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0日漏签0天
乐谱吧 关注:8,624贴子:31,56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乐谱吧
>0< 加载中...

大陆"新简谱"在台湾省网站引起激烈争论!

  • 收藏

  • 回复
  • 218.74.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请看链结:
http://cmusic.idv.tw/suona/forum/topic.asp?TOPIC_ID=9072

http://cmusic.idv.tw/suona/forum/topic.asp?TOPIC_ID=9072

 吹鼓吹小站---民族音乐论坛 
首页 | 个人资料 | 注册 | 活跃主题 | 活跃投票 | 会员 | 搜寻 | 说明 
  欢迎回来
hzszr  
 
 
客家音画 DVD 义卖!敬请支持吹鼓吹小站!

》请点击进入【客家音画 DVD 】义卖《

目前排序方式为:旧文章排前面  所有讨论区
 学术理论
 乐理
 一种人人能识的《新简谱》(New numerical notation)  发表新主题   发起新投票
 回覆主题   Send Topic to a Friend 
 友善列印  
 
Next Page 
作者  主题   页数:  1 2 of 2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08:53:09         
--------------------------------------------------------------------------------
 
.


一种人人能识的《新简谱》(New numerical notation)
(孙枝荣文)
数字简谱是一种普及中国的大众化记谱法,
由于它简单易懂,
在书写、读谱上有很大的便利,
因此得以在我国广泛流传。

虽然简谱具有许多局限性,
国内也己停止用简谱进行音乐教育,
但从1903年由沉心工把它从日本引入中国以来,
我们的大众化音乐事业
基本上就是靠它支撑着的,
所有的群众歌曲在书面上
几乎都用简谱来记录、传播,
一百年来、年轻一代都是从学习简谱
进入音乐的大门,
从它开始培养了多少作曲家、
演奏家、歌星、舞蹈家,
它己成会我们中国国内流传最广泛,
影响最深远最具中国特色的乐谱。
简谱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上
起到过巨大的作用是不能否定的。
我们应当承认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也应当认识到简谱在音乐的普及
和推广的过程中所起的巨大的影响力。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简谱还会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简谱由于是一种唱名音谱,
所以具有阅唱方便的的优点,
借用了阿拉伯数字作为音符更便于了记录,
但也有它的缺点。
例如:
记录合奏合唱,
音谱在视觉上就不象五线谱那么一目了然,
而记录交响乐、钢琴等和弦音谱
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高低音的上下加点
和繁琐的下划线不利于音符上下相叠,
因而在它的发源地欧洲
几乎得不到亲睐。
但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中国
还存在较大的影响。
前段时间,国内全盘否定简谱的看法
是值得我们再重新考虑的。
是否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简谱重新改革和更新。

一种音谱最起码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即:
1、音符与唱名,
2、音的长短,
3、音的高低。

简谱的最大缺陷
是音符上下加点,
还有拍子分割和延长时
所用的繁琐的下划线和后划线,
除此之外就是
要把1 2 3 4 5 6 7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

第一项是:音符与唱名
老式的简谱
数字简谱是借用数学符号
把1 2 3 4 5 6 7
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
这一下子是改不了的也不必改,
中国人由于简谱的普及,
数字等于唱名的习惯势力
早己是根深蒂固的,

第二项是音的长短
老式的简谱:
的阅唱技巧
除了发音外主要就是这一项音的长短,
把音符下加一划
表示为原时值的1/2(即1/2拍),
音符下加二划表示
是原时值的1/4(即1/4拍),
加三划表示是原时值的1/8(即1/8拍)。
用单独一个音符不加符号表示一拍。

新的简谱:把“V”作为一拍
(A regular,rhythmical unit of time)
的↘↗一个记号,
一拍中的所有音符依次写成一组,
前半拍的音符写在“V”的前半段,
后半拍的音符写在“〉”的后半段,
中间的“V”,
作为前半拍和后半拍的分割点。
如下:

每组为一拍(time):
例如 2V3 56V35 2356V6712

以上每一拍中的音符时值分别为:

一拍: 2V3 即: 1/2拍V1/2拍 

一拍: 56V35 即 1/4拍1/4拍V1/4 拍1/4拍

一拍: 2356V6716 即: 1/8拍1/8拍1/8拍1/8拍V1/8拍1/8拍1/8拍1/8拍、



  • 218.74.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把“一”作为延长符号,
一个延长符号作为一个字符的时值,
如一拍的记录,如下:

“手”一拍, 新简谱记作: 5V- 老式简谱:5

在音乐中,
前后半拍的音符
个数常常是作不均匀分布,
用新简谱可记录为,例如:

新简谱: 2V56 . 43V5 . 5367V3 . 3566V53

但在一拍内音乐的表达要复杂得多,
最重要的表现在音的延长和音的停顿,
我们新简谱中最简单的“-”字
当作延长符号,
用“○”当作休止符号,如下:

56V-3 . 35V56-3 . 6OV3 . 23O5V-

用按拍记谱来记录音乐
这是新简谱记录音乐的特点。
再加上老式的“数字简谱”
在音符上的“其它记号”,
以上简单的设置己经能够记录一般的音乐。

第三项:音的高低
老式的简谱:高低音是用上下加点来表达的。
新的简谱:现在我们是否学习欧洲的字母谱
(字母谱是在1840年为英国人柯温所创
Curwen.John,1816--1880,
也叫"嗖发谱"Tonic sol-fo),
它把高音在字母音符的右上角记上"l"(叫上标),
低音在字母音符右下角标记"l"(叫下标),
这种方法,避免了上下相叠时的混淆不清,
也适应了现在电脑上
广泛应用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word字处理软件,
同时建议把上下的小点
改成阿拉伯数字8,上标表示高8度,
下标表示低8度。
记录和弦时中音记在靠近V,
高音记在V记号上排,
低音记在V记号的下排。
(网页文字格式中可能无法记录)

以下先翻译一首《茉莉花》,
请大家指正为盼。

茉 莉 花
b E 调 江苏民歌

(过 门)
32V1 . 2V-3 │ 56V1 . 6V5 │ 5V2 . 35V32 │

12V6 . -V1 │ 2V-3 . 12V16│ 16V5 . OVO │ 

32V35 . 65V16 │ 53V5 . -V6 │ 12V3 . 21V61│
好 一朵 茉 莉 花 好一 朵 茉 莉

5V- . -V- │ 53V5 . -V6 │ 1V23 . 16V5 │
花 满 园 花 开 

5V2 . 35V32 │ 16V1 .-V- │ 32V1 . 2V-3│
香 也 香 不过 它 我 有 心

5V61 . 6V5 │ 53V2 . 35V32 │ 12V6 . -V1 │
采 一 朵 戴 又 怕 看 花 的

2V3 . 12V16 │ 1V6 . 5V- │
人 儿 骂

简要说明:
1、每组音符为一拍
(A regular,rhythmical unit of time),
以“V”为拍子号,
拍子号V前面为前半拍,
拍子号V后面是后半拍,
音符均分所占时值。

2、“-”为延长记号,
延长前面音符的时值,
以“-”所在位置来计算应延长的时值。

3、“O”为休止符号,
休止所在位置的时值,
以“O”所在位置来计算应延长的时值。

4、音符右上标8为高音,
右下标8为低音。
(网页等文字格式中可能难以显示)
音符上的各种“其它记号”
如波音、倚音,
均按老式数字简谱的记法.  

--------------------------------------------------------------------------------

浙江 孙枝荣 
 
孙心裁
版主



台中
3198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6:42:27         
--------------------------------------------------------------------------------
 
>数字简谱由于它简单易懂,
>在书写、读谱上有很大的便利,
>因此得以在我国广泛流传。
>虽然简谱具有许多局限性,

颠三倒四!
前面说简谱的好处,
接着又说
“虽然”简谱具有许多局限性......
若然应用”但是”才对么!
中国人中
竟有文笔、文理这么差的人!

>国内也己停止用简谱进行音乐教育,

老兄
睁开你的双眼吧!
说什么瞎话呀!
大陆早将简谱
全面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了
何曾”停止用简谱进行音乐教育”呀!

>简谱也有它的缺点。
>例如记录合奏合唱,
>音谱在视觉上就不象五线谱那么一目了然,

这是什么鬼话!
大陆的合唱谱多用简谱出版
国乐的合奏谱也多用简谱
怎么就”不象五线谱那么一目了然”了!

>而记录交响乐、钢琴等和弦音谱
>几乎是不可能的。

难道那么多用简普所记的



2025-08-30 21:22: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218.74.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国乐谱,口琴谱,合唱谱,节奏乐谱.......
都是没有和弦的么?
怎么个不可能法?

>因为高低音的上下加点
>和繁琐的下划线
>不利于音符上下相叠,

胡说!
就算有上下加点与延拍线
音符上下相叠后
也只是每列行高大一点而已
有何不便之处呀!?
怎能算是缺点呀

五线谱的五线与上下加线(与符干)比简谱还多还高
每列行高就算没有和弦也必比简谱大
怎么反而就没有不便之处
反而不是缺点了呀?
不值一驳

>因而在它的发源地欧洲几乎得不到亲睐。

在欧洲得不到亲睐
是因为他们不会用首调

既与你所说的所谓缺点无关
怎能用”因而”两字呢!

若真有你所谓的缺点
在中国何以又不够成缺点
却被亲睐了呢?

>前段时间,
>国内全盘否定简谱的看法
>是值得我们再重新考虑的。

那段时间呀?
大开倒车!

>一种音谱最起码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即:
> 1、音符与唱名,
>2、音的长短,
>3、音的高低。

不就是音高、音长么?
那有三个要素呀!
先生!第三要素是音量!

>简谱的最大缺陷
>是音符上下加点,
>还有拍子分割和延长时所用的繁琐的下划线和后划线,
>除此之外
>就是要把1 2 3 4 5 6 7
>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

全是胡说!
简谱的最大优点
正就是(以数字来表示音高
及)以上下加点来表示高低八度
以是就缩减了学习的时间
(且不易认错!)
——故简谱只要认七个字
不像线谱
高八度音与中音完全无重复性、
低八度音与中音也完全无重复性、..........
中音谱表与高音谱表完全无重复性、
低音音谱表也与高音谱表完全无重复性、.............

减拍线是模仿线谱的
延拍线则是简谱特有的
可以取代线谱的附点于延音弧线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就算要把1 2 3 4 5 6 7
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
又为何是缺点呀?
五线谱就不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么?
若五线谱可以不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
何以见得
简谱就不可以不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呢?

>老式的简谱:把
>音符下加一划表示为原时值的1/2
>音符下加二划表示是原时值的1/4
>加三划表示是原时值的1/8

>新的简谱:把“V”作为一拍
>一拍中的所有音符依次写成一组,
>前半拍的音符写在“V”的前半段,
>后半拍的音符写在“〉”的后半段,
>中间的“V”,作为前半拍和后半拍的分割点。
>把“一”作为延长符号,
>用“○”当作休止符号,
>用按拍记谱来记录音乐
>这是新简谱记录音乐的特点。

一眼即知
只有简谱的部份功能!

>把高音在字母音符的右上角记上"l"
>低音在字母音符右下角标记
>这种方法,避免了上下相叠时的混淆不清,
>同时建议把上下的小点
>改成阿拉伯数字8,
>上标表示高8度,
>下标表示低8度。

多此一举
越改越差
头脑不清的人
脸上就算再多抹些粉
头脑也还是不清 

--------------------------------------------------------------------------------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6:56:48           
--------------------------------------------------------------------------------
 
>老兄
>睁开你的双眼吧!
>说什么瞎话呀!
>大陆早将简谱
>全面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了
>何曾”停止用简谱进行音乐教育”呀!

台中孙君说话怎如此自信,
是您在大陆
还是我在大陆.
还是再多打听一下吧!

 

--------------------------------------------------------------------------------

浙江 孙枝荣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7:03:16           
--------------------------------------------------------------------------------
 
quote:
--------------------------------------------------------------------------------
全是胡说!



  • 218.74.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简谱的最大优点
正就是(以数字来表示音高
及)以上下加点来表示高低八度
以是就缩减了学习的时间
(且不易认错!)
——故简谱只要认七个字
不像线谱
高八度音与中音完全无重复性、
低八度音与中音也完全无重复性、..........
中音谱表与高音谱表完全无重复性、
低音音谱表也与高音谱表完全无重复性、 

--------------------------------------------------------------------------------


那现在我发在上面的<<新简谱>>也具备以上优点,台中孙君应支持我才对 

--------------------------------------------------------------------------------

浙江 孙枝荣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7:19:37           
--------------------------------------------------------------------------------
 
quote:
--------------------------------------------------------------------------------
一眼即知
只有简谱的部份功能!
 

--------------------------------------------------------------------------------


缺少什么功能,您请讲! 

--------------------------------------------------------------------------------

浙江 孙枝荣 
 
 
孙心裁
版主



台中
3198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7:20:53         
--------------------------------------------------------------------------------
 
>台中孙君说话怎如此自信,
>是您在大陆
>还是我在大陆.
>还是再多打听一下吧!

大陆各级中小学的音教本
教师手册,教案,教学法研究,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我多有
(合唱谱,乐谱就更不必说了)
您有么?

若没有
您在大陆又如何呢?
这睁眼瞎子
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
就都还仍只是睁眼瞎子么
---就算打听
也恐只能是瞎子摸象式的打听吧!

>我发在上面的<<新简谱>>
>也具备以上优点,
>台中孙君应支持我才对.

就算你的新简谱与就简谱
在此有完全一样的功能
我又为什么要毫无意义的
支持这样一个
多此一举,画虎不成反类犬的
所谓<<新简谱>>呢?

何况我一眼就看出
<<新简谱>>只包括<简谱>的一部份功能而已呢!
你若至今还没悟到
则我就算讲了
也是白讲

再者,
你不是说这是旧简谱的最大缺陷么?
既是旧简谱的最大缺陷
你为何又说
"<新简谱>也具备以上优点"了呢?

讲话这样颠三倒四
还冀望别人能好声好气的开导你么? 

--------------------------------------------------------------------------------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8:00:20           
--------------------------------------------------------------------------------
 
quote:
--------------------------------------------------------------------------------
何况我一眼就看出
<<新简谱>>只包括<简谱>的一部份功能而已呢!
你若至今还没悟到
则我就算讲了
也是白讲
 

--------------------------------------------------------------------------------



台中孙君可能只研究中国古代"工尺谱",而疏远了"简谱"以至"五线谱".

. 

--------------------------------------------------------------------------------

浙江 孙枝荣 
 
 
孙心裁
版主



台中
3198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8:09:24         
--------------------------------------------------------------------------------
 
>台中孙君可能只研究中国古代"工尺谱",
>而疏远了"简谱"以至"五线谱".

这种自我解围法
真有创意
真是有趣的说法

 

--------------------------------------------------------------------------------



  • 218.74.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07 :  18:25:47           
--------------------------------------------------------------------------------
 
quote:
--------------------------------------------------------------------------------
——故简谱只要认七个字
不像线谱
高八度音与中音完全无重复性、
低八度音与中音也完全无重复性、..........
中音谱表与高音谱表完全无重复性、
低音音谱表也与高音谱表完全无重复性、.............
 

--------------------------------------------------------------------------------



您得慢慢研究研究.明天再说我"新简谱"的缺点吧!说不上也不要紧.


. 

--------------------------------------------------------------------------------

浙江 孙枝荣 
 
 
百鸟朝凤
站长



高雄
3721 Posts
 Posted - 2006/06/08 :  00:07:02         
--------------------------------------------------------------------------------
 
刚刚看了一下 hzszr 兄的『新简谱』设计,
里面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拍子的表示方式。

简谱每个音符以及休止符的拍子,
是明确标示出来的。

而『新简谱』的切割拍子后推算各音符的时值,
而不一一标示各个音符的时值,
这样的作法其实与工尺谱的方式是类似的。

也就是说,
对于切割工整(1:2:4:8)的拍子,
推算还可以进行,
但是对于不是上述切割的拍子,
例如一拍内的附点(3:1 或 1:3),
或者是较切割单位要细的变化节奏,
例如半拍之内的几个不同时值音符的组合,
都是有问题的。

例如: 123V123 ,
其中半拍的 123 的拍子组合,
至少就有 4 种以上。

这种不确定性,
也是当初国乐改进时
工尺谱被简谱线谱取而代之的原因之一。

现行简谱几经前人改良,
在细分拍子方面的加线,
其实与五线谱的方式基本相同,
功能也一样,
这个部份如果是以五线谱作为一个标准来看,
现行简谱的表达能力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
看文章之余,请记得------用力回应是一种美德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08 :  09:33:20           
--------------------------------------------------------------------------------
 
感谢百鸟朝凤站长的回帖!

您帖子中提到了最关键的三个问题。
1、拍子切割的表达方式是否具有优越性。
2、附点音符的表达方式。
3、连音的表达方式。

《新简谱》与老式的《工尺谱》的主要区别
在于拍子分割方式。
《新简谱》增加了一个拍子记号:
V,严格地把每一拍作为一组,
并把一拍分成前半拍和后半拍。

《新谱谱》增加了一个“-”
作为延长记号,
解决了各种时值音符的表达。

如6(拉)从二拍到1/8拍:
二拍: 6V- -V-
一拍: 6V-
1/2拍:6V5 
因为《新简谱》不能单独记录一拍以下的音符,
其余的时值用其它音符充实。
1/4拍: 65V35 . 56V23 . 35V46 . 53V65 . 23V56
1/8拍: 3565V3 . 12V3653
半拍里面有"6"的1/4或1/8的音符,
其它的位置必定有其它音符来充实
。每一拍都是刚好写满,
不会多也不会少.
就象一各马路不会重复,
也不会少一截.

《五线谱》、
老式的《数字简谱》音符的时值
不能在谱表的向右推移中体现出来,
就是说读谱的时候
目光不断地向右移,
音符的时值只能靠记忆来反映出来,
这种时值用符号表达的方式,
不但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
并且在阅唱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误差,
一个音符的时值在一拍中的位置
很不好掌握,
所以乐谱中的切分音就会把握不淮
《新简谱》的时值
反映是直观的,



  • 218.74.1.*
快试试吧,
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比正常分割还要多,
《新简谱》要用比其它音谱还少的符号
来表达这一功能,
还要直观一眼能看出来,
实在也的确颇费周折的。

我在以上
“一种人人能识的《新简谱》
(New numerical notation)”一文中,
因限于篇幅,
没的具体提及《新简谱》中一些"其它记号"的使用,
只说明与《数字简谱》一样,
而我又由于为了简略缩小篇幅,
把连音符号归入到“其它记号”中去而没有公布,
所以引起了误为。


quote:
--------------------------------------------------------------------------------
假设半拍中,
前 1/4 拍切割为 5 连音,
后 1/4 拍是 7 连音,
总共有12个音, 

--------------------------------------------------------------------------------



《新简谱》有一个细化音符的分割法,
就是对那些1/4拍以下的
细化音符的再分割定一个办法,
具体是:
在每个1/4拍的下面
加一条下划线
以区别音符的分割、归属。
(这个方法细化的音符再正常分割也能用的)

您在文中提及的
“假设半拍中,
前 1/4 拍切割为 5 连音,
后 1/4 拍是 7 连音,
总共有12个音”
正好符合《新简谱》中的
“细化音符的切割方法”,
说来其实也很简单,
就是在每个1/4拍下加一条下划线,
把它们分开,
您看怎么样,
我当初还加方框啊,
加孤线啊,
加数字啊,
现在想想这样也能应付一下,
先给您看一下,
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方法。

假设半拍中,
前 1/4 拍切割为 5 连音,
后 1/4 拍是 7 连音,
总共有12个音,如下:

12345.1234567V

上面要不要象其它音谱一样
加上孤线和数字等,
还没定下来,
不过加了,
这音谱的附加符号也没的超出老式《数字简谱》和《五线谱》

. 

--------------------------------------------------------------------------------

浙江 孙枝荣 
 
 
hzszr
初级会员



浙江
74 Posts
 Posted - 2006/06/11 :  11:16:02           
--------------------------------------------------------------------------------
 
quote:
--------------------------------------------------------------------------------
既然把1 2 3 4 5 6 7
唱成:多来米发手拉西
都是简谱的最大缺陷

你何以又要把1 2 3 4 5 6 7
直接改记成:多来米发手拉西呢?

直接改记成:多来米发手拉西
只有比1234567更麻烦么
难道反又不成其为缺陷了么?
 

--------------------------------------------------------------------------------


台中孙先生:
我在文中不是在改变观点吗,
这是与您看齐嘛,


quote:
--------------------------------------------------------------------------------
“前段时间,
国内全盘否定简谱的看法
是值得我们再重新考虑的。
是否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简谱
重新改革和更新。 

--------------------------------------------------------------------------------



我何必固执己见哟,
随大流不会错吧,
您这样拼命反对我的“汉字谱”,
说明汉字作为音谱可能不太合适,
国为汉字在每个人的心中
不但有一个发音,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意义,
造成一种情绪的理解。

还有,正如网友贤琴艺致说的:
‘俗语说
由繁入简易
由简入繁难’

什么样的新事物
没的一个成长的过程呢? 
那会风平浪静一路平安,
有人反对并不是坏事,
对于好心的劝说
我更是心存感激之情,

就是我今天尽心竭力而一事无成,
我也觉得比打麻将,下象棋要有价值, 
就是不成功后人也可以从我这里吸取教训, 

我不信难道这《五线谱》,《数字简谱》再过三百年还仍是这样吗?

记谱法也与世界上各种事物一样,
也要不断发展,不断革新,
历史的长流是永远不会停留的。



  • 啃泥鸡箫竖笛
  • 靡靡之音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喜欢这帖子 喜欢所有谱子的探索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6回复贴,共1页
<<返回乐谱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