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三部78集地狱少女,不禁产生了一种疑问,地狱到底是什么地方?
按传统的印象,地狱应该是收容生前十恶不赦的恶人,或者生前有遗罪未赎的人的地方,在第二季第5集,轮入道也有说过“人们肆意做恶,好像已经忘记了有地狱的存在了”,那么也印证了传统的印象,地狱应该是恶人去的地方。
但是相对应的,流放者也同样要在死后被流放进地狱,这一设定可能是动画为了突出“害人终害已”这一主旨而作出的设定,但这一设定,却从根本上动摇了地狱之前的存在意义。第一季的福元老爷子一生就是最好的写照,出过家、修过行、做过义工,穷其一生做善事,到头来一样逃不了被流放的命运,也就是说,地狱并不是恶人专用的。
而到了第一季第23集,樱木护士的时候,这一设定更是突出,一个善良的人,在被谁怨恨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流放到了地狱。从故事情节上来讲,可能是为了设计一个桥段,为鸫的心理变化作出铺垫,但同时也彻底颠覆了“地狱”这一概念。进“地狱”的人是不是恶人不重要,流放人是不是恶人也不重要,被流放人有没有要下地狱的罪行也不重要,两者之间相不相识也不重要,甚至流放人是不是人类也不重要(妮娜的洋娃娃,虽然被拒绝了,但理由是非本人意愿,而不是非人类意愿),重要的仅仅需要的是足够量的怨念,这就和轮入道所说的话产生的矛盾,“人们肆意做恶”和“地狱”完全是不相关的两件事,相关的仅仅是“被人怨”。只要不“被人怨”,那么坏事作尽也不会下“地狱”,而只要“被人怨”了,那么哪怕你是个大善人也一样要下“地狱”。同样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误会或者不明原因而被流放进地狱的人,都能印证这一观点。
另外,在故事设定的情节上,部分为了追求表达“怨”而安排的故事也过于牵强,比方说第二季第7集,“地狱”就充当了一把精神病院的作用。使“地狱”的设定更加混乱。
结果而言,混乱的设定,造成了地狱少女中的“地狱”,和传统印象中的地狱相去甚远,完全成为一个架空的存在,似于有理有据但却又自相矛盾的存在
按传统的印象,地狱应该是收容生前十恶不赦的恶人,或者生前有遗罪未赎的人的地方,在第二季第5集,轮入道也有说过“人们肆意做恶,好像已经忘记了有地狱的存在了”,那么也印证了传统的印象,地狱应该是恶人去的地方。
但是相对应的,流放者也同样要在死后被流放进地狱,这一设定可能是动画为了突出“害人终害已”这一主旨而作出的设定,但这一设定,却从根本上动摇了地狱之前的存在意义。第一季的福元老爷子一生就是最好的写照,出过家、修过行、做过义工,穷其一生做善事,到头来一样逃不了被流放的命运,也就是说,地狱并不是恶人专用的。
而到了第一季第23集,樱木护士的时候,这一设定更是突出,一个善良的人,在被谁怨恨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流放到了地狱。从故事情节上来讲,可能是为了设计一个桥段,为鸫的心理变化作出铺垫,但同时也彻底颠覆了“地狱”这一概念。进“地狱”的人是不是恶人不重要,流放人是不是恶人也不重要,被流放人有没有要下地狱的罪行也不重要,两者之间相不相识也不重要,甚至流放人是不是人类也不重要(妮娜的洋娃娃,虽然被拒绝了,但理由是非本人意愿,而不是非人类意愿),重要的仅仅需要的是足够量的怨念,这就和轮入道所说的话产生的矛盾,“人们肆意做恶”和“地狱”完全是不相关的两件事,相关的仅仅是“被人怨”。只要不“被人怨”,那么坏事作尽也不会下“地狱”,而只要“被人怨”了,那么哪怕你是个大善人也一样要下“地狱”。同样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误会或者不明原因而被流放进地狱的人,都能印证这一观点。
另外,在故事设定的情节上,部分为了追求表达“怨”而安排的故事也过于牵强,比方说第二季第7集,“地狱”就充当了一把精神病院的作用。使“地狱”的设定更加混乱。
结果而言,混乱的设定,造成了地狱少女中的“地狱”,和传统印象中的地狱相去甚远,完全成为一个架空的存在,似于有理有据但却又自相矛盾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