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於徐州:
索隐按:纪年粤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无楚败越杀无强之语,是无强为无颛之后,纪年不得录也。
赵世家
襄子立三十三年卒,浣立,是为献侯。献侯少即位,治中牟:
集解地理志曰河南中牟县,赵献侯自耿徙此。瓒曰:“中牟在春秋之时是郑之疆内也,及三卿分晋,则在魏之邦土也。赵界自漳水以北,不及此。春秋传曰‘卫侯如晋过中牟’,按中牟非卫适晋之次也。汲郡古文曰‘齐师伐赵东鄙,围中牟’,此中牟不在赵之东也。按中牟当漯水之北。”
(武灵王)十一年,王召公子职於韩,立以为燕王:
集解徐广曰:“纪年亦云尔。”(十一年,王召公子职於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接上)使乐池送之:
索隐燕系家无其事,盖是疏也。今此云“使乐池送之”,必是凭旧史为说。且纪年之书,其说又同,则裴骃之解得其旨矣。
(惠文王)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西兵以禁强秦,秦废帝请服:
①集解徐广曰:“纪年云魏哀王四年改阳曰河雍,向曰高平。根柔,一作‘壸柔’,一作‘平柔’。”
②正义返,还也。括地志云:“高平故城在怀州河阳县西四十里。纪年云魏哀王改向曰高平也。”
魏世家
(文侯)三十八年,伐秦,败我武下,得其将识。是岁,文侯卒:
索隐三十八年卒。纪年云五十年卒。
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
索隐按:纪年魏武侯之元年当赵烈侯之十四年,不同也。又系本敬侯名章。
(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
索隐按:纪年十四年城洛阳及安邑、王垣。徐广云“垣县有王屋山,故曰王垣”。
(武侯)九年,翟败我于浍。使吴起伐齐,至灵丘。齐威王初立:
索隐按纪年,齐幽公之十八年而威王立。
(武侯)十六年,伐楚,取鲁阳。武侯卒:
索隐按纪年,武侯二十六年卒。
惠王元年….. 谓韩懿侯曰:“魏■与公中缓争为太子:
索隐按:纪年“武侯元年封公子缓。赵侯种、韩懿侯伐我,取蔡,而惠王伐赵,围浊阳。七年,公子缓如邯郸以作难”
(接上)君亦闻之乎?今魏■得王错:
集解徐广曰:“汲冢纪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错出奔韩也。”
(惠王)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
索隐按:纪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厘侯来朝,皆在十四年,是也。郑厘侯者,韩昭侯也。韩哀侯灭郑而徙都之,改号曰郑。
(惠王)三十年,魏伐赵……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
索隐徐广曰:“在元城。”按:纪年二十八年,与齐田朌战于马陵;上二年,魏败韩马陵;十八年,赵又败魏桂陵。桂陵与马陵异处。
(惠王)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
索隐按:纪年“二十九年五月,齐田朌伐我东鄙。九月,秦卫鞅伐我西鄙。十月,邯郸伐我北鄙。王攻卫鞅,我师败绩”是也。然言二十九年,不同。
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
①集解徐广曰:“今浚仪。”骃案:汲冢纪年曰“梁惠成王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
②索隐纪年以为惠王九年,盖误也。
(惠王)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
索隐按纪年,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未卒也。
(襄王)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
①集解荀勖曰:“和峤云‘纪年起自黄帝,终於魏之今王’。今王者,魏惠成王子。案太史公书惠成王但言惠王,惠王子曰襄王,襄王子曰哀王。惠王三十六年卒,襄王立十六年卒,并惠、襄为五十二年。今案古文,惠成王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改元后十七年卒。太史公书为误分惠、成之世,以为二王之年数也。世本惠王生襄王而无哀王,然则今王者魏襄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