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中旗最大的寺庙“遐福寺”
“遐福寺”是在清初由科尔沁部十旗王公集资兴建的,此庙位于巴彦呼舒小城的北面,依山傍水而建。据老人讲“遐福寺”建庙初期很是气派,并不是现在这样庙小,喇嘛少的囧样。
“遐福寺”俗称“黑帝庙”。此庙,最初供乃济陀音活佛坐床诵经的佛寺。
“遐福寺”的遗址是现在旗电力局办公地,庙在文革中荡为平地,只有那老榆树保守者曾经的记忆。世事变迁,如今那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记忆中的老榆树都难逃劫难被连根拔去,一座现代化高楼平地而起。曾经代表长生天的保佑万众生息的“庙地”被现代高楼取代,小城唯一古迹不在了。是愚昧的再一次显现,还是代表历史的进步呢!
据资料记载当年的“遐福寺”建设,真可谓是布局严谨,建筑宏伟,殿堂辉煌,景色幽静。庙外观以石砌成,白壁红边,冒采用汉式坡顶。院内各种花儿竞相绽放,在绿树成荫中有可供休息的凉停。主殿是二层楼其风格融合汉、藏的建筑艺术,和谐而独特。大殿顶黄金镀瓦,在阳光下金光四射灿烂夺目。寺庙顶部四角是有铜制锦金经柱,以示顶天立地。大殿正墙壁顶部正中有铜制锦金轮和面对而立的神鹿像,以示长寿万年。
大殿内部支撑全部为红漆明柱,各柱上围裹着各种丝质绣飘带、幢、幡等,天花板上绘有古代龙凤图案。供奉的主佛由金铂镀成,头冠嵌有硕大的珍珠,黑暗中发出神秘的亮光。墙壁上点满酥油做成的灯,满大殿飘着奶油的香雾,香客会情不自禁向佛祖深深的拜去。
大经堂位于正殿前部,为喇嘛活佛集中诵经场所,经堂正中摆着活佛用过的檀香木做成,铺有黄蟒锻垫子的宝座一个,前面排列着四行铺有地毯的诵经席,为喇嘛徒众之用。
经堂后面为佛堂,中央上悬挂着锻制绣花的伞盖顶幔,意为佛光普照。正中莲台上供有120两银铸成的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按佛位顺序依次排列上百个铜镀的大小佛像。在佛像前供桌上摆满了银、铜制的碗和香炉,终日香火缭绕,佛灯长明。
“遐福寺”山门两侧有泥塑高大的四大天王,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除了正殿、经堂、佛堂外,后院还有雄伟壮观的藏经殿。听说殿内珍藏《甘珠尔》、《丹珠尔》等大藏经外还有各类经卷数千卷。解放后都不知去向了,特别是文革庙影都没了。
在往后走就可以看见高耸的白塔一座,相传该塔是乃济陀音一世95岁寿辰建成。塔顶嵌有佛教法器,铜制日月模型。庙宇、白塔相互辉映,十分壮观。
乃济陀音活佛属于藏传佛教的班禅袭。他最初在科尔沁传教,最后促成“遐福寺”的建立。后因某种原因乃济陀音博克大转生二世至七世都在呼和浩特‘崇福寺“坐床。乃济陀音喇嘛97圆寂,将其舍利(遗骨)安置在白音胡硕“遐福寺”主体庙二楼上银制塔形佛龛内。“遐福寺”一直由门徒的各大弟子打理,直至八世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