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不懂,尽管有的是为了我身体好。
妈妈,你不懂。当我沉迷在一些事的时候,是我最快乐、最有干劲也最不知疲倦的时候,请不要打消我的积极性,甚至由怀疑它们的意义到担心我的心理。
妈妈,你不懂。我越来越发现自己缺少的不仅是强健的身体,更是恒心和毅力,常常因为疲惫或畏惧中途放弃,但我在一些时候会充满热情地追求某样东西,不管它是看得见的还是抽象的,然后想达到种种目标,可这时候我没有得到你的鼓励,反而是“不现实”“没意义”“时间太长了别弄了”,从而许多碰到的新事物、萌发的新想法都“知难而退”,浅尝辄止。我不得不和大多数一样,走在平坦正直的大道上。
妈妈,你不懂。当今晚我一身动力地写了四五个小时书法,而且成效颇丰,还是没有得到你的理解。你不耐烦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为什么我永远不会像大猛哥哥那样,有那么一个令人羡慕的“看家本领”,因为他妈妈始终以他“从小就常一动不动在一个屋画几个小时”为豪,支持他复读了两年终于考上美院。我也想有能让我废寝忘食能为之拼搏甚至拼命的爱好,有许多爱好,并且成为特长。
妈妈,你不懂。当我在网上或者用手机热火朝天地和老师同学聊天的时候,你总好奇是谁这么闲,聊这么长时间?我不在聊天或没和“他们”聊时,你也会问“又跟谁聊天来”,甚至直接猜“又和**聊天来”。这一点上你和其他家长一样,抛开对我们交 友的不放心,是不能理解我和同学之间、老师之间、往事之间别样的情愫。
妈妈,你不懂。我也许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特别喜欢回忆,特别喜欢憧憬,特别喜欢带给我梦想和超现实的东西,并以此为寄托。我甚至查了许多跨专业、兴趣班的信息,写了许多日志,发了许多贴,收藏了许多玩意儿,勾画了许多蓝图,可那又有什么呢?还不是依旧在正常地学习、生活着,还沿着那条“正道”直行?你应该高兴呢。我已经习惯了把自己沉浸在现实与梦想的矛盾之中,希望你能相信,只要坚持,梦想与现实只有一步之遥。当我半夜突然想写东西时,那是我在“做梦”,我迫不及待地要走进我的另一个世界,那里会是一个“文人”的诞生地么?
妈妈,你不懂。我会很容易敬佩一个人,爱戴一个人,同情理解一个人。你也发现,当我频繁地甚至是兴高采烈地说着这个人时,已经对他(她)“产生感情”了。这不很正常吗?如同我会在18岁生日那天因为撞见电视上诸葛爷爷离去痛哭了几个小时一样,你的女儿就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我不喜欢你用“老*”“小*”“恁**”称呼他们,我觉得那不是你定义给我的“亲 近”,反是不好的“恶化”。你想想是这样吗?我觉得不能用你们年龄段存在的感情、人情归纳我们之间超出词典里有的之外的情意。
妈妈,请您重新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