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吧 关注:55,053贴子:907,248

强烈要求将赣语重新划进官话

收藏回复

40年代王力先生将汉语方言分为五个大支:官话、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语。客家独立而赣语却归入了官话之中。丁声树、李荣1955年提出“八大方言”说: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董同和在50年代,也对汉语方言作了九区的划分,即: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吴语、湘语、客家话、赣方言、粤语、闽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了没有


1楼2011-04-01 09:23回复
    有的人害怕官话势力太大,想弱化官话的力量。


    3楼2011-04-01 09:51
    回复
      2025-08-23 15:0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3楼
      赣语之所以独立可能是因为入声字太多,不过赣语具备和普通话相同的清音和语法。


      4楼2011-04-01 09:54
      回复
            连徽语都自立门户,何况湘语整一个西官腔也没人说要把它并入西官,还有晋语,要划进官话的还多了去,为何独独老揪着赣语不放。不要政治挂帅或夹杂私心,该怎样就怎样。
           你提到语法,我就跟你谈谈
        语法
        1、语序
        赣语的语序大多数以“SVO型”为主,在一些语境下也可以把宾语置于语句的不同部位。
        主语+动词+宾语(SVO):偶吃吥嘞三钵饭。(我吃了三碗饭。)
        主语+宾语+动词(SOV):倷饭吃嘞啵?(你吃了饭吗?)
        宾语+主语+动词(OSV):饭倷吃撇嘞啵?(你吃完饭了吗?)
        2、词法
        名词:赣语中名词表示动物性别的方式和普通话是不一样的,表示动物性别的形容词被置于动物名之前,这与南方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表达方式是相同的。例如:牛牯、狗公、鸡婆。此外,赣语中名词的词头词尾有如下几种形式:
        “积/仔”,其位于名词后,一般用来表示“小”的意思,类似普通话中的“子”、“儿”。由于赣语中拥有相当数量的单音词,所以极其丰富的“积/仔”尾词便与之互相补偿以更好完善表达内容。例如:镬仔(锅)、刀仔(刀儿)、新娘仔(新娘)、旧年仔(去年)、两块仔(二元左右)。由此可观之,普通话中不加词尾的词语在赣语中带上了“仔”尾,普通话中带“儿”尾的词语在赣语中亦是以“仔”结尾,甚至连时间名词赣语中亦就能加上“仔”尾。
        “头”,赣语中的“头”尾亦使用得非常广泛,普通话中不带有词缀的,或带“子”尾、“儿”尾的词语在赣语中都可能以“头”作尾,其使用范围包括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数量词性、方位词性等语素。如:日头、望头、小头、块头、里头。
        “佬”,加在名词或动宾结构后面,表示成年男子,偶含不敬意,例如:耕田佬、赌钱佬。当位于形容词或地名后,大多都带有轻蔑的意思,例如:傻佬、苏北佬。
        “婆”,与“佬”相对,但含义更广,可表示雌性动物(包括禽类和兽类),亦可以指成年女性,亦时有轻蔑义。例如:鸡婆,女客婆,讪婆。
        “哩”,相当于普通话的“子”,亦写成“俚”、“仂”。例如:老妈俚。
        “阿”常常作为名词的前缀。例如:阿公、阿婆、阿香(人名)。
        “老”的用法主要有三种,一用于排行,如:老大、老细;一用于名词性语素前,如:老妈子、老鸦、老鬼;一用於姓氏前,含有尊敬意。例如:老王、老黄。
        代词
        人称代词:赣语的人称代词有单复数之分,复数有“俚”、“人”等表示方法,其有如:第一人称为偶,复数为偶俚;第二人称为倷,复数为倷俚;第三人称为佢,复数为佢俚。对于普通话中的“们”可加在表示人的名词后面以表达多数义,如:同志们、同学们。赣语却不具备此功能,“俚”等只能置于人称代词后。
        指示代词:赣语的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两种方式。近指用“个”,远指用“许”。“个”相当于普通话的“这”,“许”相当于普通话的“那”。例如:个只——这个、许滴子——那些。对于表示方式的指示代词,赣语则使用“咁样”、“哼样”,这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这样”、“那样”。例如:咁样啷扤得正?(这样怎么可以?);莫哼话!(不要那样说!)
        疑问代词:
        赣语 什哩 什哩人 什哩地方 做什哩 啷 几时 几多
        普通话 什么 谁 哪儿 为什么 怎么 什么时候 多少
        形容词:赣语中的形容词前常会附加“仄声字”以加强语义的表现强度。例:“寡淡ஶ”、“鳖腥ஶ”。有时候可以将属格介词“ஶ”置于形容词和名词之间,以表达更高级的含义。例:“好人”→“咁好ஶ人”。赣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很有特色,下面进行部分列举。(C代表形容词)
        正式的双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AC式:乌黑ஶ煤块;AAC式:绷绷紧;CCV式:急急跳
        补充式的双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CAA式:矮笃笃
        


        IP属地:江西5楼2011-04-01 10:22
        回复
          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半重叠式:AB-AABB:老骜骜烈烈要吃亏ஶ;AB-A头B脑:昏头颠脑;AB-A里AB:茅里茅草ஶ字
          陈述式的多音节形容词:NCC式:眼鼓鼓
          单音节形容词:CC-减弱式:听偶慢慢子话唦!
          动词:赣语拥有极其丰富的动词,其表意深刻且鲜明。例:“榷”→曲指敲击、“厾”→用棍状物捅。赣语并不需要改变动词本身以表达时态的不同,而只需要加一些缀词即可。例:“佢到过什哩国家?”为了表达动作的结果,赣语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动词。例:“听得转”、“等下著”。参见:赣语的动词体此外,赣语的动词使用方法有些会异于普通话。例如:重叠式动词“AA+助词”结构(包包正、做做着);“AA”、“ABAB”的相似结构也存在于普通话中,但意义有别。例如:人话话就到。说著说着人就要到了。还有表示强调的重叠式,如“门关关正”,若将此句翻译成普通话只能是把字句“把门关好”,但依旧缺乏一层含义。而“ABAB”式则如“话到话到”等表示行动的往复,这使得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数量词:赣语的称数法对于百位以上的数词会省略次一级的数目。例如:“一百三”是为一百三十、“二万九”是为二万九千。再者部分量词的功能性比较强,可以代替其他的量词与名词或动词进行组合。如“万能量词”——“只”,它可以和相当数量的名词搭配。例如:一只人、一只猪。再比如动量词“道”,可以是“望一道”,或“一道桥”。赣语的数量结构亦很有特色,一般来说,当数量结构的数词是“一”时,“一”可以省略。例如:等下细谈。
          赣语还有一些数量词的特殊组合:
          量词+把:这个结构表示概数。比如“只把”表示“一两只”的意思,主观认为少。例如:“只把人”意为几个人
          量词+把+子:这个结构同上面一样,亦表示概数,但主观上认为很少。例如:餐把子饭算什哩?(吃几餐饭算什么?)
          量词+子:这个结构中的量词只能是不定量词,即“滴”、“多”等,偶尔也用动量词“下”,量词前也可以加上“一”,量词也可以重叠,也是主观认为少。例如:有滴子眼喽。(有点指望了。);个系吓下子佢。(这只是吓吓他。)
          量词+打+量词:这个结构相当于普通话的“一+量词+一+量词”,比如“碗打碗”的意思是“一碗一碗”,主观上人为多。例如:佢屋里崽女帮打帮。(他家里儿女成群。)
          量词+似+量词:这一结构普通话里没有相应的说法。比如“年似年”的意思大致为“一年左右”,主观认为比较多。例如:头发烂得根似根。(头发烂得没多少了。)
          副词
          否定副词:赣语中的否定副词情况比较复杂。黎川、铜鼓、万载等地用“呒”,昌都片(武宁除外)、宜浏片的新喻以南地区、抚广片等地区用“伓”,其余地方则两者同时使用。其大致的规律是:赣北和赣中的部分地区使用“伓”,赣中“伓”、“呒”兼用,赣中南部、赣南则使用“呒”。在“伓”、“呒”兼用的地区,二者亦不时可随意互用,“呒”通常表示“未曾”、“不要”的含义,其他情况则多用“伓”。“伓”、“呒”的使用方法大致和普通话中的“不”相似,但普通话中的“不”可直接用来回答问句,此功能赣语却不备具。此外,赣语还有其他的否定副词。诸如:
          “莫”,相当于普通话的“不要”。例如:莫咁悻!(不要这么得意!)
          “冇”,相当于普通话的“没有”或“还没有”。例如:偶冇咁话。(我没有这样说过。)
          范围副词
          “拢共”,相当于普通话的“总共”。
          “吥”,相当于普通话的“完”、“光”。例如:吃吥嘞。(吃完了。)
          “凑/添”,相当于普通话的“再”,但其被后置于动词之后。例如:吃滴子凑/添。(再吃一点。)
          “净系”,相当于普通话的“只是”、“都是”。例如:个猪肉净系腈ஶ。(这猪肉全是瘦肉。)
          介词
          关于时间、地点:到,相当于普通话的“在”、“从”。例如:徛到偶个首。(站在我这儿。)
          


          IP属地:江西6楼2011-04-01 10:22
          回复

            关于被动、处置:
            “拖”,相当于普通话的“被”、“给”。例如:偶拖渠螫嘞口。(我被他咬了一口。)
            “搦”(俗作“拿”),相当于普通话的“把”,但这一使用方式不是十分典型。例如:搦个钵饭吃吥去。(把这碗饭吃掉。)
            联系词:在表达状态或是性质时,赣语不常使用“系”。例:个只楼好高。而在名词之间则使用“系”。例:佢系爷,倷系崽。再就是为表示强调,赣语可使用“系”,后面通常接连语气助词。例:佢系冇整了。(他没有救了!)
            语气词:赣语中有丰富的语气助词来加强语句的表现力度,更简单直接地表达不同的语气。如:吃饭哈!(商量)、吃饭唦!(要求)、吃饭啵?(询问)、吃饭啊?(疑问)、吃饭啰!(高兴)、吃饭咯!(恳求)、吃饭喔!(心烦)、吃饭喽!(催促)、吃饭呃!(应承)、吃饭不嘞/哩?(诘问)。下面讨论几个赣语特有的语气词:
            “唦”是一个陈述语气词,它用于陈述句的肯定形式中,置于句末,带有商量而又极力说服对方的口气,所以含“唦”的语句的语气更显得委婉。例如:包倷做得正唦!
            “啰”是一个陈述语气词,它可以用于肯定句,也可以用于否定句。“啰”主要用来舒缓语气,使语句更加委婉,不含说服压迫之感。例如:落雨收衣服啰!在某些场合下,“啰”也可以表示一种羡慕的语气。例如:几好听啰!
            “嘞”是一个陈述语气词,它可以用于肯定句,也可以用于否定句,表示一种叮嘱的语气。例如:记到不要哭嘞。
            “啵”是一个疑问语气词,其位于句末,用来构成疑问句。例如:系真ஶ啵?(是真的吗?)
            3、句法
            数量补语和指人宾语的位置:动词后面带有数量补语和指人宾语时,普通话总是把指人宾语直接放在动词后面,再加上数量补语,例如:“我看了他一下”。而赣语中二者的位置却比较灵活。例如:
            指人宾语在前,数量宾语在后:偶修嘞佢一餐。(我打了他一场。)
            数量宾语在前,指人宾语在后:偶望嘞吖佢。(我看了他一下。)
            但如果数量补语指的是时间时,其位置只能位于指人宾语之后,例如:偶等吥倷三日。(我等了你三天。)
            赣语的副词在动词、形容词之间作为状语,位置比较灵活。例如:佢人辣伤嘞。(这个人太厉害了。)可是有些副词却只能被置于修饰词之后,甚至被置于句末,如:
            “起/先”:①倷去起/先,偶仰上就来。(你先去,我马上就到。)②拿佢拿到偶起/先。(先把它给我。)以上两个例句,例句①的“起/先”紧跟在动词的后面,例句②的“起/先”就和动词隔开了,所以从整个句子的意义上,“起/先”是作为整个句子的状语。此外“先”在赣语中还有“暂时”的意思。例如:先咁扤起。(暂时先这样做吧。)
            “凑”:用于表示扩充范围,其只能被置于宾语、补语的后面或句末。例如:吃碗凑,莫客气。(再吃一碗,不要客气。)
            “著”作为动词的修饰成分,是动词谓语的状语,表示“暂时”的意思。例如:吃吥饭著。(先把饭吃完再说。)
            “系”被置于句末起到强调的作用。例如:倷伓吃嘞系?(你怎么不继续吃呢?)
            “到”作为动词的修饰成分,表示“能够”的意思,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得到”,但其被置于句末。例如:买得许本书到。(买得到那本书。)
            “过头”相当于普通话的“太”,但被置于被修饰语的后面。例如:吃得多过头嘞会撑到。(吃得太多会很肚胀。)
            “多”和“少”两个形容词在作状语时,被置于动词的后面。例如:走多嘞路。(多走了些路。);穿少滴衣裳。(少穿点衣服。)
            “去”和“来”两个动词在作谓语时,通常使用“主语+去/来+宾语”的结构。例如:佢冇来北京。(他没到北京来。)
            述宾结构
            “得O”结构:普通话的述宾结构的构成方式一般是“V+O”,比如:“寻人”、“端茶”等。但在赣语里往往要在V和O之间插入“得”字。例如:偶仰上去喊得人来。(我马上就去找人。)除此之外,“V得O”还能表达“能VO”的意思。例如:咁哈话得事正啊?都这样了还能继续说话?当“V得O”的V为“有”的时候,“得”可以置于V前,“有”之前还可以出现其他动词。例如:偶得有闲才做得正。(得等我有空儿的时候才能做。)当“V得O”的V为“有”的时候,且O为短句时,“得”一般至于短句动词之前。例如:偶啷有钱得去消费哦!(我怎么可能有钱去消费?)
            


            IP属地:江西7楼2011-04-01 10:22
            回复
              “V人”结构:赣语的一些“V人”结构,从结构上看是述宾结构,但语义上却像是形容词,它前面可以加上任何程度副词,这种用法中的“V”一般是心理活动用词。例如:气人,硌人,羞人等。
              “著O”结构:赣语有大量“著O”式的述宾结构,其中的O可以看作是名词化了的形容词。例如:着气,着惊,著羞等。
              赣语中还有一种述宾结构,它形同古汉语中的使动结构。例如:许伓系好过嘞佢。(那不是让他得利了?)
              述补结构:赣语有两种很有特色的述补结构,一是“V+得+趋向补语”,一是“V+得”。也就是说,动词和趋向补语之间要插入一个“得”,“得”也可以单独充当补语。例如:偶到公园荡得回屋。我从公园慢慢走回家;咁做也做得。(这样做也行。)
              连谓结构:赣语的连谓结构在处理“来”、“去”、“到”构成的连谓结构时,“来”一般放在句末,构成“去+VP+来”或者“到+VP+来”的结构。例如:偶去借根烟来。(我去借支烟。)另外为表示“准备做某事”,可以有“来+去+VP”和“来+VP”结构;表示“做了某事”,可以有“去+VP”和“到+VP”结构。而在“VP+来”的结构中,“来”显然已经虚化了,更像一个语气词。
              补语:修饰动词的补语位于表达句之末,即“动词+得+宾语+补语”或“动词+宾语+不+补语”。例如:吃得饭进(吃得下饭);话倷伓赢(说不过你)。
              状语:形容词充当的状语被置于动词的宾语或补语后,例如:吃一餐饱ஶ(好好地吃一顿);困一餐足个ஶ(好好地睡一次觉)。
              双宾语:赣语中的双宾语的位置,是指物宾语在前,指人宾语在后。例如:佢拿嘞三本书〔到〕偶。(他给了我三本书。)
              比较句:赣语的比较句主要有两种形式,除了有如普通话的“甲+比+乙+形容词”以外,还有将形容词置于被比较物后面的用法。例如:倷啷也好过佢。(不管怎样你也比他好。)而当形容词后接补语时,补语被置于句末,不和形容词在一起。例如:偶大〔过〕倷两岁。(我比你大两岁。)
              疑问句:赣语在利用肯定和否定的方式表示疑问的时候,可以把宾语置于肯定词和否定词之间。例如:倷拿到偶伓拿?(你拿不拿给我?)
                  我跟楼主的理解完全相反,我认为赣语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海外语言学家在做汉语言学研究时就把赣语和其他汉语分别作为单个语言研究。因为从语言学角度上看,凡是互相之间不能通话的,均应列为不同的语言。而赣语和其他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口语上对话人是无以沟通的。这些不同的汉语基本上是“语言和语言”的关系,而非“方言和方言”的关系。对照世界上对语言的定义分类,同属印欧语系的英语和德语之间的共用词汇根据相关研究为58%,法语和意大利语则为80%,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更达87.4%。而这一系列语言都为不同类语言。即使分属不同语系的中文和日语之间的同源词汇也有47.5%。而赣语和北方官话之间的互通词汇仅为46.9%。由此可见,如果以“同源词”作为指标来衡量语言的话,赣语和北方官话之间的差异已远甚于“方言”之间的差异。
              


              IP属地:江西8楼2011-04-01 10:22
              回复
                回复:5楼
                主语+动词+宾语(SVO):偶吃吥嘞三钵饭。(我吃了三碗饭。)我吃了三碗饭
                主语+宾语+动词(SOV):倷饭吃嘞啵?(你吃了饭吗?)尔吃了饭不?
                宾语+主语+动词(OSV):饭倷吃撇嘞啵?(你吃完饭了吗?)尔吃完了饭不?


                9楼2011-04-01 10:26
                回复
                  2025-08-23 14:55: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复:8楼
                  Wiki上面抄来的吧,很多字根不不是赣语本字


                  10楼2011-04-01 10:28
                  回复
                    赣语第一人称:我
                    赣语第二人称:尔、你
                    赣语第三人称:渠(其)


                    11楼2011-04-01 10:31
                    回复
                      刚刚看了下赣语版Wiki,看到错误字甚多,赣语的人数由6000万被人篡改到3000万,我会进行修正的。


                      12楼2011-04-01 10:38
                      回复
                        普通话吧前吧主(普济法音 )说的一点都没错:
                        粤语与古今洛阳话(中州音)沾不上边,而中古二京--“洛阳-长安”、近古二京--“南京-北京”,乃中州音嫡系之演变。此官话区之基础也。
                        吴语受古代江东(金陵)音影响极大,但底层仍是“百越(山越)+古楚语”;闽语又受古吴语影响极大,底层是百越(闽粤),老湘语亦受苗蛮语及古楚语之影响(但与百越无关)、故与吴语语音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均非中州音之嫡系。
                        古中州音自洛阳南下金陵(南京)、复下至赣客。今赣客方言仍接近官话语音。
                        


                        13楼2011-04-01 10:48
                        回复
                          我晓得喺哪囃人篡改嗰,最少2000万最多7000万,太不严谨了。


                          IP属地:江西14楼2011-04-01 10:48
                          回复
                            5楼
                                 连徽语都自立门户,何况湘语整一个西官腔也没人说要把它并入西官,还有晋语,要划进官话的还多了去,为何独独老揪着赣语不放。不要政治挂帅或夹杂私心,该怎样就怎样。
                            我就知道有人说赣语会扯到湘语。。。求求你了,老表放过我们吧。。。
                            你听过多少西官腔的湘语?还整个一个。
                            你这话和楼主把赣语划到官话一个腔调,夸自己不忘踩别人。。。


                            IP属地:湖南15楼2011-04-01 10:49
                            回复
                              2025-08-23 14:49: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此官话非彼官话了,自从蒙古殖民者独霸天下后


                              IP属地:江西16楼2011-04-01 10: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