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业游民,不敢见人,回家过年,躲上N天。奔波半年,如水竹篮。笔试面试,参加若干。成功无几,失败一摊。所谓机遇,过眼云烟。本无大志,恰逢危机,实力不济,命途多舛。” 某知名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王菲这首贴在校内网上的打油诗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650万人,比2009年的630万多20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让众多2011年高考考生在择校时也多了分忧虑。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都不容易,何况三本、专科院校的毕业生。近两年来,大学生“零工资”找工作的事并不鲜见。按照今年的分数线,300~350分的考生,虽然也有机会上大专,但3年后,能否找个好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目前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就业安置体制,高校是毕业生自主择业,职业院校则是推荐就业,未来“校企联合定向培养”普及后,定向就业将是主流。一个漂浮不定、不可测性大,一个定向上岗,就业无忧,对于那些在上一般大学和学技能之间徘徊的考生来说,自然可以轻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