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二年,阿睦尔撒纳败亡俄国,清
廷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
利。但回部大和卓布拉尼敦、小和卓霍集占仍
割据天山南路,传檄回疆各地,“集士马峙糗粮
器械以待”⑦,公然叛清自立。翌年二月,弘历
以兵部尚书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清军万余
人,自吐鲁番西丵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武
装叛乱。在库车之战中,雅尔哈善因屡误战机,
被乾隆革职查办,并命兆惠就近前往库车一带
办理回务。铜版画 黑水围解》即描绘了兆惠
军主力大营突围战的激烈场景。在乾隆的多次
催促之下,兆惠率兵迅速南下,十月初进抵叶
尔羌城(今新疆莎车)下。叶尔羌城大而坚固,
清军仅4000余人,且人马疲乏,不宜采取围城
的战术,在距城40里外的叶尔羌河(又称喀喇
乌苏,意即黑水)东岸扎营,以防叛军逃逸,伺
机进攻。十月十三日,兆惠率千余骑兵诱敌出
城作战,方渡河之际,从叶尔羌城中冲出叛军
骑步兵15000余人,张开两翼攻围清军。清军
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而已渡河的400余清兵因
桥断阻困不能相救,只好“且战且退,浮水还
营”@。清军被叛军分割成数段,被迫人自为战,
至日暮歼敌千余,但也损失惨重,主帅兆惠亦
多处受伤。次日起叛军连续攻营,激烈的战斗
持续了5昼夜,因兵力众寡悬殊,兆惠只得暂
时放弃整体突围的企图,掘壕筑寨,固守待援。
不久大和卓布拉尼敦亲率步骑5000余人从喀什
噶尔赶来,与小和卓霍集占部会合,叶尔羌城
叛军的兵力达2万余人,对黑水营清军发起多
次攻击,清军官兵虽处境危险,但战斗意志顽
强,“皆死中求生,故杀贼甚力”,霍集占见强
攻不下,便改为长期围困。黑水营自十月至次
年正月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时值天寒地冻,
弹粮几绝。二十四年正月初,援兵迟迟赶来,兆
惠立即组织所部突破包围,杀敌千余,尽焚其
垒。叛军大败,退回叶尔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