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吧 关注:103,009贴子:1,239,243
  • 3回复贴,共1

丹东港现状及发展规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港口概况
  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临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水上距朝鲜南浦港119海里,距韩国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户港844海里,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国际贸易商港, 也是我国与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距离最近的港口之一。港口水陆交通畅达,已形成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港区铁路连接沈丹、京哈、长大等干线,并经鸭绿江大桥与朝鲜半岛铁路相通,可担负国际联运任务。公路以沈丹高速、丹霍、鹤大、大盘为干线,通向省内外各地。民航有定期航班直达上海、三亚、深圳等城市。

  丹东港(大东港区)属温带温润地区,台风影响甚少。由于朝鲜薪岛列岛作天然掩护,外海波浪很难传入港区,0.6m以下的波浪占97%。港口属于天然不冻港,流冰厚度一般为5~15cm,不影响船舶航行和靠泊作业。

  丹东港现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13个,总设计吞吐能力711万吨/年。其中:公用生产性泊位11个——5万吨大型散货船舶泊位2个,设计能力496万吨/年;货主专用码头2个,设计吞吐能力215万吨/年。泊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港区
泊位名称
主要用途
靠泊能力

(万吨)
码头水深

(米)
建设单位








1#泊位
煤炭专用
3
-10.5
华能丹东电厂

2#、4#泊位
散杂货
1
-10.5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3#泊位
散货
5
-13.0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5#泊位
集装箱
1
-9.5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6#泊位
客货滚装
0.5
-6.5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7#泊位
散杂货
5
-13.5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8#泊位
集装箱
3
-13.5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浪头港区
0#泊位
矿建
0.1
-4.5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1-3#泊位
散杂货
0.3
-6.6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

石化码头
油品
0.3
-4.5
丹东石化厂


  两港区现有仓库2万平方米,散杂货及集装箱专用堆场150余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100余台(件),最大起重能力45吨。各种港作船舶5艘,拖轮最大功率4000马力。目前,正在建设的大东港区9、10号泊位工程将明年4月投产使用,设计吞吐能力新增101万吨/年,届时丹东港设计吞吐能力为812万吨/年。

  丹东港于1907年开埠通商,曾一度为东北地区木材集散地和重要通商口岸。1950年因朝鲜战争而封港,1954年恢复通航。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长期以来,港口吞吐量始终徘徊在40~50万吨。1988年,大东港区的建成

加快了丹东港口由江河小港向国际海港迈进的步伐。特别是近两年来,丹东港针对港口“泊位少、航道浅、货场小、铁路短、设备缺”等瓶颈因素所实施的一系列扩建改造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港口的发展,吞吐量也逐年大幅度提升,自1995年至2003年,丹东港吞吐量由134万吨增长至707万吨,年均递增23%。其中:集装箱由1995年的1474TEU增至6.8万TEU,年均递增61%;旅客吞吐量(丹东—仁川)达8万人次。2004年全港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达到1100万吨,其中集装箱9万TEU。较2002年末,丹东港实现了“规模能力、吞吐量和收入”三项主要指标两年翻番的业绩。

从货源结构上看,丹东港已由建港初的单一品种拓展到以粮食、煤炭、矿石、钢铁、木材、非矿、水产品、电子机械产品以及服装等多种货源结构;港运方式由单纯的散装运输发展到散装、集装箱、客货滚装运输等多种方式。目前,丹东港现已同日本、韩国、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美国、香港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八十多个港口开辟了散杂货、集装箱和客运海上航线,其中集装箱已开辟8条至日本、韩国、大连等定期班轮航线,每月航班达到50余次。


二、丹东港发展规划


丹东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北端起点,以丹东市为依托,东南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南临黄海,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作为辽宁沿海港口群体中的一员,丹东港同大连、营口、锦州等港口共同担负东北经济地区内、外贸物资的进出口转运任务,是东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向世界的窗口。



1楼2006-06-20 07:40回复
    • 60.21.133.*
    我是一名海员,真的好想停泊在家乡的港啊!!!!


    3楼2006-10-19 18:46
    回复
      2025-08-28 01:17: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22.33.14.*
      看样子东港还真的很有发展


      4楼2006-12-02 12:22
      回复
        真的不错嘛,这么象马歇尔计划啊。哈哈。。。


        删除|5楼2007-01-30 2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