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蝎子吧 关注:286贴子:1,023
  • 4回复贴,共1

【冥蝎】2龄蝎到3龄蝎的养殖经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了减少二龄蝎在三龄之间的死亡率,本人觉得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非常要点:
1、保证充足的食物。选取一厘米左右的小黄粉虫,在母幼分离后十天内,每日早晚投喂一次,用量保证每条小蝎都有一至两条黄粉虫。将食物分撒在小蝎窝穴四周。以后根据小蝎的食量按照“宁多勿少”的原则投喂。本人是采用的蛋托强制性喂养法。将一千只小蝎投放在直径为70厘米左右的饲养盆中,放上五张蛋托。在小蝎投放前先投放一些小黄粉虫在每层蛋托上层,然后将小蝎倒在蛋托上,此时会发现小蝎争抢进食并就近寻找窝穴。这样的好处是让小蝎在食物充足的地方选择窝穴,减少因找不到食物饥饿而亡。小蝎因饥饿死亡的状况是:身体瘦弱。扁平,僵直,观察其腹部,干瘪而呈黄白色。
2、保证温差恒定。大家都知道,小蝎子适合的温度在32—38度。温度太低,会导致小蝎蜷缩冷死,或直接导致其消化不良拉黑屎。且在蜕皮时,直接导致其身体体质孱弱,时间一长就自行死亡了。
3、保证湿度。土壤25%,空气60%—80%。蛋托的湿度相对土壤来说,用于保湿后者效果更好。所以,在高温环境下,必须保证饲养盆中的土壤湿度在25%左右。很多人使用喷壶来加湿,本人觉得这种方法不仅会伤害蝎子(细心的人会发现喷水的时候蝎子都会四处逃串躲逼,说明它们很害怕水落在身上),而且浪费人力。我使用的是方法是湿布渗透法。做一个湿布容水器,让布底端与土壤接触,再在容器内加入干净的水就行了。当然要注意不能一直加满水,只要土壤保持湿润就行,不能见土壤呈稀泥状态,会溺死蝎子的。还要注意湿布和容水器不能有缝,否则蝎子会砖进去淹死的,可惜了。蝎子因缺水死亡的状态是:身体无光泽,有些尾巴黄干黄干的。湿度大致死的状况是:蝎子身体发红,或者被淹死的就是肚子胖胖的,体节很宽。有以上死状的可以对号入座一下并改进办法了。
4、保证低密度养殖。我的是1000只小蝎子放一个70厘米左右的饲养盆。五张大缝隙蛋托,加上十张磊紧的蛋托。前者是喂食的,后者是为了蜕皮用的。一千只小蝎子不是一只一只数的,是在分离的时候瓶数平均估计的。呵呵,不太有那么多时间。
5、保证养殖室黑暗。我觉得,最好别给蝎子照光,这样会直接导致其生长健康和蜕皮时的成活率。你们可以试试,将一只正在蜕皮的小蝎子从黑暗处拿到光线处,它们会退不出皮就死了,而且刚刚蜕完皮的蝎子会很害怕光。所以,保证黑暗的环境很重要。
6、使用准确的温湿度计。温度计就不说了吧,到处可以买到很准确的。湿度计就很呈问题了。我走访过很多养殖户,他们的湿度计老是会显示在30%——50%左右,但人一进去,明显感觉很闷很湿,那个时候的湿度差不多都在90%以上了。所以,最好不要用那种上面是温度计,下面是圆弧形的湿度计,我知道很便宜,但是不准,会害死蝎子的。我使用的是电子试的温湿度计。而且一个屋最好用两个,免得坏了也不知道。
7、保证空气流通。不要担心开窗会导致温度下降,每天通风两次很有必要。不用打开窗户很大。将门窗开一条十公分的缝隙,过两个小时关了就行了。整天不通风,会发现,什么都没有异常的蝎子就好端端死亡了。
8、选对养殖环境。不要把蝎子往离地很高的楼层养了。一是做养殖室的时候不方便,二是地气不适合。
·······
本人暂时只养蝎子,还没有蝎子卖哈。对于想养蝎子的朋友而言,本人再次要奉劝三点:
1、先将蝎子养殖当副业,等有了经验在做副业。不然你会因为后期没后备资金或生活费而放弃的。
2、蝎子养殖适合于像我这样一根筋较劲较到底的人。说好听点,是执着,不好听,就叫傻咯。
3、我比较倾向于年轻人来养这个,接受能力快,输得起。呵呵。但恒心和耐心和细心是一直必须的。
呵呵,暂时就这么多吧,时间不早了。欢迎各位指教!


1楼2011-09-09 10:49回复
    不错,很详细。


    IP属地:河北2楼2011-09-13 20:43
    回复
      2025-07-31 06:5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非常棒,有同感。我也是养蝎的。


      3楼2012-01-26 21:54
      回复
        真正想养好蝎子最起码得摸索5年以上!用他们的技术根本养不活!每个地方的水土都不一样,而且蝎子也总是感染莫名其妙的病,虽然不传染,但是每天都会死一部分,关键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小蝎子2龄到3龄之间的蜕皮,掌握不了这个,你就只能是赔钱。不要看宣传和广告,去那些散养户那里考察一下,这样你才会发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都像广告里说的那样,不都去养蝎子发家了,可现实里有多少人挣到钱了?多考察考察吧,希望能帮到你们!


        IP属地:河北4楼2012-07-31 09:16
        回复
          说得很好,看来是个有心人。要都像你这样想我估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能养殖成功


          5楼2012-08-01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