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斗斗们对缸体宽度的要求其实很低(基本上够转个身就行)
但是水位一定不能低了,因为水位高一些(15厘米以上甚至更高)的缸体,即使很久没有换过水斗鱼也可以生存的不错,因为便便等赃物可以沉淀在底部,上层水质还可以达到要求。
但是水位在15厘米以下甚至10厘米以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水质败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斗斗的便便和大量的絮状物),在这种情况下斗斗的发病几率很高。而且治疗难度很大。
以个人经验为例,本人从养斗鱼开始共使用过三种鱼缸:
1.高60厘米左右的圆柱体玻璃花瓶(1条)
当时是在楼下花店买的第一条斗鱼,狮王。
由于之前没有养鱼的经历,所以养鱼方法全靠店老板的指导。。。
当时一个星期才给斗斗喂一次红虫(当然数量管饱,嘿嘿),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会给斗斗换水,换水也是直接接自来水,从无晒水概念。。。
但是这条狮王一直非常健康,常见的水霉和白点从来没有得过,平常游动也很欢实。有一定程度的溶针,但是不严重。(针没有断就是软绵绵的,应该叫做溶针吧)
2.淘宝上常见的斗鱼盒,大家应该都见过,左右各一条中间有隔板的那种(6条)
忽然特别喜欢斗鱼,开始大规模买入,伴随着换缸就很正常了。
这种斗鱼缸总高十四厘米不到,去掉底座和盖子,水位一般就保持在十厘米左右。
当时放在这种斗鱼缸的几条鱼买回来的时候状态都很不错,一个星期之后水里就开始出现絮状物,这时候已经开始执行严格的喂食和换水制度(当然水是晒过的),后来尝试下盐升温等措施只能做到抑制而不能完全根除水质不好对斗斗所产生的影响。
3.高度二十,底部10*10的排缸(18条)
这个就很简单了,保持15厘米水位。晒水和喂食政策和使用斗鱼缸的时候一样,但是鱼儿基本没有出现过太大问题,偶尔出现一些白点白毛的,下一点粗盐就轻松解决。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希望大家给指导指导。。。
但是水位一定不能低了,因为水位高一些(15厘米以上甚至更高)的缸体,即使很久没有换过水斗鱼也可以生存的不错,因为便便等赃物可以沉淀在底部,上层水质还可以达到要求。
但是水位在15厘米以下甚至10厘米以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水质败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斗斗的便便和大量的絮状物),在这种情况下斗斗的发病几率很高。而且治疗难度很大。
以个人经验为例,本人从养斗鱼开始共使用过三种鱼缸:
1.高60厘米左右的圆柱体玻璃花瓶(1条)
当时是在楼下花店买的第一条斗鱼,狮王。
由于之前没有养鱼的经历,所以养鱼方法全靠店老板的指导。。。
当时一个星期才给斗斗喂一次红虫(当然数量管饱,嘿嘿),经常十天半个月都不会给斗斗换水,换水也是直接接自来水,从无晒水概念。。。
但是这条狮王一直非常健康,常见的水霉和白点从来没有得过,平常游动也很欢实。有一定程度的溶针,但是不严重。(针没有断就是软绵绵的,应该叫做溶针吧)
2.淘宝上常见的斗鱼盒,大家应该都见过,左右各一条中间有隔板的那种(6条)
忽然特别喜欢斗鱼,开始大规模买入,伴随着换缸就很正常了。
这种斗鱼缸总高十四厘米不到,去掉底座和盖子,水位一般就保持在十厘米左右。
当时放在这种斗鱼缸的几条鱼买回来的时候状态都很不错,一个星期之后水里就开始出现絮状物,这时候已经开始执行严格的喂食和换水制度(当然水是晒过的),后来尝试下盐升温等措施只能做到抑制而不能完全根除水质不好对斗斗所产生的影响。
3.高度二十,底部10*10的排缸(18条)
这个就很简单了,保持15厘米水位。晒水和喂食政策和使用斗鱼缸的时候一样,但是鱼儿基本没有出现过太大问题,偶尔出现一些白点白毛的,下一点粗盐就轻松解决。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经验,希望大家给指导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