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醉卧等你是我...吧 关注:22贴子:269
  • 4回复贴,共1

【玉澜之畔】第二章·风波起(可回复,可评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二章 风波起
莫功久当夜从英王庙出来,径直去了凤山驿投宿,翌日凤山县就接了禀告得知英王庙凶案。正在凤山县急急忙忙派出全县捕快皂隶查探时,莫功久的书信已经差人渡海递到了正在福州府的乌兰萨缍手上。
  "我这个徒弟,武功兵法没学成,徒学到了一身小聪明。这才上任几天就给我来信儿了,是怕我不去台湾还是怎么着。"
  乌兰萨缍一口浓郁的京腔自言自语,启开书信方才读了数行,脸色陡然一变,将信笺一折闭目思索了片刻,旋即对外头吩咐道"备马!"
  这一路直趋福州陆路提督衙门,下马便将一块牙牌扔到门丁手里。
  门丁看了牙牌正面,上书满汉双文合璧"怡贝勒府",再翻看背面"此牌出入怡贝勒府绮春园等处"。顿知此人来头不小,怡贝勒府,那不就是现在的怡王府吗?谁人不知陆路提督额哲端华是怡王元琅的人,既是怡王生母礼贵妃额哲氏的族侄,又是怡王属官。
  乌兰萨缍径自往门口长凳上坐下"且去通报你家军门。"
  "您门房用茶少候,小的这就去通报。"
  "不必费事,你快去快回。"
  不多时,那门丁在前领着,福建陆路提督端华竟然亲自出迎,老远就打拱作揖"萨兄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乌兰萨缍起身抱拳回礼"托福,若非有要事,决不敢叨扰军门。"
  端华一手拉起他的手腕"自家兄弟,说这些见外话作甚,走,正堂叙话。"
这乌兰萨缍,本是英王府三等护卫,在英王凤山遇难之时,他因护送陆可谣前往求援才躲过一劫。常言树倒猢狲散,英王身死之后,他虽挂了王府职衔,却长居福建。直到前些年偶遇故人之子莫功久,便收了他为徒,悉心教导,不问俗事。
  端华一面走一面翻看着那块牙牌"这牙牌有年头了,昔日萨兄为英桓亲王当差时,咱俩也是时常小聚,十余载不见,不知道萨兄您过得如何。"
  "托福,一直在福建。"
  "什么!"说话间已经进了正堂,端华停下脚步惊诧问道"一直在福建?"
  "再回京城又有何用。王爷死于天地会贼子之手,我但有一口气在,也要除尽天地会逆贼。"
  端华先请了他坐,待属官上茶后屏退众人,问起"方才萨兄说有要事,不知是何要事?"
  "给我那徒弟莫功久出一份公事,让他立即北上。"
  "莫功久是你徒弟?"
  "哈哈哈"乌兰萨缍笑了两声"端兄也料不到吧,其父莫冠泽,当年本是康帅部下,平台之时率先登岸,更是生擒了庄贼的大英雄。"
  "不错,漠北一战时,我与莫兄出生入死,谁想他……哎,身为世叔,对自家侄子也当提携一二。不过我可没想到他竟是萨兄你的高足。"端华只是回忆了些许曾经往事,便又问道"公事好办,不过……新任台湾镇标参将到任不足一月就调任北上,总需要个由头吧?"
  "天地会贼子作乱,责其北上追捕。"
  "天地会?"
"当年王爷清剿天地会,一众贼子被杀的七零八落,贼首傅东卓也被押往京城凌迟于菜市口。偃旗息鼓十来年,一直风平浪静,可前些日我得到消息,那傅东卓的残部军师邹若虞定下章程,让天地会中几人分别去做几件事,于今年腊八在杭州齐聚,谁先办成,谁就继任天地会总舵主。
  "竟有这等事。"端华脸上一丝尴尬,福建是他的治下,缉捕逆贼也是他的责任之一。现在可好,天地会的人暗里搞出这番动静他竟全然不知。"腊八,那岂不是还有三个月?可是邹若虞作下的是何等安排?"
  "我是才收到功久的书信……英王庙被杀十九人,王爷昔日所用佩刀也被劫走。所以我怀疑……这是不是就是邹若虞的安排。"
  "那可是大事!不过……"端华沉声说"功久怎会知道这些?莫不是他上任时撞到?"
  乌兰萨缍见他慌乱,抬手说"不错,功久上任时在英王庙正好撞见逆贼行凶事毕,因对上了天地会切口暗语,贼子甚至就以为他是天地会的人!"
  "有多少贼子?"
  "一个。"
  "一个?"端华吃惊不小,据他所知留在英王庙中那一干侍卫多是当初跟随英亲王南征北战的亲信部众,凤山之变之后自愿留台守庙,即便不能说是武艺超群,可若想仅凭一人之力想杀死这些人也未必容易,自叹道"好高的武艺。"
  "功久说杀人劫刀者叫李钦若,很可能是当年天地会青莲堂香主李仙石之子。论人品出身,都算得是贼首的不二人选。"
  "所以让功久北上,就是为了去追捕李钦若,甚至是把杭州之会的贼子尽数捕拿?"
  "他对天地会了如指掌,遇事又机灵,让他去是最佳人选。"
  端华一脸笑意,"都是萨兄教得好。"
  "是那小子机灵,就这么安排了。届时还需杭州将军等人配合缉捕,我也得北上杭州。"
  "明白了,我这就出公事。此事若成,那功久又是大功一件。"
  乌兰萨缍站起身言"这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能凭借今次一举彻底剿灭天地会。"
  言尽于此,端华也起身作揖"端某祝萨兄马到成功,不过,萨兄为何知晓如此多的天地会内情?"
  "怡王府有回事处十二卫,难道英王府就没个探报?"
  "哈哈哈哈,言之有理。"
  "就此别过,对了,我还要祝端兄新翁之喜。"
  端华膝下有一小女名唤慕兰,由景和帝居中做媒与江宁织造曹璎长子--曹涵成婚,六礼俱全,两月前已经由曹家迎亲,再北上成亲。端华笑而不语,昔日曹璎在京之时,与他如今的侧福晋傅佳氏有旧。只是怡王回绝曹璎,将傅佳氏许与端华,两家隔阂,若不是这桩婚事,只怕还无法冰释。端华有时都还想,莫非是景和帝为了帮曹璎挣回脸面?前日听说景和帝召曹涵北上,想来慕兰也随夫同行。



1楼2012-01-03 16:51回复
      "哼哼,冯五哥没想到吧。"卢先冷笑道"要不是曹大圌爷,我恐怕就如愿横死异乡了。"
      "曹大圌爷?你是织造府曹大圌爷?"冯五挣着身后两个衙役的押解"放开我,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还请曹大圌爷听我一言!"
      "行了,你们放开他退出去吧。"
      等两个衙役退下,冯五被捆着双手跪下磕头说"曹大圌爷,这卢先是天地会贼子!你切勿受他蒙蔽!"
      "休得血口喷人,你才是天地会!"
      "都住口。"曹涵听得头大,拍了拍桌案,卢先识趣退后,冯五也不再叫嚷,曹涵缓了缓又问"冯五,你是何身份。"
      "下官是怡王府长史司散骑郎,福建陆路提督衙门千户。"
      他这话也印证了曹涵昨夜猜测,问道"身兼两职?"
      "是的,专司查探搜捕天地会余部。崇治三十九年潜入天地会,被差遣到江宁大德丰。此处是天地会在江宁的一个窝点!"
      "可有凭据?"
      "并无凭据,但是下官知道军门的千金是曹大圌爷的福晋。"
      曹涵追问道"噢,你可认识军门?他相貌如何?"
      "长须体壮,国字脸,有一身湖蓝长袍穿了数年,虽有缝补却经久不换。"
      曹涵见他所答无误,问他"那你为何要杀卢先?他是天地会的人?"
      "好教大圌爷知晓"冯五抬头看着卢先"他来时出具了天地会的信物,一张十二两八钱的银票。十二两八钱,其意是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天地会订有腊八之会,分遣几人前去各处办事,谁先事成,则谁为新任总舵主。"
      卢先听完,抢步出来说"是你胡说!我那银票如何得来,已经告知了恩公。"
      冯五冷冷一哼“曹大圌爷,能否屏退闲杂人等?”
    "卢先,你先出去。"曹涵安排了随人带卢先门外等候,重新问冯五"你从何得知?"
      "从大德丰掌柜那里,不仅如此,还知道了一个更大的消息——那天地会贼子竟要去台湾英王庙抢夺英王佩刀。"
      "噢?"曹涵明知故问"抢了佩刀又有何用。"
      "大圌爷有所不知"冯五思虑少许,说道"那把佩刀内有玄机!"
      "有何玄机?"曹涵随口追问。
      "据说前明万历年间,倭寇进犯朝圌鲜,万历皇帝出兵援朝,大胜而归。宁圌远伯李如松在朝圌鲜得到倭刀一柄,削铁如泥,能断金玉,便献与万历。"
      "这刀莫不就是英王爷的佩刀?"
      "是的!大德丰掌柜和天地会军师邹若虞密谈之时,小人就在旁边。邹若虞曾说万历皇帝得到此刀后也爱不释手,但后来转赐了福王朱常洵。闯贼破洛阳后,此刀又被弘光皇帝朱由崧带到了南京。辗转几度,过了百余年才被英亲王在内务府武备库里偶然寻得。"
      曹涵叹了一句"一把刀竟然有这样的经历,实乃世所罕见。可你说的内有玄机是什么玄机?"
      "邹若虞曾在一本前明太监的笔记中读到一段秘闻,大致就是说万历皇帝宠爱他儿子福王朱常洵超过另一个儿子,可百官都认为应该另一个儿子继位。所以万历皇帝就给福王留了个后手,将这把刀给了他,说是内有玄机,若有一天他那皇兄负他,可用这刀内玄机起事夺回皇位。按照邹若虞的推测,前明万历朝曾征大兴矿税,数百万税银尽归内库,可后来到泰昌、天启朝时这些银两却不知所踪,兴许那百万财富就给藏在了某处,而通过这把刀就能寻得!"
      "有这一说,可惜那泰昌皇帝朱常洛做了几十年太子,当了皇帝不足一月就官车晏驾。"曹涵越发觉得匪夷所思,看他不像说假话,问道"你在天地会里是什么身份?"
      "这……"冯五迟疑片刻,说道"曹大圌爷也是自己人,下官不敢隐瞒,天地会二房洪顺堂先锋。"
      “大德丰掌柜呢?”
      “天地会长房青莲堂先锋。”
      “两房关系如何?”
      “不和。”冯五苦笑“若非如此,那大德丰掌柜也不会想着把我支开。”
    曹涵倏地站起身,亲自为他松绑说道"适才委屈了五哥,五哥身入敌营数载,曹某佩服。此事来得蹊跷,曹某不得不谨慎为之。"
      "大圌爷说的哪里话,此事下官也正在寻觅机会告知军门。"冯五叹了口气"只是当时形势紧急,冯某为了顾全大圌爷和格格安危,刻意改变行程,最后怕那卢先生事,就在临清州给了他一刀。大圌爷,可这卢先怎会到了你身边?"
      "哈哈哈"曹涵笑着将来龙去脉告知了冯五,冯五听罢,感慨道"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事,真是天意安排。"
      "冯五哥",曹涵恢复肃容,小声告诉他"卢先来路确有不明,我此趟上圌京不可耽搁。此事干系重大,不如就你带他一道南下,我会安排几名随人带去江宁织造府。再有家父差人把他解交岳丈。"
      "大圌爷吩咐,冯五照办。"
    


    5楼2012-01-03 16:54
    回复
      2025-08-01 00:55: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王爷不在长春园,怎来了这里?莫非是皇阿玛宣召?那还是不打扰王爷公事了。"
        宗衡尚未说话,宗桓便已抢白。
        长春园是崇治二十六年赐给英亲王的园子,西邻圆明园,南接怡亲王的绮春园,京城中人称之为"圆明三园"。身为英郡王的宗颖,自然是该在长春园。
        "本王……"宗颖不怒反笑"桓贝勒来圆明园难道就是为了游山玩水?"
        荣珛故意毫无表情面朝他二人"小王爷,你俩大男人难不成又要斗嘴?"
        宗颖一摊手"我没斗嘴的本事,要是想撂跤子打布库,找我绝对找对人了。怎么样宗桓,约个时候比划比划。"
        “没那工夫。”
        "都少说几句,园子里头不比外面。"宗衡苦笑着拉过宗颐宗颖两人,对荣珛说"端宪,宗桓,我们还是先走了。"
        "七姐,我话带到了。"宗颐转脸向宗颖说了一句"小王爷,还是去办正事吧,咱没那么多闲情逸致。"
        “哥儿几个帮忙给肃王爷和怡王叔求个情,请他俩领衔题奏把我调兵部。”宗颖说着有意无意的看了宗桓一眼,提高声音说“承平日久,兵部有闲啊。”
        “行了,小王爷,他不懂事儿你也不懂事儿?”
        曹涵见到方才经过,于心中大致有了判断,宗颐无事生非不免骄恣,宗颖添油加醋殊为不智,还是宗衡识得大体,要不是他,只怕自己头一回面圣就得遭斥。阿哥打架,最后遭殃的还不都是下面的人。看他三人离了石桥前往九州清晏殿,自己也告退离去,不做逗留。
      待几人远去,荣珛看宗桓似随时都要发怒一般,叹道"你和宗颐那会儿才多大,他伤了腿错也不尽在你,毕竟是兄弟,怎么一见面就像生死对头似的。"
        "你也看见了,是他先生事。"
        “可是”荣珛蹙起了眉头,又不愿让宗桓看见,侧过脸看向前湖岸边杨柳“你也不该叫他多和隆。”
        多和隆是满洲话,意为瘸子。宗桓方才若不是气急,决计不会说出这三个字。他略有踌躇,自是想起当年宗颐摔伤后因为拄拐而被人笑称“多和隆”,从此宗颐咬牙不再拄拐,却又摔了一次,伤上加伤落下了终身腿疾。经此事之后,景和帝生母,当时的宸贵妃接了宗颐进宫亲手抚养。宗颐一身荣宠,因此而始。
        “就怕他告诉皇奶奶。”
        “不会的。”荣珛幼时就对宗颐极照顾,自然了解他的个性“他都受不了的话,绝对不会再向人提起第二次。怎么说他也比你小,你多让着他。”
        宗桓本已平静,荣珛最后这话却又煽起了他心里那团无名火。
        “我哪儿敢跟他比,他是太后亲手带大,他额娘是贵妃娘娘,他不用当值办差,领着两千五百两年俸,庄子、采捕山场秩比郡王,住着清漪园,何等荣宠啊。我呢?”宗桓越说越激动“对,当年是我害他落了残疾,他要我还我就把这条腿赔给他,没二话……”
        荣珛只是静静的听他发完胸中的积郁,见他无话,笑问一句“说完了?”
        “我和他没说的。”
        “那就对了”荣珛手中花枝轻轻敲了敲宗桓的脑袋"要换了我是你,在这儿发牢骚还不如回去小睡一会儿。"
        "你还想睡?"
        "天色阴郁,最宜安枕。"荣珛抬起手打了个哈欠“宗桓,七爷,你退下吧,本公主想回去歇息了。”


      8楼2012-01-03 16:56
      回复
        加了有几千字吧,卢先那外号……我笑而不语。天地会抓曹涵干什么?这里先留个疑问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2-01-03 18:25
        回复
          2012第一天就站在永定门城门楼子上面对永定河万般无奈路在何方的怡亲王路过


          10楼2012-01-03 2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