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那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姆Q的这个法阵.
1.外层八卦
法阵的最外圈大家都看到了是一圈八卦.
顺序是:离,坤,兑,乾,坎,艮,震,巽
内圈也有一圈八卦.
顺序是:乾,巽,坎,艮,坤,震,离,兑
那么从八卦的顺序上我们可以看出外面是后天八卦,里面是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相传是伏羲他老人家创造的,很多传统的涉及占卜以及方位的罗盘啊,风水盘之类的东西都刻有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讲究事物的对应,即乾(天)对坤(地),巽(风)对震(雷),坎(水)对离(火),艮(山)对兑(泽).
而外圈的后天八卦,则据说是由文王发明的.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那么这两圈八卦这样排列是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的好.我来告诉你答案是:"我也不知道..."(围观者:{银笑})

这个排列方式就我所查的资料中没有找到有特殊含义的记载,据说这样的对照图的存在价值仅仅只是为了对照先天后天八卦的方位,便于记忆与学习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是黄昏在设计这个法阵时这里只是随便弄了点八卦的神秘元素而已.当然或许在日本阴阳学中有其独特的含义,不过我完全不懂那个,也找不到对应资料,不敢妄言.如果有知道含义的高人,请不吝赐教.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八卦排列本身虽然没有特殊意义,不过对于我们考证这个法阵却是有很大帮助的.
因为这个法阵大家知道,你玩绯想天则时这个法阵一直在转啊转.而且里面又不对称.所以确定法阵的方位是非常重要的.
而通过这两个八卦的排布,我们就能很容易的判断法阵的位置了.
结合上面的先后天对照图,可以知道这个法阵的正确方位应该是这样的:

至于这个方位有没有用呢,当然是有的,不过得在后面的考据才用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