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碧焕吧 关注:4,116贴子:30,914

要求本吧提供正畸分析意见的患者请参照本帖要求提供图片!我谢谢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网络咨询最大的意义在于正畸前期的咨询,可以帮助患者知道自己是否为正畸适应症范围(就是正畸治疗对自己的情况有效吗?)、找对了专业的医生(避免庸医、错误治疗方案的耽误),可以通过网络初步筛查将自己的风险降低。
不能单凭几句外行描述来给意见,请按以下要求提供一些客观资料。
请使用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拍摄以下相片:
1、上牙全牙列照片,下牙全牙列照片。拍摄时张大口,尽量将后牙拍摄到。这是反映了牙齿排列整齐的、拥挤度,牙齿是否在一个良好弧形上排列,中线两侧弧形的对称性如何。
2、反映牙齿咬合的相片一张,要求在后牙咬合时候拍摄前牙的垂直向重叠情况,这样可以看到患者有无前牙深覆合、深覆盖。前牙深覆合是正畸做方案时必须考虑的情况。
3、闭唇时的90°侧面照,只要求包括鼻尖、唇部、下巴颏(前界和下界),后界包括耳朵的范围。这是反映唇部前突情况的照片,是做方案分析必须的。
4、如果患者担心自己有高颧骨的情况,需要医生帮助判别的,请提供一张正面的包涵太阳穴的面部照片,将眼睛部位进行遮挡,或者留言要求楼主看了之后进行删除或者进行遮挡修改,这都是可以做到的。
5、如果有全景xray、或者头颅侧位xray 上传更好。请用数码相机(关闭闪光灯)对准胶片拍摄,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将xray胶片放置在一个电脑屏幕白屏上(比如打开一个空白文档)。
如果患者网友希望得到专业的意见,就不要嫌麻烦,我对我的患者的口头禅是“程医生不怕麻烦,你们不要怕麻烦程医生,自己也不要嫌麻烦”,否则我们怎么能对自己负责?
大家加油啊!
我不是不依靠头颅侧位片的xray分析,而是我做了几千例病例之后,看着病人的面相已经能预想到患者的头颅侧位片的xray测量数据情况了。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得到更接近真相的意见,请你也往前多迈一步!越接近真相了!


IP属地:广东1楼2011-09-28 10:00回复
    网友需要张贴多张图片时,可以申请成为本吧会员,会员可以一次贴多张图片。


    IP属地:广东2楼2011-09-28 18:06
    回复
      2025-08-11 18:40: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本吧愿意为患者解疑,如果你是正畸牙套,觉得本吧有帮助,请顶帖和点击支持本吧或者点击选择喜欢本吧。
      愿你我都能使别人得帮助。


      IP属地:广东3楼2011-09-28 18:08
      回复
        你好


        4楼2011-10-20 22:39
        回复
          程医生,能否帮我看我我这是骨性前突还是牙性前突啊,(嘴巴正面看着还行)还有得救吗?%>_<% 如果是骨性的话是不是非得手术啊,我不想手术···请程医生帮忙分析下,非常感谢!
          


          5楼2011-10-20 22:55
          回复
            请参考本帖一楼的内容补充一下你的图片,图片必须包含鼻尖、下巴颏、唇部范围,才能判断前突的性质。
            你传 的图片是牙齿没有咬合时候照的,参考意义不大。而且范围不够,看不出相邻参照物互相之间的突度关系,没法判断。
            再努力一下吧。


            IP属地:广东7楼2011-10-21 12:36
            回复
              不好意思我比较胖,所以耳朵下面的角度不明显。 我下面的两颗阻生齿已经拔掉半年多了,上面的两颗智齿还好,就没有拔掉,不知道我这个牙齿戴牙套的话还能矫正吗?有什么好的建议?谢谢您!
              


              8楼2011-10-21 14:26
              回复
                亲爱的患者,我建议你放弃矫正。花些时间好好想通此事,永远地放弃矫正。
                你的情况如果做矫正,只能将牙齿排列得比现在整齐一点,你上门牙已经很整齐了,只有下前牙略为不齐,所以矫正效果只有下前牙变整齐,但矫正过程代价费用都是一样的,这样的付出与回报不相称,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值,注定要失望。
                我评价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之一,就是能帮助一些不适合矫正的病例放弃矫正。
                你的诊断是骨性上颌微微前突、骨性下颌微微后缩,下巴颏呈斜坡状,由于下巴颏的形态没有那种兜翘一点的形状,所以显得你的唇部前突。其实你本身的上颌前突很轻微,是由于下巴颏的形态才加重了突的感觉。
                同时,你存在露牙龈过多,这种在正畸过程通常加重露牙龈情况,所以你做矫正真是得不偿失。
                如果还想有所改变,最有效的措施、正确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做一个下巴颏成形术,全称是“下颌颏部成形术”,也可以理解为俗称垫下巴,将下巴从斜坡状改为兜翘的形态,就解决了你的牙齿突的感觉了。
                正畸是有其独特的适应症范围,倘若医生识别正确,在适应症范围内给予患者治疗,则产生很好的效果,双赢,倘若对于不是适应症范围的病例,勉强而为之,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失落,很多人因为做矫正达不到期望值,所以还落下了抑郁症、脸型也变得更差。
                人生有许多事情,牙齿美观、唇部美观,也只是一个小部分,既然没法改变,就调整心态、接受自己吧,何况你的情况本来就不差,总体打分都是八十分,人都没有完美,你的牙齿问题不严重,希望你能想通。连等门亲自拜访正畸医生都不必了,就以这个为结论吧
                能为你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你想通和作出明智抉择(就是放弃矫正),我很安慰!!
                祝你顺利。非常感谢你的努力和配合,正是你补充的图片,证明了网络咨询的意义和可行性!


                IP属地:广东9楼2011-10-21 16:21
                回复
                  2025-08-11 18:34: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非常感谢程医生这么认真负责,我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的!
                  不过我还想问下,如果通过拔牙能矫正吗?前面的牙会拉后面去吗?或者是用种植钉什么的,能改变前突的症状吗?即使不做矫正,那还有我上面的两颗智齿需要拔掉吗?因为我下面的智齿已经拔掉了,我总觉得那上面的智齿很多余,刷牙很难刷到,久而久之它会不会出问题?问题比较多,再次麻烦您啦


                  10楼2011-10-21 21:13
                  回复
                    智齿应该拔。
                    骨钉和拔牙都没有什么效果。如果象正畸常规拔牙那样设计,会导致关闭间隙困难,门牙内抠、牙龈外凸。和你期望的不一样,甚至令人后悔做矫正。
                    我该下班了,下次回复要到下周一了。


                    IP属地:广东11楼2011-10-21 21:34
                    回复
                      1、食物嵌塞的原因需要亲自检查,才能判断。
                      2、一般如果没有拔牙矫正,塞食物的情况会逐渐改善的,你戴了一年多保持器,是否觉得塞食物的情况比刚拆除托槽钢丝的时候有所好转?如果有,预期会慢慢改善的。
                      3、如果觉得下后牙明显低了,你应该回去找医生反应和了解,也许这个是医生希望的改变,有的病例,医生特意设计保持器让咬合得到一些打开。
                      4、如果你担心会变成开合,应该及时找医生,开合是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的。


                      IP属地:广东13楼2011-10-24 13:28
                      回复
                        程医生,我听说可以做牙齿矫正手术,像我这样的症状能做吗,就是先矫正后手术的那种,这个手术算是大手术吗?有没有什么后遗症?


                        15楼2011-10-29 12:29
                        回复
                          后面的文字提问的情况,我把握不准,要问你的医生。
                          人的一生牙齿都可能在萌出或作其他移动。


                          IP属地:广东16楼2011-10-31 13:48
                          回复
                            正畸医生都主张手术和矫正应该是一起制定的一个联合治疗方案,不能将两者分成两个单独的治疗,对患者不利。请慎重。
                            手术和一般手术的风险一样。要具体向外科医生咨询为准。


                            IP属地:广东17楼2011-10-31 13: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