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37,815贴子:74,744,073

罗马系列之:东罗马的骄傲:贝利撒留与纳尔西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可以一边听着歌一边看


1楼2011-04-01 15:15回复
    可以说贝利撒留和纳尔西斯是“中兴名将” ,也可以说他们是“古罗马最后的名将” ,因为查士丁尼再征服之后,东罗马帝国的野心再也不是力图恢复整个帝国,而是局限於偏安一隅了。延续1千零50年的罗马执政官这个传统职务,也在查士丁尼朝最后消亡。此后的东罗马应该称为拜占廷帝国,而不是罗马帝国----尽管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野。  
    


    2楼2011-04-01 15:15
    回复
      2025-08-21 07:1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阿提拉的罗马对手埃提亚斯,在历史上被称为“最后的罗马人” ,也是一代传奇人物,早年阿提拉刚刚即位的时候,埃提亚斯还在匈人帝国作过人质,后来他在西罗马权倾朝野,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他依靠和匈人良好的关系,从阿提拉那里获得支持,连续击败朝廷里的政敌,以及西哥特人,布艮地人等蛮族,后来阿提拉入侵的时候,又反过来联合西哥特人击败了阿提拉。以埃提亚斯的才干和勇武,多年用兵于高卢和西班牙,颇有重新稳定摇摇欲坠的西帝国,再振国威的希望,可惜这个“最后的罗马人” 在阿提拉死后的第二年,被瓦伦提尼安皇帝亲手刺杀于宫廷之上。公允地说,埃提亚斯之死跟上一代的罗马英雄斯提里科还不完全一样,埃提亚斯一手遮天,权倾朝野,作为一代权臣,多少也有咎由自取之道。但是随着他的死亡,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命运,也就最终注定了。  
      


      4楼2011-04-01 15:19
      回复
        萨珊波斯帝国始于公元224年,跟中晚期的罗马帝国在两河流域征战不休,双方多多少少维持一种均势状态,到我们故事发生的公元6世纪,已经三百年了,三百年来萨珊波斯和东罗马谁也灭不了谁,不断的战争,其性质多数只是大规模的边境冲突和劫掠而已,双方打打停停,均没有一举消灭对方的意思。  

        萨珊波斯骑兵


        10楼2011-04-01 15:28
        回复
          在安纳斯塔西斯皇帝朝的这次波斯战争继续了三年,然后停战。518年老皇帝临死的时候,没有儿子,有三个侄子,老皇帝想把皇位传给其中一个,据野史传说,老皇帝对三个侄子并无偏爱,想听从命运的安排。他安排了三把椅子,将传位诏书藏在其中一把椅子座位下面,然后叫来三个侄子,谁坐上那把内藏诏书的椅子,谁就是皇帝。结果天意弄人:有两个侄子居然是基友,坐在同一把椅子里,空下来的椅子,恰巧是藏诏书的那把。皇帝哭笑不得,又许了一个愿,说明天一早谁先走进这间宫殿,谁就是皇帝。结果第二天早上,第一个走进来的,是皇帝近卫军司令查士丁(Justin) 。这就是下一位罗马皇帝查士丁一世。  
          当然,这些只是假语村言而已,姑妄听之,作不得真,只能说明当时权力是和平交接的。事实上,古罗马皇帝近卫军司令拥有兵权,拥立皇帝甚至篡位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次皇位传与外人,将来在查士丁尼朝的奈克暴和谐动中,还将引起麻烦。  
          安纳斯塔西斯老皇帝死于88岁,他的继承人查士丁一世即位的时候也不年轻了,是个68岁的老将军,起于行伍之间,出身寒微没受过教育,不识字,精力也已经不济。但他有个精力充沛而且博学的侄子作助手,那就是日后的查士丁尼皇帝。查士丁只在皇位上坐了9年,这期间,查士丁尼作为继承人的地位日益明显。518年查士丁尼获得罗马执政官头衔,不久任命为东方军团总司令,对付波斯,实际上查士丁尼一直在宫廷作事实上的摄政王,代替叔叔处理帝国政务,527年查士丁尼被正式任命为“凯撒”(副统帅接班人一字并肩王) ,4个月以后皇帝驾崩,44岁的查士丁尼正式登基。

          查士丁尼


          11楼2011-04-01 15:30
          回复
            查士丁尼皇帝后来也得享高寿,活了82岁,在位38年。他被称为“最后的罗马皇帝” ,因为他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的旧疆界,在他之后,东罗马帝国的野心,只满足于偏安一隅,只能称为“拜占廷帝国” ,不能称为“罗马帝国” 了。而且,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位以拉丁语为母语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朝不仅有贝利撒留的军事,而且在政治,艺术,宗教,法律多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查士丁尼法典是今天西方法律系统的鼻祖,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朝在君士坦丁堡建成的索非亚大教堂是建筑艺术和工程学的奇迹,始建于325年君士坦丁大帝朝,2百年来两次烧毁重建,其中包括532年查士丁尼朝的奈克暴和谐动,最后终於重建完成就是在查士丁尼手中。它的大穹顶在整个欧洲中世纪都没有人能够复制,直到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教堂穹顶才有超越,索非亚教堂在1453年土耳其征服以后改为清真寺,现代土耳其将它世俗化成为博物馆,在一千年的时间里,它都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直到今天,以内部空间而论,仍然是世界第4大教堂。另外有传说,讲中国养蚕织丝的秘密,也是那个时代查士丁尼派间谍偷到欧洲去的,在这之前,欧洲人一直以为丝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当然,蚕的事情是野史。  
            


            12楼2011-04-01 15:31
            回复
              但也正因为提奥多拉皇后在社会底层历练过多年,见过生活的困苦,所以意志非常坚强,比皇帝本人还强,为人处世也有手腕,皇帝和皇后经常在朝政方面扮演不同角色唱双簧,配合默契,比如皇帝支持基督教正统派严厉镇压异端,皇后就扮演怀柔派对一体论异端(Monophysite) 取亲和态度;京城里的暴民流氓集团分蓝绿两党,皇帝明里支持蓝党,皇后就支持绿党,结果是帝后分别控制京城里的流氓势力。其实如果撇开“生活作风问题” 看,提奥多拉皇后在政治上不失为皇帝的贤内助,起过很大的正面作用。我个人倾向于猜测皇帝选皇后时是有这方面考虑的:查士丁尼最大的能耐就是知人善任,他本人的才能并非如何突出,但是军事上从籍籍无名间一手提拔了贝利撒留,又从身边的老仆人中派了一个纳尔西斯,结果两个都是绝代名将;他所委派的编订“查士丁尼法典” 的人,重建索菲亚教堂的建筑师,等等都是很有才干的人,也确实每人都干出了一番青史留名的大事业来。可见这个查士丁尼的眼光不是一般的强。也许他选择提奥多拉是有政治考虑的呢?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17楼2011-04-01 15:48
              回复
                其实这个海帕提斯也是个被迫“黄袍加身” 的倒酶蛋:我们知道前帝安纳斯塔西斯没有传位给三个侄子的任何一个,而传位给近卫军司令查士丁,查士丁再传位自己的侄子查士丁尼。作为那三个侄子之一(我不知道他是否**同性恋那两个之一) ,海帕提斯也是罗马元老院成员,地位尊崇,那天御前会议他也参加了,当听到外面拥护海帕提斯的声音,查士丁尼让他出宫去安抚群众,当时也是信任他的,但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人,拉住他的袍子死活不让他出去,结果等海帕提斯一出宫,黄袍加身就身不由己了。他又没有赵匡胤那样的手段那样的幸运,这个胆敢篡位的伪帝,自然是不能留在世上。其实我们也不能排除查士丁尼借题发挥,先陷人于不义再杀人的可能性。毕竟,政治是黑暗和狠毒的,你自己是否老实人,是否冤枉并不重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谁让你的地位客观上对皇权造成隐患呢  
                虽然蓝党和绿党随后还将延续几百年,但是尼卡事件的平息,客观上稳定了帝国内部,而东疆与波斯的战事也随着波斯皇帝去世而告一段落,查士丁尼的眼睛盯向西方,准备开始他久已筹划的恢复伟业,在这个中兴运动中,年轻的贝利撒留将是一柄出鞘的宝剑。查士丁尼正在等待机会,而机会就在最合适的时候送上门来。  
                机会来自北非。  
                


                18楼2011-04-01 15:53
                回复
                  2025-08-21 07:04: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贝利撒留知道这次胜利的意义,汪达尔主力的脊梁已经打断,如果能够穷追不舍的话,北非的格局可以一鼓而定。他指挥士兵抢占汪达尔大营,汪达尔王国的国库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军营里充满了珍贵物品,可是当时的罗马军队也是雇佣军的性质,看见丰富的战利品就不顾打仗了,贝利撒留几度严令士兵放下战利品追击,居然没有一支部队听他的。这说明当时的罗马军队与古代的罗马军团相比,军纪已经沦落到何种地步。好在贝利撒留能带士兵打胜仗,素有威望,手下不会立即哗变,但是要想完全控制部队,连贝利撒留也不行。  
                  好容易等到第二天罗马士兵抢够了,贝利撒留才能收拢部队组织追击。他自己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有任何一个对手想到用这些珍宝作诱敌之计,打回马枪的话,百分之百能够成功,这是那个时代军队状况决定的,连贝利撒留也毫无办法。贝利撒留还是派亚美尼亚人约翰带先锋重骑兵穷追盖利摩,将盖利摩封锁在帕布亚(Pappua)山中,冬天大雪封山,没有食物,盖利摩已经成为笼中困兽,可是约翰却在一次作战意外中,被自己手下的士兵误伤而阵亡。第二年3月,饿得没有办法的盖利摩终於出山投降,北非的汪达尔王国正式灭亡,罗马重新征服了北非。  
                  这一年是公元534年,贝利撒留29岁,征服北非是凭借1万6千兵力做到的。但是功高震主的将军手握兵权在外,贝利撒留自己也明白是招忌讳的事情,於是主动请求放弃兵权回到京城。  
                  534年,贝利撒留带着盖利摩和缴获的汪达尔国库,回君士坦丁堡献俘,这是贝利撒留最荣耀的时刻,东罗马好几百年没有这样的大胜利了,贝利撒留在君士坦丁堡举行了古代罗马的凯旋式,这是君士坦丁堡成为帝国首都以来的第一次,在罗马帝国最近几百年来也是首次。贝利撒留被选为下一年的唯一执政官。这个时代的执政官不象罗马共和国时代那样有实权,更主要是一种崇高的荣耀职位,象当年东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和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就有罗马执政官或同执政官衔。个人理解,它有点象宋朝的节度使头衔。  
                  盖利摩呢?他被赦免,不仅没有丢掉性命,甚至没有坐牢,查士丁尼赐给他一处君士坦丁堡城外的住宅,得以善终,一直活到553年病死于73岁上。汪达尔人从此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消失了,很多汪达尔留在非洲,作罗马的臣民,后来又作阿拉伯帝国的臣民,渐渐地与当地其他部族同化,还有很多汪达尔加入罗马军队,被派到东部前线与波斯作战。  
                  


                  21楼2011-04-01 15:59
                  回复

                    罗马城


                    25楼2011-04-01 16:12
                    回复
                      第六章 第二次哥特战争和贝利撒留的隐退  
                      1.战端再起  
                      从539年底胜利回京,到544年再次出战,这4年的日子贝利撒留过得并不如意。波斯在东线跟罗马又一次发生边境战争,波斯大军这次来势汹汹,一举占领叙利亚的首府安条克,但是并不守卫城市,而是一路蹂躏边境地区。贝利撒留被任命为东线总司令,采取以攻对攻的策略,也入侵波斯疆界。双方的战争打了不久就不得不停止,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黑死病大流行使双方都无法作战  
                      


                      30楼2011-04-01 16:16
                      回复
                        贝利撒留的妻子安东妮娜一般是随军的,这次没有出来,留在君士坦丁堡卷入了一场宫廷权力斗争:皇后提奥多拉和财政大臣约翰(卡帕多西亚人约翰)是政治上的死敌。但是皇帝要倚重约翰给他课征苛捐杂税,市民就恨死了这个财政大臣。约翰有不臣之心,安东妮娜给皇后出主意,自己假装流露出对皇帝不满,要反叛的意思,还暗示这是贝利撒留大将军的想法,引诱约翰说出大逆不道的话,在密室的布帘后面,就隐藏着皇后本人和几名武士。当约翰说出反叛起事的话,幕后的武士立即跳出来,当场处死了约翰。安东妮娜这次跟皇后交上死心塌地的朋友是很有用的,不久她自己就有麻烦了。  
                        在这期间,贝利撒留获知妻子与手下一名军官的事情,安东妮娜这时该有快60岁了吧,居然爱上一名青年军官。丈夫总是最后知道的,贝利撒留因为夫人赏识此人,还把他收为义子。此事败露之后,安东妮娜去找皇后提奥多拉,皇后偏袒安东妮娜,还罚去了贝利撒留一大笔家产。其实我猜测是皇帝皇后借贝利撒留的家事来削弱贝的势力,因为没有了巨额财产,供养近卫军的规模自然也小多了。幸好安东妮娜的情夫很快病死,贝利撒留夫妇又破镜重圆,贝利撒留不仅原谅妻子,而且仍然和以前一样尊重和爱着妻子。难怪吉本要说“不在一个男人的性格之上,就是在其之下” 的话了。本来中国人说“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 ,出这种事也没有什么奇怪,但是贝利撒留对此事的态度和耐心,却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31楼2011-04-01 16:18
                        回复
                          4.纳尔西斯的结局  
                          纳尔西斯作为查士丁尼的总管太监,始终受到皇帝无条件的信任。从公元554年胜利开始,到567年,纳尔西斯作了12年罗马帝国的意大利总督,驻节拉文纳。在此期间,565年黑死病瘟疫在意大利爆发。同年,贝利撒留和查士丁尼皇帝相继去世。纳尔西斯虽然岁数比他们都大,但还活着。新皇帝查士丁二世并不信任纳尔西斯,而且新皇帝是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即位的第二年,皇帝撤销了纳尔西斯的总督职务,纳尔西斯不敢回君士坦丁堡,於是跑到佛罗伦萨附近的别墅躲起来作寓公。他刚刚下台的第2年,568年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这次来势极为凶猛,对意大利的破坏比之前几十年的战乱还厉害,因为这个民族当时的文明程度远远低于罗马,哥特,或法兰克人。虽然伦巴德人从来没有完全占领意大利,帝国至少守住了拉文纳附近的地区,但是伦巴德人以后数百年就定居在意大利,意大利的拉丁文明受到重创。意大利西北部波河亽平原,以世界名城米兰为中心的地区,原先古罗马时期叫作利古里亚的,从这个时期至今,还叫做伦巴底地区,就是从伦巴德人那里来的  
                          有一种说法,讲纳尔西斯是一个自私而诡计多端的人,被解职以后心怀怨望,给北方伦巴德人的王送去两大筐意大利各地出产的水果,以意大利的富庶来引诱伦巴德人的贪欲,故意引狼入室。现代历史学家Fauber在他关于纳尔西斯的专著里对此说提出疑问。这个传说未见于任何与纳尔西斯基本同时代的史料记载,是后来几百年才出现的,不排除中世纪作家编造故事的可能性。就这个故事本身的情节来讲也并不合理:伦巴德人当年跟随纳尔西斯大举征服哥特,肯定早就见识过意大利的富庶,根本不需要用水果的样品去引诱,而且当时没有铁路没有飞机的情况下,意大利那么炎热的天气,从那不勒斯运到阿尔卑斯山以外,水果就算没有烂成果酒,恐怕看上去也不会怎么诱人了吧?  
                          这个传说的起因,无疑是因为纳尔西斯去职和伦巴德人入侵发生在前后两年,时间上确实巧合得太厉害,不由得人们不作暇想。解释这个巧合也可能有另一条思路:也许伦巴德人出於尊敬(纳尔西斯掌权的时候对他们不错) ,也许出於畏惧(纳尔西斯毕竟是一代名将) ,不敢入侵纳尔西斯掌管下的意大利。当纳尔西斯去职之后,这重顾忌也就取消了。两个间接的证据,一是纳尔西斯解职以后向南跑。如果他勾结伦巴德人的话,应该选北方的住址才对,这样一旦事情败露方便逃跑。二是纳尔西斯死后,尸体运回君士坦丁堡风光大葬,皇帝皇后都出席了。如果当时的人,尤其是宫廷,知道纳尔西斯里通外国的话,不太可能进行这么高规格的葬礼。  
                          以上都是猜测,真正的原因如何,史籍没有可靠的记载,我们永远没有办法知道答案。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纳尔西斯退休以后又活了4年,最后由罗马教皇作中间人调解,把他劝回了罗马城。纳尔西斯死于573年,活了95岁,在那个时代的医疗和饮食条件下,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死后尸体运回君士坦丁堡隆重安葬。
                          


                          45楼2011-04-01 17:08
                          回复
                            第八章 评价  
                            1.个性方面  
                            作为罗马帝国最后的两位名将,贝利撒留和纳尔西斯之间合作得并不好。再也没有什么人比他们俩的反差更大的了。富勒在“世界军事史”中从个人性格和政治处境方面描述两个人的差别,非常精确:  
                            “这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实在很难找到同样的例子。。。贝利撒留从青年时代就一直从军,而后者却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开始参加军事活动。贝利撒留体格高大,相貌英俊。纳尔塞斯却身材瘦小,貌不惊人。前者具有旋风般的作风,勇敢到了鲁莽的边缘,同时又有机敏的心思。他那鄙吝成性的主人给与他的工具,差不多总是不适当的,而他却从不畏缩,照样能够战胜敌人。纳尔塞斯却内心毒辣,态度恭顺,非常狡猾而且工于心计,如果他认为工具不适当,就决不肯用他的荣誉来孤注一掷。他们都是优秀的战术家,但是就战略才能来说,纳尔塞斯似乎还略高一筹,同时他也更擅长治国之道。  
                            贝利撒留是一个仁慈的征服者,他总是尽量减少战争中的恐怖成份,有时不免有点妇人之仁,甚至使他在战略上受到不利影响。反之,纳尔塞斯却能正确认识到战争是政治的工具,决不能因为其他考虑而影响到政治目的。皇帝非常信任他,而对于贝利撒留则不一样,因为贝利撒留的成就太大,所以经常引起查士丁尼的疑忌。纳尔塞斯因为是个太监,没有篡位的可能性,所以皇帝对他言听计从。”
                            


                            46楼2011-04-01 17:08
                            回复
                              2025-08-21 06:58: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就是那样了,说完了


                              50楼2011-04-01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