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科技学校(原衡水农业学校),是河北省衡水市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公办中专学校,始建于1951年,业务上受农业局指导,“文革”中一度停办。1972年6月根据冀革【1972】73号文件复建,1997年6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加挂“河北省土地管理学校”的牌子,面向全省招生。2000年,全省中专结构调整时,为适应市场化办学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建为衡水城乡科技学校。2004年6月经衡水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衡水科技学校,同时加挂“河北衡水国土资源学校”的牌子。2005年初,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经衡水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保留衡水科技学校的同时,撤销“河北衡水国土资源学校”,加挂“衡水农业学校”的牌子。
一、办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位于衡水市京衡南大街789号(原106国道西侧),交通十分便利。现学校占地11.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6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38%;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图书阅览楼、多功能综合楼等,建有电工电子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牧医实训基地、旅导专业实训基地,面积总计8000平方米;开设拥有高配置的电工电子电托多功能实验室、PLC及单片机实验室、数控加工中心等20多个现代化实验室,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教室等等现代化装置,总价值达3680万元,实习设备完善,实训手段先进。
学校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练,技能娴熟,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252人(含外聘教师),专任教师140人,均达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讲师98人,53人已正式聘任,占专任教师的28%;讲师79人,具有职业律师、房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测量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的达8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了60%,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日趋合理。
学校图书馆藏书达10.2万册,订有390余种期刊杂志。图书检索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
二、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路清晰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市场的需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育人体系,明确提出了“办一流职校,创特色专业,育优秀人才,保理想就业”的办学方向,按照“强素质、树形象、抓管理、促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招生为立足点,围绕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加强专业建设,突出职教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落脚点,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三、培植骨干专业,加强科学建设
学校开设有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农、林、牧、计算机、电子电工、数控技术应用等十四个专业,与衡水学院联合开办了计算机、园艺专业的“3+2”大专班。其中电工电子专业被衡水市教育局评为全市骨干专业,国土资源调查专业被评为全市特色专业。此外,我校凭借国家级重点和老牌农业中专的优势,作为衡水市现代农业科教集团牵头单位,在全市开展了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双带工程”、“阳光工程”涉农专业、农村动物防疫员的培养培训,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党组织的欢迎与支持。
学校注重教师科研和技术开发,2010年学校发表省级以上论文、科技文章260余篇;承担国土资源厅“空心村量化分析”课题研究,有3人获省科技成果进步奖;自编教材20多种,全部投入使用。
多次获得省招生工作先进集团、省级先进班集体、技能比赛团体奖、市级文明单位等诸多奖项;教师也多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省级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学员等多种荣誉。
一、办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位于衡水市京衡南大街789号(原106国道西侧),交通十分便利。现学校占地11.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6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38%;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宿舍楼、图书阅览楼、多功能综合楼等,建有电工电子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牧医实训基地、旅导专业实训基地,面积总计8000平方米;开设拥有高配置的电工电子电托多功能实验室、PLC及单片机实验室、数控加工中心等20多个现代化实验室,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教室等等现代化装置,总价值达3680万元,实习设备完善,实训手段先进。
学校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练,技能娴熟,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252人(含外聘教师),专任教师140人,均达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讲师98人,53人已正式聘任,占专任教师的28%;讲师79人,具有职业律师、房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测量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的达8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了60%,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日趋合理。
学校图书馆藏书达10.2万册,订有390余种期刊杂志。图书检索全部实行计算机管理。
二、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路清晰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市场的需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育人体系,明确提出了“办一流职校,创特色专业,育优秀人才,保理想就业”的办学方向,按照“强素质、树形象、抓管理、促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招生为立足点,围绕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加强专业建设,突出职教特色,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落脚点,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三、培植骨干专业,加强科学建设
学校开设有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农、林、牧、计算机、电子电工、数控技术应用等十四个专业,与衡水学院联合开办了计算机、园艺专业的“3+2”大专班。其中电工电子专业被衡水市教育局评为全市骨干专业,国土资源调查专业被评为全市特色专业。此外,我校凭借国家级重点和老牌农业中专的优势,作为衡水市现代农业科教集团牵头单位,在全市开展了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头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双带工程”、“阳光工程”涉农专业、农村动物防疫员的培养培训,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党组织的欢迎与支持。
学校注重教师科研和技术开发,2010年学校发表省级以上论文、科技文章260余篇;承担国土资源厅“空心村量化分析”课题研究,有3人获省科技成果进步奖;自编教材20多种,全部投入使用。
多次获得省招生工作先进集团、省级先进班集体、技能比赛团体奖、市级文明单位等诸多奖项;教师也多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省级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优秀学员等多种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