲜活 起来的力量。「其实是不是主打歌真的不重要,如果能在创作的过程中写到一首自己真的喜欢的歌,那是最幸福的事了。」
对於歌词创作,他鼓励对於歌词有兴趣创作的朋友们,首先一定要先认知歌词与纯文学的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是散文体也不是新诗体,而是在旋律之下 填下最适合歌手的文字,甚至故事的结构安排或是一个细微的口气都是需要注意的。初写者常常在歌词里不断打绕著自己的故事或心声,相较之下就会不那麼与歌手 契合。第二则是必须要「勇敢」。勇敢摆脱掉你现在常常看的东西,包括题材、用字,都必须试著开创属於自己的风格,不能因为流行什麼,别人在写什麼就去模 仿。最后则是多练习,他回想过去到飞碟唱片找陈大力的时候,陈大力总是会放一些法文歌、泰文歌等让姚若龙去练习感受,如果这首歌要写歌词会是一种什麼样的 意境跟氛围。於是之后他在当兵的时候,就常常会去找一些演奏曲或电影配乐来练习发想、感知听到音乐后的感触与情绪。
今天天母的天气很阳光。不知不觉就想到万芳「半袖」这首歌里的画面。谈起这首「半袖」,他笑说原本他写这首歌的歌名是「白袖子飞走了」,但后来还 是用回这首歌的日文原名「半袖」,这首歌他觉得有点像电影配乐,於是尝试著用写一个MV分镜脚本的方式进行,於是就有了「风扬起你的衣袖,无声的翻飞,无 声的挥别,…,赶上前和你并肩,发现你领口边缘,有一根我的发,斜斜在你胸前依偎,把我伸出的手轻收回,还是留它给你做纪念,代替我多陪你一会,送你穿过 对街。」这样视觉感十足的作品。平常喜欢听一些像Tom Waits等低调、迷幻类音乐的他喜欢有进行、有开展的旋律,写出来的歌词却是温暖无比的。一直以为他会是个严肃的前辈,却比我想像中悠游自在且乐观。我 忽然想起赵咏华「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样温暖且深切的歌词,真的非姚若龙莫属吧。
很好奇像这样一位创作已经超过1000首歌的大师,
他是如何成就的?
找到一篇专访,跟大家分享~
觉得对文字创作有兴趣的人应该颇有帮助
欣怡 :) 文字创作大师—姚若龙的专访温暖明朗的文字魔法师姚若龙专访
(原刊於诚品好读)
总是在歌词里使用简单的字词,从来不聱牙拮舌,他的歌词永远如此顺畅却具备了强大的震撼力。从学生时代便开始创作歌词迄今已有八百多首作品的姚若龙,是华语流行音乐举足轻重的资深专职作词人。
大学时念的是会计,因为校内的徵文比赛,得奖的新诗被同学笑说不像诗倒像歌词,在某次听见电台里邰肇玫欢迎有志创作歌词的朋友投稿后,觉得有趣, 加上那时候很喜欢苏芮、蔡琴等歌手,也就丢了几篇歌词到唱片公司去。没想到两个礼拜后,就接到当时在飞碟唱片陈大力的电话,希望能够碰面聊聊,之后就陆续 接到一些歌曲开始创作歌词。「我被用的第一首歌是王芷蕾『冷冷的夏』,那一张专辑我写了三首歌,而且竟然有幸可以成为专辑的标题。」当时还是学生的他,怎 麼也没想到,创作歌词竟会成为往后的事业。谦称只是因为自己懒,什麼也没想就顺著时间的安排走著,虽然其间也曾去滚石上过八个月的班,担任当时国内唱片圈 还未见「制作企画」的职务,但这也是他人生中唯一上过八个月的班。后来他还是选择了自由的生活。一直到现在,他仍然维持每个礼拜最多接三个案子的原则,以 维持每一首创作的品质与拥有自己生活的足够空间。这其中的平衡对天秤座的他来说想必是不难的。而顺性而为的生活也让他能够拥有更多创作的灵感与思考方向。
「其实写歌词就有点像是用文字在演戏,我们必须设定好一个故事、场景,如果能够入戏,Catch住这个故事所要传达的情绪,我们就是成功的。」他 强调,歌词必须由歌手出发,平常对於各种资讯来源要多加留意并且建立起自己脑中的资料库,这样在创作的时候才比较容易有源源不绝的灵感。像是在创作苏慧伦 的「我们都是好人」时,「坐在天桥上面看星辰,脱了鞋子脱不了烦闷,只是想喝一口你的啤酒,却感受到瓶口的微温…」以及梁咏琪「很高兴」里「重逢在细雨刚 停的天桥上,你看起来似乎有许多话想讲,人潮在身边来来往往,我们靠很近却像隔著浪…」因为当时姚若龙看了不少日剧,发现有许多日剧总喜欢把情节安排在天 桥上,於是在创作这两首歌时,就想说可以用天桥的场景来增添一些歌曲里的日剧气息。「其实一首歌就是要塑造出来一种使用情境。」他说。就像有些歌我们总在 工作了一天回到房间独处时听格外感动,或是某些歌在分手的当下总觉得形容的就是自己,就像一支别出心裁的音乐录影带,当你在特定情境、季节或时空总会想起 某一首歌,或者换句话说当你聆听某一些歌就能瞬间回到某些特定场景感受到特定气味时,这首歌就可以算是达到它的任务。「有些歌是属於夏天的。有些则是秋 天。」
写了无数传唱不绝的主打歌,姚若龙习惯在每首歌里加上一点自己他笑称「小格言」的感想,「只有单纯描述情绪,这样的歌稍嫌无聊点,其实每个人谈感 情或是过生活一定都会有些心得的,我喜欢在我的歌词里加上一些这样的句子。整首歌的感情就变得更加丰沛了。」像是苏永康「让懂你的人爱你」里的「相爱不只 是走进对方的生活,更要能走入彼此的生命。」或梁静茹「分手快乐」里「没人能把谁的幸福没收,你发誓你会活的有笑容。」在在让人感受整首歌的生命更加鲜活 起来的力量。「其实是不是主打歌真的不重要,如果能在创作的过程中写到一首自己真的喜欢的歌,那是最幸福的事了。」
对於歌词创作,他鼓励对於歌词有兴趣创作的朋友们,首先一定要先认知歌词与纯文学的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是散文体也不是新诗体,而是在旋律之下 填下最适合歌手的文字,甚至故事的结构安排或是一个细微的口气都是需要注意的。初写者常常在歌词里不断打绕著自己的故事或心声,相较之下就会不那麼与歌手 契合。第二则是必须要「勇敢」。勇敢摆脱掉你现在常常看的东西,包括题材、用字,都必须试著开创属於自己的风格,不能因为流行什麼,别人在写什麼就去模 仿。最后则是多练习,他回想过去到飞碟唱片找陈大力的时候,陈大力总是会放一些法文歌、泰文歌等让姚若龙去练习感受,如果这首歌要写歌词会是一种什麼样的 意境跟氛围。於是之后他在当兵的时候,就常常会去找一些演奏曲或电影配乐来练习发想、感知听到音乐后的感触与情绪。
今天天母的天气很阳光。不知不觉就想到万芳「半袖」这首歌里的画面。谈起这首「半袖」,他笑说原本他写这首歌的歌名是「白袖子飞走了」,但后来还 是用回这首歌的日文原名「半袖」,这首歌他觉得有点像电影配乐,於是尝试著用写一个MV分镜脚本的方式进行,於是就有了「风扬起你的衣袖,无声的翻飞,无 声的挥别,…,赶上前和你并肩,发现你领口边缘,有一根我的发,斜斜在你胸前依偎,把我伸出的手轻收回,还是留它给你做纪念,代替我多陪你一会,送你穿过 对街。」这样视觉感十足的作品。平常喜欢听一些像Tom Waits等低调、迷幻类音乐的他喜欢有进行、有开展的旋律,写出来的歌词却是温暖无比的。一直以为他会是个严肃的前辈,却比我想像中悠游自在且乐观。我 忽然想起赵咏华「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样温暖且深切的歌词,真的非姚若龙莫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