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苑(又名春熙院,乾隆后期至嘉庆朝陆续拆分为淑春园(漱春园)、鸣鹤园、朗润园、镜春园,在今北京大学校园内)和熙春园(咸丰朝拆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在今清华大学校园内)
熙春园:见上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广义上的圆明园的一部分)因慈禧太后欲兴土木修新园而被拆除以提供建筑材料,从此沦为“荒岛”达120余年。 1913年并入清华大学校区,统称清华园(在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时代,近春园原本不是清华园的一部分)。
鸣鹤园:鸣鹤园与北大的另一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乾隆年间,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后至嘉庆七年,将淑春园一分为二,东部较小园区赏赐给嘉庆四女庄静公主,名曰“镜春园”;而西部较大园区则赏赐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即为鸣鹤园,俗称老五爷园。
镜春园:见上
朗润园:其前身在清朝嘉庆时期曾为庆亲王永璘的赐园,旧名“春和园”,咸丰年间改赐恭亲王奕欣,并改称“朗润园”。
睿王园:又称墨尔根园
畅春园:明时在此营建了多处带有园林的寺庙和私家园林,最著名的是外戚李伟的清华园(清代改建为畅春园,与现存的清华园同名异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清华园废址上修建了畅春园,成为北京西郊第一处常年居住的离宫。
西花园:乾隆年间对太后居住的畅春园进行大修,在其西部增建西花园,为皇子读书居住之所。
自得园、自怡园、集贤院:没查到详细信息
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这个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