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豹窝吧 关注:24贴子:361
  • 3回复贴,共1

革命胜地

收藏回复

  • 202.99.195.*

            名 人 志 士 

                    十三勇士

  解放战争时期,"北豹窝战斗十三勇士"的英名被广为传颂。他们的英雄事迹在《鲁南时报》刊登,勇士们的照片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
  那是1947年9月16日, 还乡团头子王洪九纠集其反动武装3000余人,分两路对费县县委、县政府、县大队驻地马庄、崮口一带山区发动突然进攻,妄图一举消灭我党政机关和县区武装。凌晨,敌人就悄悄进了山。其中一路抢先占领了豹窝一带几座山头,准备由南向北进攻。
  马庄区豹窝乡武装分队驻在南豹窝村,听到王洪九部进犯的消息后,抬上正养伤的县政府通信员马德全,就撤出南豹窝村,向南转移至坡山脚下。坡山已被敌人占领,再看周围的兰山、小山子、锅框子山等几个山头都被敌人占领。"我们被包围了",乡分队长徐家均当即决定"朝北撤,向县大队,区中队靠扰。"这时敌人也发现了我乡分队,接着大队敌人向他们追来。徐家均命令队员们轮流掩护,边打边撤。
  敌人越追越近,越来越多。乡分队只有13个人,还要照顾马德全,敌我力量悬殊。他们迅速撤到北豹窝村。继续撤,有可能被敌人追上,后果不堪设想。于是迅速占领了村东头的一座炮楼。炮楼为上中下三层,由石头砌成,外与村围墙相接,内与住房连为一体。整体建筑较为坚固,当年曾为防土匪袭扰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成至今从未被攻破过。1945年7月,王洪九部进山抢粮, 我联防大队曾坚守炮楼,打得敌人不敢近前。今天乡分队要依托这屡立战功的炮楼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队长徐家均命令,把人员分为三部分,分别守一、二、三层炮楼。队员们刚占领炮楼,把伤员马德全背上二楼,敌人就追上了。凶恶的敌人象饿狼一样扑到炮楼下。乡分队一顿手榴弹,炮楼下留下一片尸体,其余抱头鼠窜。
  这股敌人共有1个营、8个保公所和3个区队的武装约1000余人。敌人见靠近攻打不行,就把全部 27挺机枪,3门迫击炮集中起来,躲得远远的向炮楼射击。子弹象雨点似的向炮楼倾泻,炮弹呼啸着飞向炮楼。大概是王洪九的乌合之众军事素质太差,炮弹都远远躲开炮楼爆炸,没有一发能命中炮楼;倾泻而来的机枪子弹,也没有几发能打进炮楼。这样,打了半天,炮楼仍岿然不动,乡分队无一损伤。
  敌人见单用机关枪、迫击炮无济于事,便驱赶士兵在火力掩护下向炮楼逼近,徐家均要求大家"把敌人放近打",200米、100米不打,50米不打,30米,20米,打!队员居高临下,瞄准最前面的几个"叭叭"几枪,几个敌人应声倒下。后面的见状,没有一个敢向前送命,象受惊的羊群,扭头狂奔,当官的堵都堵不住。
  正面进攻不行,敌人又想一招。远远地绕到村北,顺围墙向南,隐蔽地接近炮楼。在炮楼上层的队员看得清楚,等一个班的敌人挨到楼下20米的院子里,一个手榴弹飞到院子,在人群爆炸,两个当场毙命,其余四散而逃。
  天已过午,敌人攻势不减。机枪、小炮仍响个不停。队员们虽已大半天没吃饭,但谁也没说饿,斗志仍很高昂。只是子弹不多了,手榴弹只剩下几枚。节约子弹是当务之急。"准备石头。"敌人再攻近炮楼下时,便饱饱地吃了一顿石头蛋,有的倒下,有的鼠窜。
  半个多小时后,敌人调整了部署。不再使用六○炮,将几挺机枪调到村内,从北西两个方向对炮楼射击,封锁炮楼门口。在机枪掩护下,一群敌人扛着秫秸,抱着柴草,一齐拥向炮楼门口。 
}敌人要下毒手了。他们将秫秸、豆秸、豆角皮、杂草和从村民家抢来的辣椒堆在门口、点着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时间不长,炮楼的木门烧着了。浓烟烈火扑进炮楼。坚守在一楼的队员撤向二楼,这时,浓烟已通过楼梯口钻进二楼,队员们赶紧把梯子推倒,用石板把楼梯口盖上。
  敌人继续加柴添草,浓烟烈火越来越大,坚守二楼的战士们被熏得不住地流泪,呛得不住地咳嗽。楼下敌人趁机大声叫喊:"快下来投降吧,不下来就烧死了!""你们不行了,别给八路卖命了。"队员们听了这些话,恨得牙都快咬碎了。坚守在三楼上的张金生瞄准那个喊得最急的敌人,扣动扳机,"叫你烧包!"随即便没了声息。敌人仍在往炮楼下加柴,全光启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到运柴草的敌人中间,虽没爆炸,却把敌人吓得四散逃命。



1楼2004-05-15 13:43回复
    十三勇士


    禁言 |4楼2008-05-10 12:57
    回复
      2025-08-19 03:35:3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好像是北抱窝的


      禁言 |5楼2012-04-30 16:26
      回复
        这13个人是南抱窝和南辛庄的,不是北抱窝的。


        IP属地:山东禁言 |6楼2012-06-09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