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于6月12日发行《昆曲》特种邮票1套3枚,图案分别为“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面值均为1.2元。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数百年的昆曲发展史中,涌现出众多的名篇佳作。它们很多不仅在舞台上常演不衰,更堪称文学史中的佳作,被人们长期传颂。《昆曲》邮票选取了三部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为邮票图案,分别为《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 在戏剧里,《牡丹亭》和《长生殿》名列四大名剧,大家都很熟悉。而《浣纱记》则相对较冷,演出机会不是太多。其实《浣纱记》在昆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也是把昆曲以坐唱拍曲演化为舞台表演的第一个剧目,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用于舞台,实际上它是昆曲的第一出舞台剧。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数百年的昆曲发展史中,涌现出众多的名篇佳作。它们很多不仅在舞台上常演不衰,更堪称文学史中的佳作,被人们长期传颂。《昆曲》邮票选取了三部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为邮票图案,分别为《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 在戏剧里,《牡丹亭》和《长生殿》名列四大名剧,大家都很熟悉。而《浣纱记》则相对较冷,演出机会不是太多。其实《浣纱记》在昆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也是把昆曲以坐唱拍曲演化为舞台表演的第一个剧目,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用于舞台,实际上它是昆曲的第一出舞台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