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烟潍公路过去是指烟台到潍县的公路,是山东半岛东部第一条近代公路。1920年动工修筑,1922年竣工,全长295公里,横贯山东半岛北部,西连胶济铁路。烟潍公路通车后,山东半岛东部地区始有了汽车运输,为当时全省公路之首。这条公路建成后,在半岛东部地区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古代烟潍两地之交通。烟台到潍坊(过去的潍县)之间的交通道路,在很久远的古代就有了。具体情况虽然说难以考证,但从《史记》记述秦始皇东巡的路线看,大致与后来的烟台到潍县的公路走向相似。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了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道广五十步,其直如矢,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秦修驰道是否通向山东半岛东部到大海,查不到文字记载。但是《史记》记载,秦始皇曾三次东巡山东半岛地区,“并渤海以东,过黄(月垂),穷成山,登芝罘”,所经过的地方及方向大致是临淄、莱州(掖县)、黄县、福山向东达文登和荣成。汉唐期间,有记载说,汉武帝曾几次到胶东地区巡游,民间代代口传唐太宗征东时也到过今莱州、龙口、蓬莱等地。可见历史上由西向东经掖县、黄县、登州之间确实有一条道路相通。从明清时期的一些史料看,青州、莱州、登州以至东到宁海州(今牟平)应当有一条官马驿道,而且这条路上有数十个驿站。据笔者考察明代从登州到潍县主要驿站有登州公馆,蓬莱驿、龙山驿、黄山驿、朱桥驿,莱州城南驿、平度州灰埠驿,还有黄县北马铺、掖县沙河铺等等。这些地名,除龙山(今龙山店)驿外,都在烟潍路上。明代凡经过胶东半岛到京城的朝鲜使臣都是走这条路的。前述这些驿馆或驿铺,都接待过朝鲜使臣。这些情况蓬莱文库之《朝鲜使节咏山东集录》一书中有详细记述。有清一代,想必这条道路依然存在,青州、莱州、登州,山东东部地区三个主要政府机构驻地,都在这条路上。1875年日本特使乘船来烟台后,就是经过烟潍间的大道转去北京的。这些情况说明历史上烟潍间有一条通行的驿道,而且是山东东部地区通向内地的重要道路。
古代烟潍两地之交通。烟台到潍坊(过去的潍县)之间的交通道路,在很久远的古代就有了。具体情况虽然说难以考证,但从《史记》记述秦始皇东巡的路线看,大致与后来的烟台到潍县的公路走向相似。史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了通向全国各地的驰道,“道广五十步,其直如矢,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秦修驰道是否通向山东半岛东部到大海,查不到文字记载。但是《史记》记载,秦始皇曾三次东巡山东半岛地区,“并渤海以东,过黄(月垂),穷成山,登芝罘”,所经过的地方及方向大致是临淄、莱州(掖县)、黄县、福山向东达文登和荣成。汉唐期间,有记载说,汉武帝曾几次到胶东地区巡游,民间代代口传唐太宗征东时也到过今莱州、龙口、蓬莱等地。可见历史上由西向东经掖县、黄县、登州之间确实有一条道路相通。从明清时期的一些史料看,青州、莱州、登州以至东到宁海州(今牟平)应当有一条官马驿道,而且这条路上有数十个驿站。据笔者考察明代从登州到潍县主要驿站有登州公馆,蓬莱驿、龙山驿、黄山驿、朱桥驿,莱州城南驿、平度州灰埠驿,还有黄县北马铺、掖县沙河铺等等。这些地名,除龙山(今龙山店)驿外,都在烟潍路上。明代凡经过胶东半岛到京城的朝鲜使臣都是走这条路的。前述这些驿馆或驿铺,都接待过朝鲜使臣。这些情况蓬莱文库之《朝鲜使节咏山东集录》一书中有详细记述。有清一代,想必这条道路依然存在,青州、莱州、登州,山东东部地区三个主要政府机构驻地,都在这条路上。1875年日本特使乘船来烟台后,就是经过烟潍间的大道转去北京的。这些情况说明历史上烟潍间有一条通行的驿道,而且是山东东部地区通向内地的重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