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篇:祖师墓与老子
史云:“老子西出函谷,不知所终”。这一句“不知所终”,给老子的后事留下了诸多谜团。有人说,老子的遗骸葬在陕西周至;有人说,应往老子的故乡河南鹿邑找寻老子墓。这两派的争论尚未尘埃落定,那边又冒出来一个新观点:洛宁寿安山上的祖师墓,才是老子的坟墓。
从楚汉相争到三足鼎立,谁是谁非说不清,故事倒是越来越精彩了。
洛阳有座祖师庙;洛宁有座祖师墓。
祖师庙供的是玄武大帝;祖师墓葬得是谁,到如今还没有定论。然而不久前,洛阳老子学会会刊——《老子今古》上登载了一篇文章,文中言之凿凿地指出,洛宁祖师墓其实就是老子墓。这下子舆论哗然,本就火药味浓烈的“老子墓纷争”再度升级。
一
事情的缘起,关系到河南大学历史系的一个老毕业生——原洛宁县人大常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德龙。《老子今古》上的那篇文章,引用的就是他的观点。
李德龙当了一辈子干部,年逾花甲,还蜗居在洛宁县城一套简陋的公房里。我们见到他的那天,他正猫在屋里整理笔记。整个房间没一件象样的家具,墙角旮旯里到处都是书。
“人老了,没别的念想,就想澄清一个事实:洛宁祖师墓其实就是老子幕!”李德龙拿出一本小册子让我们看。这小册子是用A4纸手工装订的,很厚,有二三十张的样子。卷首题着一行大字:《从老子葬地看河洛魅力——老子墓在洛宁》;大字底下又有一行小字:“2006年3月8日第三次整理”。
李德龙说,为了这沓东西,他埋头研究了二十来年,翻遍了与老子有关的史籍,踏遍了老子当年留下的足迹。“搞历史的得懂得尊重历史,我敢打包票,洛宁祖师墓就是老子墓!”
尽管他态度诚恳,言辞恳切,我还是对他的结论持怀疑态度,非常怀疑!要知道,关于老子的归葬地,目前国内尚无定论。自打老子当年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之后,就再没人能说清楚他究竟被风吹到了何方。曾有研究者列出种种证据,想证明老子葬于陕西省周至县东南郊外的山坡上,或是葬于河南省鹿邑县境内,可惜这些证据分量不足,难以服众。
你想,既然那些著名专家、知名教授都不敢打包票说老子究竟葬在哪儿,你李德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又凭什么妄下结论?
李德龙似乎看穿了我的怀疑和不屑,他建议我们随他到洛宁祖师墓走一趟,“看完了祖师墓,你们就知道我没说假话。”
二
祖师墓位于洛宁县城东5公里处寿安山南麓。此墓无碑无铭,就连当地人也不晓得它埋的到底是哪行哪业的祖师。尽管如此,它仍光荣地当选为洛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远看去,祖师墓非常高大,大概有三层楼那么高。不但高大,而且奇怪,墓顶不是尖的,而是方的,整个墓冢呈覆斗形,像个倒扣的米斗。从其形制来看,似是春秋战国时期遗物。
当时正是深秋,田野尚未来得及更换衣裳,触目所及,仍是大片的青绿。祖师墓安静地伫立在这青绿的最中央,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抚摩着它的臂膀,宛若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李德龙说带我们走近墓旁,指指四周蜿蜒起伏的山势:“看!这可是如假包换的‘罗圈椅’,祖师墓正坐在这把‘罗圈椅’正中,风水好着哩!”
中国古代风水学说将人的墓地划分为许多等级,那最高等级的风水宝地,乃是“枕山蹬河”,并且身坐“罗圈椅”。而祖师墓所处的,正好是这么一块顶级的风水宝地:它的北面是寿安山(崤山余脉),南面不远处是洛河,符合“枕山蹬河”的条件;而寿安山的山岭向左右两边延伸,从高空俯视,宛若一把罗圈椅,对墓地形成三面环抱之势,更符合身坐“罗圈椅”的条件。
可是,九州何处不山川?中国的风水宝地多着呢!仅凭风水好就认为祖师墓是老子墓,未免太过牵强。
李德龙见我们摇头,似乎起了急:“来来来,咱爬到墓顶看一看,看完你们就知道我有没有骗人。”我暗自笑道:你说祖师墓是老子墓,却还要爬到墓顶,这不是在“老子”头上动土吗?话虽如此,还是忍不住好奇,于是拨开乱草,哼哧哼哧地爬上了墓顶。
史云:“老子西出函谷,不知所终”。这一句“不知所终”,给老子的后事留下了诸多谜团。有人说,老子的遗骸葬在陕西周至;有人说,应往老子的故乡河南鹿邑找寻老子墓。这两派的争论尚未尘埃落定,那边又冒出来一个新观点:洛宁寿安山上的祖师墓,才是老子的坟墓。
从楚汉相争到三足鼎立,谁是谁非说不清,故事倒是越来越精彩了。
洛阳有座祖师庙;洛宁有座祖师墓。
祖师庙供的是玄武大帝;祖师墓葬得是谁,到如今还没有定论。然而不久前,洛阳老子学会会刊——《老子今古》上登载了一篇文章,文中言之凿凿地指出,洛宁祖师墓其实就是老子墓。这下子舆论哗然,本就火药味浓烈的“老子墓纷争”再度升级。
一
事情的缘起,关系到河南大学历史系的一个老毕业生——原洛宁县人大常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德龙。《老子今古》上的那篇文章,引用的就是他的观点。
李德龙当了一辈子干部,年逾花甲,还蜗居在洛宁县城一套简陋的公房里。我们见到他的那天,他正猫在屋里整理笔记。整个房间没一件象样的家具,墙角旮旯里到处都是书。
“人老了,没别的念想,就想澄清一个事实:洛宁祖师墓其实就是老子幕!”李德龙拿出一本小册子让我们看。这小册子是用A4纸手工装订的,很厚,有二三十张的样子。卷首题着一行大字:《从老子葬地看河洛魅力——老子墓在洛宁》;大字底下又有一行小字:“2006年3月8日第三次整理”。
李德龙说,为了这沓东西,他埋头研究了二十来年,翻遍了与老子有关的史籍,踏遍了老子当年留下的足迹。“搞历史的得懂得尊重历史,我敢打包票,洛宁祖师墓就是老子墓!”
尽管他态度诚恳,言辞恳切,我还是对他的结论持怀疑态度,非常怀疑!要知道,关于老子的归葬地,目前国内尚无定论。自打老子当年骑着青牛出了函谷关之后,就再没人能说清楚他究竟被风吹到了何方。曾有研究者列出种种证据,想证明老子葬于陕西省周至县东南郊外的山坡上,或是葬于河南省鹿邑县境内,可惜这些证据分量不足,难以服众。
你想,既然那些著名专家、知名教授都不敢打包票说老子究竟葬在哪儿,你李德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又凭什么妄下结论?
李德龙似乎看穿了我的怀疑和不屑,他建议我们随他到洛宁祖师墓走一趟,“看完了祖师墓,你们就知道我没说假话。”
二
祖师墓位于洛宁县城东5公里处寿安山南麓。此墓无碑无铭,就连当地人也不晓得它埋的到底是哪行哪业的祖师。尽管如此,它仍光荣地当选为洛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远看去,祖师墓非常高大,大概有三层楼那么高。不但高大,而且奇怪,墓顶不是尖的,而是方的,整个墓冢呈覆斗形,像个倒扣的米斗。从其形制来看,似是春秋战国时期遗物。
当时正是深秋,田野尚未来得及更换衣裳,触目所及,仍是大片的青绿。祖师墓安静地伫立在这青绿的最中央,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抚摩着它的臂膀,宛若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
李德龙说带我们走近墓旁,指指四周蜿蜒起伏的山势:“看!这可是如假包换的‘罗圈椅’,祖师墓正坐在这把‘罗圈椅’正中,风水好着哩!”
中国古代风水学说将人的墓地划分为许多等级,那最高等级的风水宝地,乃是“枕山蹬河”,并且身坐“罗圈椅”。而祖师墓所处的,正好是这么一块顶级的风水宝地:它的北面是寿安山(崤山余脉),南面不远处是洛河,符合“枕山蹬河”的条件;而寿安山的山岭向左右两边延伸,从高空俯视,宛若一把罗圈椅,对墓地形成三面环抱之势,更符合身坐“罗圈椅”的条件。
可是,九州何处不山川?中国的风水宝地多着呢!仅凭风水好就认为祖师墓是老子墓,未免太过牵强。
李德龙见我们摇头,似乎起了急:“来来来,咱爬到墓顶看一看,看完你们就知道我有没有骗人。”我暗自笑道:你说祖师墓是老子墓,却还要爬到墓顶,这不是在“老子”头上动土吗?话虽如此,还是忍不住好奇,于是拨开乱草,哼哧哼哧地爬上了墓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