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冬天,在上海闸北天通庵路的一条弄堂里,邻里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个亭子间里,总是彻夜灯火通明,室内的房客,好像从来不睡觉似的。好奇的人不免要多方打听,日子久了,渐渐得到一些信息:原来这里是个特殊的电影实验室,一个特殊的创作班子——万氏四兄弟,正在搞卡通(即动画片)试验。
四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他们四人,爱好一致,意志坚定,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也不知失败过多少次。可是他们从不灰心,从未想到过退却,总是信心十足,夜以继日地摸索再摸索。当人们知道他们是在搞卡通试验后,就送给他们一个风趣的称号:万氏卡通。
万氏四兄弟后来创作美术片时的署名依次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这是他们各人为自己起的号。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是孪生,同生于1899年农历12月18日,相貌似极,许多老朋友也会错认。他们原是南京人氏。父亲做绸缎生意,略懂美术;母亲心灵手巧,会绣花剪纸。他们自幼就爱东涂西画。晚上妈妈常借着烛光为他们做“兔儿拜月”、“老农晚归”和鸡、狗、羊等各种手影逗乐,他们常常看得人迷。以后他们又迷上了皮影戏,还在家里扯起白布幔,剪上几个小纸人,自演“影戏”取乐。起初,他们的这种“淘气”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可是,他们太爱画画和做小玩意儿了,读中学时父母便支持大万、二万自学绘画。18岁这年,大万考人上海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不久,古蟾、超尘、涤寰也陆续从美专毕业,考人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从此,四兄弟就挤在亭子间里不断地为书报杂志绘图。当地们看了外国的动画电影片后,最大的心事就一是如何让画槁中的人物活动起来。
就在2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的晚上,万氏兄弟挤在这间狭小闷热的亭子间里,在一本厚簿子的每一页的角上,一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故意把猫和老鼠的距离越画越近,然后急速翻动薄子的页角,啊!活了!只见猫儿飞跑着去捉老鼠,老鼠也在拼命地奔逃。当时,外国人谁肯把卡通电影的秘密告诉你?万氏兄弟靠着自己的钻研,终于找到了这把钥匙,从此打开了我国制作动画电影的大门。1932年商务印书馆自制一种“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约万氏兄弟试制卡通广告片,他们白天在单位试验,晚上在家里钻研,先后拍成了三部卡通广告片,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背景问题。他们把动画人物描在纸上,不能显露背景;用刀片挖去背景的地位,但只能用在线条简单的背景上,复杂的就要受到地位的限制。他们百思不得其方。后来他们见到一种走马灯,把京剧人物画在赛璐珞透明片上,随着京剧人物的转动,但见背后峰转峦移,好像京剧人物正在翻山越岭。他们心中突然开朗,便把卡通人物也画在赛璐珞透明纸上,这样,再复杂的背景也能显霜出来了。这个现在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当时,为解决它,万氏弟兄确实也费了一番心思。
1924年,长城画片公司从美国迁回上海。公司负责人梅雪俦在美国学过一点“卡通”制作过程,很欣赏万氏兄弟有志于此项事业,就邀请他们加入长城公司,试拍动画片。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不久就在长城公司诞生了。影片内容讲一个画家(万籁鸣饰)在画室作画,从墨水瓶里跳出来一个纸人跟他捣乱,在画室里大闹一通。情节虽很简单,但他们却遇到不少难题:实拍的时候,不是该动的地方不动,就是不该动的地方乱动;这里按下了葫芦,那里又漂起了瓢。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才拍成功。接着他们又绘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内容是小纸人把画家寄出去的信的地址改了,信丈寄了回来,弄得画家哭笑不得。1928年这两部最原始的动画片在上海上映后,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万氏兄弟开始受到制片商的青睐。
30年代,万氏兄弟受到左翼电影的影响,创作题材逐渐广阔起来。他们为联华公司绘制了《国人速醒》、《狗侦探》、《血钱》、《龟免竟走》等六部短片,还为明星公司绘制了《神秘小侦探》、《国货年》、《漏洞》、《民族痛史》、《骆驼献舞》、《飞来福》、《抵抗》等片。其中《骆驼献舞》绘制于1935年,是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这些动画短片的内容大都与时代脉搏比较合拍,艺术上也不断前进,由真人和动画合成转变到了全用动画表情达意。
四兄弟的名字分别叫万嘉综、万嘉淇、万嘉结和万嘉坤。他们四人,爱好一致,意志坚定,他们不断地进行试验,也不知失败过多少次。可是他们从不灰心,从未想到过退却,总是信心十足,夜以继日地摸索再摸索。当人们知道他们是在搞卡通试验后,就送给他们一个风趣的称号:万氏卡通。
万氏四兄弟后来创作美术片时的署名依次是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这是他们各人为自己起的号。老大万籁鸣和老二万古蟾是孪生,同生于1899年农历12月18日,相貌似极,许多老朋友也会错认。他们原是南京人氏。父亲做绸缎生意,略懂美术;母亲心灵手巧,会绣花剪纸。他们自幼就爱东涂西画。晚上妈妈常借着烛光为他们做“兔儿拜月”、“老农晚归”和鸡、狗、羊等各种手影逗乐,他们常常看得人迷。以后他们又迷上了皮影戏,还在家里扯起白布幔,剪上几个小纸人,自演“影戏”取乐。起初,他们的这种“淘气”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可是,他们太爱画画和做小玩意儿了,读中学时父母便支持大万、二万自学绘画。18岁这年,大万考人上海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不久,古蟾、超尘、涤寰也陆续从美专毕业,考人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工作。从此,四兄弟就挤在亭子间里不断地为书报杂志绘图。当地们看了外国的动画电影片后,最大的心事就一是如何让画槁中的人物活动起来。
就在20年代初的一个夏日的晚上,万氏兄弟挤在这间狭小闷热的亭子间里,在一本厚簿子的每一页的角上,一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故意把猫和老鼠的距离越画越近,然后急速翻动薄子的页角,啊!活了!只见猫儿飞跑着去捉老鼠,老鼠也在拼命地奔逃。当时,外国人谁肯把卡通电影的秘密告诉你?万氏兄弟靠着自己的钻研,终于找到了这把钥匙,从此打开了我国制作动画电影的大门。1932年商务印书馆自制一种“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约万氏兄弟试制卡通广告片,他们白天在单位试验,晚上在家里钻研,先后拍成了三部卡通广告片,成绩还是很不理想。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背景问题。他们把动画人物描在纸上,不能显露背景;用刀片挖去背景的地位,但只能用在线条简单的背景上,复杂的就要受到地位的限制。他们百思不得其方。后来他们见到一种走马灯,把京剧人物画在赛璐珞透明片上,随着京剧人物的转动,但见背后峰转峦移,好像京剧人物正在翻山越岭。他们心中突然开朗,便把卡通人物也画在赛璐珞透明纸上,这样,再复杂的背景也能显霜出来了。这个现在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当时,为解决它,万氏弟兄确实也费了一番心思。
1924年,长城画片公司从美国迁回上海。公司负责人梅雪俦在美国学过一点“卡通”制作过程,很欣赏万氏兄弟有志于此项事业,就邀请他们加入长城公司,试拍动画片。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不久就在长城公司诞生了。影片内容讲一个画家(万籁鸣饰)在画室作画,从墨水瓶里跳出来一个纸人跟他捣乱,在画室里大闹一通。情节虽很简单,但他们却遇到不少难题:实拍的时候,不是该动的地方不动,就是不该动的地方乱动;这里按下了葫芦,那里又漂起了瓢。他们经过多次试验,反复摸索,才拍成功。接着他们又绘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内容是小纸人把画家寄出去的信的地址改了,信丈寄了回来,弄得画家哭笑不得。1928年这两部最原始的动画片在上海上映后,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万氏兄弟开始受到制片商的青睐。
30年代,万氏兄弟受到左翼电影的影响,创作题材逐渐广阔起来。他们为联华公司绘制了《国人速醒》、《狗侦探》、《血钱》、《龟免竟走》等六部短片,还为明星公司绘制了《神秘小侦探》、《国货年》、《漏洞》、《民族痛史》、《骆驼献舞》、《飞来福》、《抵抗》等片。其中《骆驼献舞》绘制于1935年,是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这些动画短片的内容大都与时代脉搏比较合拍,艺术上也不断前进,由真人和动画合成转变到了全用动画表情达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