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不尚华”是明初社会饮食的特点,一方面是国力尚弱,物质条件相对匮乏;另一方面,贫苦出身的朱元璋严禁一切奢华,身为矩范。登上帝位后的朱元璋仍崇尚俭朴,饮食不过“常供”,也就是家常菜肴,并无珍馐美馔。御膳只日进二膳,每膳必有一道豆腐,以示不敢奢侈。马皇后也以俭朴自持,有时亲自“主馈”,掌管宫内饮食。
朱元璋甚至对饮食器皿的使用都作出详细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材质的饮食器具,不得逾越:“洪武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盏金,馀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银,酒盏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盏银,馀皆磁、漆。木器不许用朱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文。庶民,酒注锡,酒盏银,馀用磁、漆。”① 宫廷如此,仕宦富贵人家亦然。明初视鹅为奢侈之物,有“御史毋食鹅”以示清廉之说。建文朝刑部给事中黄钺,曾用菜粥招待朝廷使者。兵部给事中蒋性中宴请地方长官周忱,菜不过五样。布政司参政张楚城请人吃饭,席间只有一肉,外加腌菜一道。王恕巡抚云南时,每天所食,不过猪肉一斤,豆腐两块,蔬菜一把。顾东江丁艰回家,状元出身的钱福来访,留其吃饭,只不过杀一鸡,买鱼肉三四样而已。
朱元璋甚至对饮食器皿的使用都作出详细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使用不同材质的饮食器具,不得逾越:“洪武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盏金,馀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银,酒盏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盏银,馀皆磁、漆。木器不许用朱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文。庶民,酒注锡,酒盏银,馀用磁、漆。”① 宫廷如此,仕宦富贵人家亦然。明初视鹅为奢侈之物,有“御史毋食鹅”以示清廉之说。建文朝刑部给事中黄钺,曾用菜粥招待朝廷使者。兵部给事中蒋性中宴请地方长官周忱,菜不过五样。布政司参政张楚城请人吃饭,席间只有一肉,外加腌菜一道。王恕巡抚云南时,每天所食,不过猪肉一斤,豆腐两块,蔬菜一把。顾东江丁艰回家,状元出身的钱福来访,留其吃饭,只不过杀一鸡,买鱼肉三四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