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弘吧 关注:57贴子:1,950

穆弘天罡地位平议——一个马、步、水战三栖全能的透明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敬穆弘并原作者@若昧生




IP属地:辽宁1楼2012-01-09 10:23回复
    早就想说说穆弘。但觉得工程量太大,一直没有动笔。目下无聊,试着说说。能到哪儿算哪儿。穆弘作为天罡中的大酱油,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大约只有三打祝家庄时三十合平祝虎,与李逵坐衙后的拖着李逵就走。
    三十回合平祝虎,可说是尚有余力的假打,哪怕是真平,也已是不俗的实力;
    拖李逵,却另有一番隐情。这里有个细节:排定座次后,北山一关,由穆弘、李逵守把。两人在山上是分在一组的。所以穆弘道:“我去寻他回寨。”卢俊义道:“最好。”
    二人的关系是不错的,跟穆弘关系不错的,还有刘唐、史进,因为三个人经常合作,而且本领相当。后文细述。
    穆弘的地位是怎样逐步超越了李俊。兴致允许,也会说说。
    是为引子。
    


    IP属地:辽宁2楼2012-01-09 10:23
    回复
      2025-07-30 16:0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说个题外的问题:梁山上有几个人有爹?
      当然,每个人都有爹。(- -!)但出场且有戏份的的没几个,而上了梁山的好像只有两个吧——宋太公和穆太公。
      穆太公对自己儿子做什么事都异常地支持,这种支持偏向于穆弘,而非穆春。穆春也整个的依赖着穆弘。宋江对穆太公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情感:
      宋江走投无路,没地方住的时候,遇见了穆太公:宋江和两个公人说道:“也难得这个庄主太公留俺们歇这一夜。”正说间,听得里面有人点火把来打麦场上到处照看。宋江在门缝里张时,见是太公引着三个庄客,把火把到处照看。宋江对公人道:“这太公和我父亲一般:件件定要自来照管,这早晚也不肯去睡,琐琐地亲自点看。” 穆太公像宋太公!这让宋江一下子就对穆太公产生了莫名地信任与亲切感:宋江听罢,对公人说道:“这般不巧的事!怎生是好!却又撞在他家投宿!我们只宜走了好。倘或这厮得知,必然被他害了性命。便是太公不说,庄客如何敢瞒?” 宋江觉得太公有很大的可能会保护自己。而且后来攻打无为军,穆太公也真的愿意为宋江报仇出力,这个老头可真够古怪的:宋江道:“有烦穆太公对付八九十个叉袋,又要百十束芦柴,用着五只大船,两只小船;央及张顺,李俊,驾两只小船;五只大船上用着张横,三阮,童威,和识水的人护船:此计方可。”穆弘道:“此间芦苇,油柴,布袋都有,我庄上的人都会使水驾船。便请哥哥行事。” 也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气质与宋太公相近的老人家,后来在梁山上,也会得到宋江额外的照顾吧。
      这一家三口舍掉一切跟着宋江混,让其中一人位列天罡,过分吗?在出场部分,已经花了很多篇幅在说穆弘的性格了,此处做个小结,就进入武评部分。宋太公像穆太公,穆弘的家庭地位则像宋江,身为兄长,下有弟弟、上有父亲。这就难怪宋江一上梁山就迫不及待地要去接宋太公和宋清上山了,整天看着与自己如此相像的穆弘一家,对太公和宋清的思念就会加炽吧?穆弘挥金如土的性格,对弟弟的处处关罩,也都像极了宋江,只是把宋江深沉的心机换成了坦荡的狂放,把强烈的权力支配欲望换成了为兄弟抛家舍业、肝脑涂地的热忱。又加上身为家族老大的持重性格,和对弟弟与生俱来的呵护本能。
      这样一个坦荡的有本事的哥哥,人缘是不可能不好的。憨楞如刘唐、傻直如李逵、不着调子如史进,都能与他合得来。宋江也会放心地让他去独当一面。
      他在梁山混得好,不是偶然。当然,他的最终地位能超越李俊,还有其他原因。下面开始,主要说穆弘的武艺。


      IP属地:辽宁4楼2012-01-09 10:24
      回复
        二、武艺
        有时候,酱油,不是因为不办事;而是因为办事太利索,没有旁生枝节,所以不必赘述;还有可能是办了很多事情,但都有不需要说出来的理由。
        穆弘出场的次数其实不少,但抢镜头的时候不多,几乎不给人以存在感,直如透明的隐形人。不过,他的酱油打得很别致,很有规律。这个规律是源于默契、潜规则,还是阴谋?暂且不下断言,从文本上看,是始于他唯一一个公认的漂亮仗之后——三打祝家庄假打平祝虎。这个战例似乎也成了他实力的唯一证据(其实当然不止这次)。
        为此,有必要给祝氏三雄的武力,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
        祝彪第一战17、8合不敌李应,回马用箭射伤对手;被杨雄石秀两条朴刀秒败。
        17、8合不敌李应,是否有诈有待商榷,但是枪法不在李应之上却基本可以肯定。被杨雄、石秀两条朴刀秒败也不算丢人。因为这这兄弟俩的组合,对高手的威慑力恐怕在李逵四人组之上。杨雄、石秀可以说是打配合战最心意相通的一个组合。燕青在偷袭的情况下,都被一招秒。他一拳打在石秀身上,杨雄的反应速度之快,仿佛是自己身上挨了灼烧一般,本能地一抽搐,棍已扫出,燕青那么机灵的人都根本找不到反应的时间。这种默契是骇人的。两人走江湖绝对是黑白无常,没有超一流的实力,撞上他俩也就等于到了鬼门关了。后来祝彪跟花荣打了10余合(不知道有些版本是否不同),吹说打了五十余合,花荣枪法好生了得。
        可见祝彪的上限是弱八骠。但花荣枪法不能速胜祝彪也很显然。祝龙轻松胜马麟,但也10余合对秦明露出败相,也是弱八骠的实力。
        祝虎是个酱油,祝虎打穆弘,是酱油对酱油。祝氏三雄的实力明显高于马麟、扈三娘一截,明显弱于秦明一截。穆弘对祝龙假打30合平手,至少需要具有八骠骑的平均实力,弱于花荣,也极有限。至于上限,这一战摸不到底的。就像你不能拿这一战划定林冲的武力上限一般。而且,穆弘本人确实有实力,来胜任天罡之位,胜任八骠骑之位。祝家庄之后,梁山进行了一次人员调动:金沙滩小寨,童威、童猛弟兄两个守把。鸭嘴滩小寨,邹渊、邹润叔侄两个守把。山前大路,黄信、燕顺部领马军下寨守护。解珍、解宝守把山前第一关。杜迁、宋万守把宛子城第二关。刘唐、穆弘守把大寨口第三关。阮家三雄守把山南水寨。童威、童猛,兄弟;
        解珍、解宝,兄弟;
        阮家三雄,兄弟;
        邹渊、邹润,叔侄;
        杜迁、宋万,这对铁杆搭档你能分得清谁是谁吗?我于是知道,刘唐与穆弘,黄信与燕顺,关系不同寻常。而且刘唐与穆弘的齐头并进,次数很多。讨论穆弘的武力、性格和酱油生涯,都不能避开刘唐。
        有人会说我扯淡吧,穆弘高帅富,刘唐穷丑矬,这两个形象差距也忒大了吧,能扯到一起?而且我的武评水准也实在烂得可以呢。武评的玄机这篇文章结束后,我会再述。此处搁下,且看一个事件:刘唐为什么打雷横?因为晁盖给了雷横银子;穆弘为什么追宋江?因为宋江给了薛永银子。都是因为别人给了别人银子,关他们俩什么事?
        但就关着了,着眼点还不太一样。刘唐是要夺回银子还给晁盖,顺便出口恶气;穆弘是要逞口意气,顺便夺来往卖艺者的银子(薛永不来拜见才有这番是非,也是意气与银子问题)。倘使刘唐豪富,其着眼点必不在银子,而在那口恶气;倘使穆弘清贫,也定是银子为先,意气为后。这一件不够,还有第二件:水浒中几个人出场是醉卧态?两个。刘唐醉卧灵官殿,穆弘醉卧后园亭。倘使刘唐豪富,不至于如此粗野,也必有一个亭子可睡;使穆弘清贫,未必不会醉卧荒郊。一贫一富,故一狂野,一狂放。撇开形骸,易地而处,刘唐就是穆弘,穆弘就是刘唐。再说一件:我在他处说过宋公明实是赵公明,金圣叹说他“唯一银子而已”,“徒以银子一物买遍天下”,这只是一端;还有一端,他没有说出来——宋江一生,也是被两个一百两买断的。这一端的两个一百两,分明捏在谁的手里?——刘唐与穆弘。刘唐送来的一百两金子把宋江送成了囚徒,穆弘的一盘银子加偌大家业,把宋江送上梁山。
        


        IP属地:辽宁5楼2012-01-09 11:00
        回复
          一盘银子是多少?参见史进的谢师礼——“托出一盘,两个段子,一百两花银”。一个盘里,缎子搭在银子上,是不排占银子的空间的。当然盘子有大小,穆弘给宋江的,未必就是100两,但100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轻重合适,身份相符。
          宋江身上虽带了银子,宋江在江州牢房能够打开局面,这100两银子功不可没。“买遍”牢房里的许多人,又买进李逵,还悠悠然地上浔阳楼吟诗,挥手以10两计,背后的经济基础不会仅仅是自身带的那些。
          (题外话:赵公明,瘟神+财神,积弱不积贫。可是宋王朝之病脉?)还嫌附会,那再说第四件:穆弘本来有个亲兄弟,穆春,为什么不分在一组?
          原因:一、大寨口很重要,穆春不行,二、穆弘有能力胜任,三、穆弘与刘唐关系很好。三者缺一,就不会做出如此人事安排。还有第5件,说明穆弘与刘唐的武力相当。
          还有第6件……
          然而,刘唐身上有太重的野气和愣气,缺少穆弘的持重,目测两人智商差20以上。
          但呆气的人练武往往能有非凡成就(武艺高的人不一定就呆气),如隋唐中的李元霸,水浒中的李逵、刘唐,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实,比如泰森。也不妨看几个门派的武功心法、乃至气功的要诀,有的洋洋洒洒数千言,真意不过两个字——“念纯”或曰“心空”或曰“虚静”。呆气的人心无旁骛,无异于天生就秉持着无上心法。刘唐的武艺自然不是雷横那种脾性的人能比的。艺高人胆大,是从武艺看脾性;其实,从脾性一样可以看武艺,不会有畏畏缩缩却武功盖世的人,也不会有常打常输还狂放不羁的人。穆弘与刘唐相近处,在于做人纯粹,一心为兄弟时,什么都不会顾及。只是把野气换做了豪气,把楞气换成了持重。像前面所说,这可能跟出身有关。能看出这穆弘和刘唐真实实力的战例是轮战卢俊义,这一战时间不长,常被忽视,其实对玩武评来说很重要,它透出了穆弘、刘唐、卢俊义三人的上限:卢俊义哈哈大笑道:“我不赶你!你这厮们何足道哉!”说犹未了,只见山坡下一个人在那里叫道:“卢员外,你不要夸口!岂不闻人怕落荡,铁怕落炉?军师定下计策,犹如落地定了八字。你待走那里去?”卢俊义喝道:“你这厮是谁?”那人笑道:“小可只是赤发鬼刘唐。”卢俊义骂道:“草贼休走!”手中朴刀,直取刘唐。方才斗得三合,剌斜里一个人大叫道:“员外,没遮拦穆弘在此!”当时刘唐穆弘两个,两条朴刀,双斗卢俊义。正斗之间,不到三合,只听得背后脚步响。卢俊义喝声“著”刘唐,穆弘跳退数步。卢俊义急转身看背后那人时,却是扑天雕李应。三个头领,丁字脚围定。卢俊义全然不慌,越斗越健,正好步斗,只听得山顶一声锣响,三个头领,各自卖个破绽,一齐拔步走了。卢俊义此时也自一身臭汗,不去赶他。
          轮战卢俊义各个人物的出场次序很有讲究:“哑童”李逵先出,来让卢俊义“猛省”到自己上当了,鲁达、武松相继出来单挑三个回合就撤,是要挑起卢俊义的性子,刘唐、穆弘、李应三个人的任务就是“磨”卢俊义的性子。
          磨得差不多了,就拉出李固再次挑逗,挑起来了,用朱仝雷横一引,花荣一箭彻底把他射得再也没性子可起。这时候才出动大队人马,把卢俊义赶到水边,活捉。
          三番折腾,把卢俊义从踌躇满志、目中无人折腾到彻底没脾气了。一切都在吴用的掌控之内,而出场的人物都是有两下子的。刘唐单挑卢俊义,穆弘加入,卢俊义只作等闲,姿势也未有大调整。可见单打刘唐,甚有余力。
          刘唐、穆弘双斗卢俊义,卢俊义“听得背后脚步响”“喝声“著”刘唐,穆弘跳退数步。”此时才能调整姿势斗三人。卢俊义用了假动作,虚吼一下,刘唐、穆弘是被惊退了数步。卢俊义斗刘唐、穆弘两个,要抽身已不怎么自由,而刘唐、穆弘两个加起来对战卢俊义,恐怕也没有把握进行万无一失的自保。《剑经》云:一声响处值千金,彼失提防我便赢。打斗中,声音可以起很强的辅助作用。大喝一声,基本上是要痛下杀手了。尤其是听着一声“著”,刘唐、穆弘一退数步,是行家作法,但恐怕是捏着一把冷汗的。这说明卢俊义搏斗智商颇高,纯武艺虽不能速胜,但也平欺二人无压力。三人丁字脚打卢俊义,前、左、右,这样各人都施展得开。要发挥战力,三个人不可以有短版,不然就像三英战吕布,本来完胜的,刘备一菜也让吕布跑了。吴用安排这三个人来磨卢俊义,当是这三人步战实力在同一水平的证明。
          


          IP属地:辽宁6楼2012-01-09 11:00
          回复
            刘唐是直心眼的人。他不可能倒向宋江这一边,去排挤晁盖。而这样一个傻孩子,也根本不用刻意去拉拢。事成之后,他自然是跟着自己的。刘唐不具备洞察政治手腕的智力,架空了晁盖,他也不会想到要去怨恨自己,甚至协助晁盖,进行反制。还有一点,
            刘唐说话,一口一个保正哥哥、军师号令,宋江出去打仗是为了什么?带着刘唐,要给新入伙的弟兄们宣传晁盖的丰功伟绩吗?宋江几乎每次都带林冲,因为教头有本事,最主要的是他还懂事。刘唐被酱油化,似乎可以理解了。咱不是在说穆弘吗?他为什么要陪着刘唐打酱油,共进退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伴随着这刘唐与穆弘之间的最后一个玄机,浮出水面。我们来看看水浒人物诗词中最蹊跷的一首,写穆弘的《临江仙》:面似银盆身似玉,头圆眼细眉单,威风凛凛逼人寒。灵官离斗府,佑圣下天关。武艺高强心胆大,阵前不肯空还,攻城野战夺旗幡。穆弘真壮士,人号没遮拦。 “武艺高强心胆大”。
            人物赞诗、赞词、墓志铭,不能信得太实,因为这类文体本身就是允许粉饰的。但一个着墨不多的人物,有了这么一个定性,我们就姑且信他是符合实情的吧。这与我们前面的分析也一致。但“阵前不肯空还,攻城野战夺旗幡”,有这回事吗?穆弘有几个斩将记录?我在百回本没有发现,这可能是我打了盹跳了行,那请诸君见谅。
            哪怕真有一处两处斩将的记录,也不会是“不肯空还”,他空还的多了。打祝家庄空还,打呼延灼空还,青州空还,曾头市空还,也没像刘唐那样死命救晁盖,大名府刘唐建功了,他还是空还……征辽,打破天阵也没交代他斩了将……打方腊攻宣州时6个将领4个斩将,他继续一如既往地空还。所以这两句只能是写神,突出穆弘的勇猛执着,反正前面说了,赞词是允许粉饰的嘛。但是,对于一个习惯“空还”的人用“不肯空还”来描述,已经不是粉饰了,是讽刺,是反语。所有迹象都表明,这人武艺跟刘唐相当,行藏相仿。但刘唐战功赫赫,此人纯打酱油,怎么回事?搁下。这个问题不严重。后面自然而然会解开的。接着看这首问题非常严重的词: “灵官离斗府,佑圣下天关”。“灵官”这个词,水浒全书,只在两处出现过,还有一处是——刘唐醉卧灵官殿。到这里,你还觉得穆弘和刘唐之间的隐秘对应关系,是我捏造出来的吗?穆弘从一出场的醉卧形象到人物赞词,到酱油生涯,到九宫八卦阵中的方位,直至最后的病亡,都与刘唐神秘相关。此处一发将他们最后的路程也交代一下:征方腊时,攻下润州,打下丹徒,宋江卢俊义分兵两队。宋江打杭州时,卢俊义已攻下湖州。卢又分兵两路,一打独松关,一守湖州。幸运的是,经过两次分流,刘唐和穆弘竟然同时被分在留守湖州的呼延灼的军队中。
            这是他们最后的相聚了。守城是相对安逸的,他们每天都会在一起喝酒…… 独松关后,宋、卢一合兵,刘唐就被闸死了。此时,穆弘正帮助李俊攻打靠湖门。 副先锋卢俊义,引着林冲等,调兵攻打候潮门。军马来到城下,见城门不关,下着吊桥。刘唐要夺头功,一骑马,一把刀,直抢入城去。城上看见刘唐飞飞奔来,一斧砍断绳索,坠下闸板。可怜悍勇刘唐,连马和人,同死于门下。事后宋江曾作诗一首哭刘唐。
            城破之后,宋江感念张顺,奏封为神。但谁也没有再提起刘唐,除了阵亡名单。
            书中也没有交代穆弘的反应。但当大军再次启程时,穆弘已经病倒了…… 同时病倒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张横、穆弘、孔明、朱贵、杨林、白胜。
            列一下死亡名单:张顺、刘唐、孔亮、宋万、邓飞……只有白胜,我不知道他在为谁伤心,这人太高深莫测了。现在,穆弘一生,都与刘唐神秘而又紧密地相关着。这种关联性的开端可以追朔到“刘唐醉卧灵官殿”。
            “醉卧出场”出场是他俩的专利,前文已述;“灵官”也是他俩的专利,那“灵官”是何方神圣?这个问题严重了!这涉及到《水浒传》的一个重大穿帮——宋代并无灵官殿。
            


            IP属地:辽宁8楼2012-01-09 11:05
            回复
              但这个穿帮,很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
              灵官之名,多见于明清时期的神仙志怪类书籍中,其师萨守坚则是活动在徽宗时期前后的一位真实的道教人物。词中出现的“佑圣”是玄武大帝,“佑圣”之名,则是徽宗册封的。
              即:“灵官”之事与“佑圣”之名,都是徽宗时期前后才出现的。与水浒故事时间相当。水浒中常提到的“五雷正法”也盛行于此时。可见作者对于道教神仙之事,非常熟略,用事也很有讲究。(这在九宫八卦阵、天阵、多次斗法的描写中,也可以得到佐证)在成书迟于水浒的《西游记》中,“灵官”和“佑圣”也曾同时出现,孙悟空推翻八卦炉,直上灵霄殿: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 有吾在此, 切莫猖狂! ’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 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怪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灵官,着实有本领,能跟巅峰时期的孙悟空打平,而其职能似乎是殿前侍卫。佑圣则类似于天宫兵马大元帅,执掌兵权。灵官和佑圣的地位大幅提升则在明代永乐年间,因为朱棣认为是真武大帝显灵协助他取得了皇位。而灵官是他的守护神,他供奉灵官藤像,如待宾客。上行下效,民间就出现了大量的灵官庙。
              到西游记成书时,灵官有这么高的地位与法力,业受此影响颇多。因为在此之前,灵官已有传说,但形象并不光彩,这在永乐以后的书籍中也有痕迹残留。说法不一,为缩短篇幅,略述其中一种如下:灵官本为城隍,威逼百姓用童男童女祭祀,萨守坚路过,以雷法焚其庙。灵官怀恨在心,暗地跟踪萨守坚12年,欲寻其过失,进行报复。12年中,萨并无过失、德行圆满,即将供职天庭。灵官感化,愿为护法。此后灵官为护法天神。又为火神。其形象也经由白面演变成:赤发红须,朱红面色,两只巨目;头戴金冠,大红袍衬黄金甲,腰束黄绒宝带,胸挂紫金牌,靴登五彩,手执金鞭,声音洪亮。是不是很像刘唐?刘唐醉卧灵官殿,活灵官对着泥灵官,不也相映成趣吗?再看他暗随萨真人,伺机报复到最后被感化,愿为护法。是不是很像穆弘?开始想报复宋江,最终愿为宋江,倾尽家财,肝脑涂地?
              穆弘刘唐,可是“二位一体”灵官转世?灵官作为护法天神,在大型道观中,常用作镇守山门。宋江出征,穆刘二人每每留守山门,可是与此相应?仅此一端,略嫌附会。但文本上明明处处相应,还能说他们全无关联吗?
              


              IP属地:辽宁9楼2012-01-09 11:05
              回复
                那“佑圣”之于穆弘,又是什么关系?刘唐的长相和“赤胆忠良名誉大”的性格都宛如灵官在世。穆弘从横行乡里到报复宋江到最终服膺的出场事迹类似灵官。
                现在我们来我们来看穆弘的面貌:
                面似银盆身似玉,头圆眼细眉单,威风凛凛逼人寒。
                请看明代“佑圣像”的图片:

                佑圣像可不可以用这三句词来描述:
                面似银盆身似玉,头圆眼细眉单,威风凛凛逼人寒。这里需要说说施耐庵对于原型的习惯处理方法——拆拼法。(这个名词我自己胡诌的)有人说,林冲就是水浒里的张飞,关胜就对应三国里的关羽。我真哭笑不得。这是不懂文法,瞎讲。全盘模仿,其实大家手笔?林冲得张飞之貌,朱仝得关羽之貌与义。
                秦明得张飞性格,关胜得关羽之血与武(武艺说只是约略,盖关胜兵器、绰号为大刀,又舞于关公门下也)
                林冲又得赵云精细常胜之神。这就是拆拼。把原型拆开,重新拼装。穆弘与刘唐,是灵官原型拆拼而来。而其相关性,是在比朱仝与关胜、林冲与秦明更紧密。
                我们似乎获得了穆弘陪刘唐一起打酱油的第一个理由——他出场的原型设计就是守山门的护法天神。
                在九宫八卦阵中也是如此:
                (中军)阵后又设两队游兵,伏於两侧,以为护持中军羽翼。左是没遮拦穆弘,引兄弟小遮拦穆春,管领马步军一千五百人;右是赤发鬼刘唐,引著九尾龟陶宗旺,管领马步军一千五百人,伏在两胁。可是护法?
                而佑圣真君就是玄武大帝,为北极四圣之一,穆弘镇守北山一关,也与此相应。但是,原型说与版本说都有一个局限:不能代替文本逻辑。
                原型说,可以告诉读者,创作者要这么安排,是怎么考虑的。
                版本说,可以告诉读者,作品呈现出现在这个面貌,是怎么来的。
                但是,无论是原型说还是版本说,都代替不了文本诠释。知道了怎么来的,就代表你读得懂吗?大家都知道每个人是怎么来的——妈生的。但,你懂每一个人吗?版本说的好处是,在文本存在明显缺陷的时候,可以尽可能地考释出它本有的风貌。或者,在版本众多,而艺术水准不同时,选出最好的表达方式,以飨读者。
                比如《红楼梦》中关于秦可卿的章节,文本是龃龉的,简直就是没改好的草稿。这时候版本说有助于我们窥测可能的“实情”。但是,一旦文本是没问题的。你读不懂,就盲目地去求助版本。那是自欺欺人。
                我问这个人怎么样,你到医院去把他的出生证明搞来了,有用吗?这个人你不懂的地方还是不懂。
                这个帖子,主要是在通行的的文本层面,解读穆弘。原型说比版本说,更有助益。故而以上几楼,有所运用。
                下面,还是回到文本诠释层面,来看看穆弘打酱油的原因。
                刘唐直是灵官转世,火性的人,热血悍勇直爽。
                穆弘也有灵官的成分,没遮拦确实是个豪放热血的人。但佑圣的成分又赋予了他水性,“威风凛凛逼人寒”,这是冷峻的气质。“冷豪”而重义,在军事行动中也具有佑圣重守御的一面。这是通过原型的辅助得出的,回归文本:最后排定座次,分配职务时,穆弘是与李逵守北山一关的。
                那么,为什么不是鲁智深与李逵?那样梁山就没有北山一关了,今天是五台山,明儿成寿张县,俩人轮着折腾吧。
                这么分配,实是因为穆弘身上的冷峻与持重气质足可以约束李逵,主持局面。李逵坐衙事件,也证明了穆弘对李逵的真实约束力。李逵喜欢瞎胡闹,冷豪的穆弘却是说一不二的,拖着就走。由不得你,依也得依,不依也得依。所以,李逵排名虽在穆弘之前,但是两人分配职务时,甚至同时出现时,顺序往往是穆弘在前,李逵在后。北山即后山。主持后山与穆弘长期留守后方,又相映成趣。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穆弘着墨虽少,机关实多。现在回过头来说,宋江留穆弘在后方打酱油,是什么考虑。鼓捣晁盖吗?开玩笑,穆弘那种性格会愿意玩阴手吗?
                阴谋论吧?阴谋论实在被很多人用得太拙劣了,在水吧的形象仅次于“天人松”,早就人人喊打了。
                


                IP属地:辽宁10楼2012-01-09 11:11
                回复
                  2025-07-30 15:54: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宋江与皇帝都只知道亲近娼妓,对要斩奸邪的英雄豪杰,却是轰出城去。可见宋江不能成事,比徽宗好不了多少。以“倡优贱辈”促成诏安,可知作者对招安,怀有鄙夷态度。回过头来说穆弘,为什么让穆弘与史进代言,而不让重量级的鲁达、武松代言呢?气质不一样。什么气质,穆弘与史进这对热血青年,还是在想着“英雄事业”的,是有些浪漫主义的是有狂放气质的。鲁达和武松不做这方面的考虑了。那么这样一个穆弘,是宅出来的吗?再看,第一次招安,李逵闹完,众人发现御酒全是村醪:
                  鲁智深提着铁禅杖,高声叫骂:“入娘撮鸟,忒杀是欺负人!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赤发鬼刘唐,也挺着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一齐发作。
                  跟宋江去东京谋求招安时的单对比一下,发现什么?
                  只有柴进、朱仝和燕青没有发作。东京之行,不得人心,出岔子是难免的了。
                  也可看出,穆弘虽是宋江心腹,但不会一味支持宋江的所有做法。哪怕是吴用安排好的,这些举动也需要给各人量体裁衣,使他们的举动符合平素一贯的性格才行。这样即使不能瞒过宋江,也能为宋江在事后装看不出来铺好台阶。彼此心知肚明,各有台阶,也没什么不好。从那首豪气凌云的“不斩奸邪誓不休”到此处的“一起发作”,我们在穆弘身上,看到了英雄不平之气。他应该是一个渴望有所作为的人。
                  而且,穆弘一开始是很积极的,在打祝家庄的时候,宋江阵前溃败“正待受缚”,第一个赶来救援的是穆弘。对战祝虎也是“早有一将出马”,主动出阵,斗志昂扬。
                  但是这么卖力的情况,出了祝家庄,就不再有过了。
                  为数不多的几次征战,都不辱使命、也无战功。值得一提的是,穆弘在协助吴用打大名府时,身份是“步兵头领”。第五队调步军师头领没遮拦穆弘将引杜兴,郑天寿。穆弘在与刘唐、李应联手对抗卢俊义的交手中,展现了不俗的步战实力,此处又以步军头领身份出现。而祝家庄之战、八骠骑之位,是他马战实力的证明。自攻打无为军到征方腊时与李俊扮作陈益陈泰领军赚润州,都可证明穆弘具备水战能力和水战指挥能力。这便是标题中说他“三栖全能”的原因。现在我们可以解决,上文提出的一个问题了——能力全面的穆弘和宋江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默契,才会导使他长期留守,地位反而超越了一直随战的李俊?
                  李俊的排名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他自己。晁盖死之前,李俊一直是领着陆军跟随宋江作战。而且一场没落下。直到晁盖去世,李俊才第一次被分到了水军寨,而且是水军的第一把交椅。不能说宋江不看重他。
                  可惜的是,此段时间,他战功几无,后腿频拖。一打祝家庄被埋伏,他是后军,殿后的工作没做好,先从他那儿乱起来了。
                  宋江急取旧路回马。只见后军头领李俊人马先发起喊来,说道;“来的旧路都阻塞了!必有埋伏!”宋江教军马四下里寻路走。
                  正在慌急之际,只听得左军中间,穆弘队里闹动,报道:“石秀来了!”宋江看时,见石秀捻着口刀,奔到马前,道:“哥哥休慌,兄弟已知路了!……
                  李俊队里报忧,穆弘队里报喜。这其实不是李俊的责任。但是未必不会积累些许负面印象。
                  之后高唐州、青州、华州次次随战,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战功,这也不能怪他,他擅长的是水军啊。
                  晁盖死后,李俊坐水军寨里第一位,特长与地位终于相符了。可是,宋江打大名府,第一次把他留在梁山泊,他又出岔子了。水军冒进,张横、阮小七叫关胜捉了。但这还是不能怪李俊,张横、三阮出战前又没跟他商量。
                  排座次前,较大规模作战中,水军都实在没显现出什么重要的作用,使用频率都很低。这是宋江开始让李俊领陆军的原因吧。
                  只能说,宋江待李俊不薄,而李俊运气实在太差……排座次前,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才华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他才是最郁闷的一个人。倘若高俅大人早点来,水军将领的排名会整体向前靠进不少吧。但不管怎么样,李俊最终也还是水军将领排名最前的一个。
                  宋江并没有亏待他。他身上虽然有领导气质,但从他已显示出的能力看,不足以统摄梁山,威胁宋江。相对于连连随战,却一直时运不佳、郁闷非常的李俊,留守后方的穆弘,状态是否会好一些呢?一切的起点,都要回到祝家庄。祝家庄整个地都笼罩在谜团之中,此处要逐个解开,难免离题万里,故不赘叙。但祝家庄绝对是很多人命运的关键转折点,甚至也是梁山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处,仅说与穆弘关系密切的几个方面。
                  祝家庄对穆弘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那场平祝虎的马战,相反,那次交手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宋江打祝家庄必带穆弘,与之后远征必不带穆弘。原因在哪?宋江打祝家庄,最初的七星一个没带,连吴用都没带。商量已定,除晁盖头领镇守山寨不动外,留下吴学究,刘唐并阮家三弟兄吕方、郭盛护持大寨。原拨定守滩守关守酒店有职事员俱各不动。(公孙胜回蓟州了)可见此时,宋江虽已发布“夺权宣言”,并且与吴用开始研习“天书”,但二人尚未交心。
                  


                  IP属地:辽宁12楼2012-01-09 11:14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2-07-20 01:46
                    收起回复
                      李菊福。我要拜你为师,重新学艺。。。


                      34楼2012-08-23 01:54
                      回复
                        @若昧生
                        


                        35楼2012-08-23 01:57
                        回复


                          36楼2012-08-24 17:22
                          回复
                            太帅了 我最喜欢穆弘了 我觉得他就是揭阳真的陈浩南 或者陈浩南就是揭阳真的没遮拦吧


                            IP属地:辽宁37楼2012-09-08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