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文化吧 关注:214贴子:1,425
  • 5回复贴,共1

[闾山专题]闽台张圣君信仰之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闽台张圣君信仰之探讨 


从历史上民间信仰发展的情况考察,一些民间信仰人物及其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其传说亦被逐渐谈化而趋消失,而一部分民间信仰人物及故事则相反,尽管时代之变迁、人文的发展也未能攒色,并成为民间道教或佛教的重要内容被宗教化。福建的张圣君、陈靖姑以及清水祖师、定光古佛即属后者。而其中的张圣君和陈靖姑因其影响较著而派生出了“法主公教”和“夫人教”。这里主要简述福建与台湾的“法主公教”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一)道坛之“法主”崇祀

所谓的“法主公教”,是道教闾山泥中的一个支派。其教泥虽奉祀闾山教神抵,但张法主公之地位却较其他神砥突出。这里主要介绍“法主公教”作为教派形态中的法主神,于道坛意识中表现的几个方面。

1、尊奉张法主公

无论道坛自称道教、法教或瑜伽教、以及巫教(各地称呼不一),但其都称其法主为“张圣君”、或供奉“法主公”神像,或以张法主公之名标明于神龛之神位牌上者,一般都属于法主公教。在各地道坛中,以往多供有法主公木雕神像,神像有立、坐两种,最常见的为坐像。其神像造型为:面为红黑色,额前一个大肿包,秃顶脑后散发,双目圆睁,大耳方口,长须五绍,威武善相;身著甲胃,正襟危坐,左手捻“朦胧诀”压盘身之蛇头于膝上,右手持剑顿膝,脸锋指上前方;双足铣,左脚指尖向上,意为开天门,右脚指尖向下,意为塞地户;肩背上有蛇缠绕,蛇首在左手下,蛇尾顺于右肩腋下。法主公像一般连座成为60公分左右。个别道坛之法主公神像之左手为“紫微诀”,余皆大同小异。

2、祖庙神诞与请香

凡供奉法主公的法主公教道坛,一年有两次庆诞活动,一是正月元宵期间到祖庙请香,一是七月甘三到祖庙接火,或在本社区寺庙举行庆醮活动。其中一部分是正月庆醮,亦到供奉陈靖姑的祖殿接火者,一般是出于对闾山教的认同,同时,有的地方道坛传说将陈靖姑说成是张圣君的师妹,因同师同法而共庆之,但其实质上是庆贺三元之上元节,而真正的神诞与请香都在七月二十三日。在永泰盘谷等地(特别是张圣君出生与成长的地方),都有“甘二功德、什三酿”之说,即说张圣君化身之时为七月甘二日。所以在甘二日上半夜开坛,故又有“瞑头做功德,瞑层做生日”的说法。

3、请法主公词与法主公符咒

各地道坛师公在仪式之“请神科”中首先都要请与本教派关系密切的法神。在法主公教道坛中,无论其科仪本或符咒资料中,都有必不可少的“请法主公词”和“法主公符”及“法主公咒”之类的法科内容。如永泰县嵩口镇龙湘村半山自然村陈姓显承坛《元宵请圣科文》之“请法主公词”云:

一声龙角应乾坤,应开金沙祖殿门,五雷法主张师父,少年舍身入瑜伽。……四十五岁功限满,即时寻龙到金沙。看见金沙黑沙起,九龙浑头脱化身。漳州客人相来往,分得一半在江西(边?)。四边弟子专迎请,一护令火万家兴。千处祈请千处显,万家祈请万家灵。奏清福州闽清县平角太平山,金沙九龙浑头、五雷法主圣君、千里寻吾角声清,飞云走马降醮筵,三天法主降,三天法主亲降临。(陈姓显承坛抄本《元宵清圣科文》页五。六)

此外在科法之运作中,还有许多与张法主公相关的符、咒、诀。特别是其中的“张公圣君咒”,如德化石牛山地区之水口镇梨坑村黄姓“进发坛”所用的咒语,其文词最长达一百多句,而短的亦有二十九句。其内容多与上引“请法主公词”相差无几,多引述张法主从童年到脱化凡身的经历,而其最后多有“急急如律令救”云云。

在台湾之间山教道坛中,法主公教的文化现象似有所淡化,张圣君的法主公地位比其发样地的德化、永春、安溪一带似有减弱,他仅被作为“五营兵马”(张、萧、刘、连、李)的“东营张圣者”出现于“请五营圣者咒”中(注五),这种现象仍然可以说明“法主公教”在台湾的影响,同时也可以观照此教派在台湾的衍变之一斑。

(二)法主公教道坛概况



1楼2006-05-22 16:19回复
    • 125.95.31.*
    好!很好!


    4楼2008-07-08 22:37
    回复
      • 125.95.31.*
      有空切磋一下!


      5楼2008-07-08 22:38
      回复
        好!!!!


        6楼2009-03-14 17:13
        回复
          • 218.1.106.*
          很好很好,


          7楼2009-08-16 20:12
          回复
            宋时,张、萧、洪结义兄弟三人,路经福建省永春州德会县九龙潭石牛洞,该潭甚深底透,石牛洞乃一座有名佳穴,此洞内藏有千余年有名之怪蛇(三叉尾), 修真养性受日月之精华,致能变化人形,且神通广大变幻无穷,以妖术惑众,时伤害居民及过往行人,附近居民慑其神通,每年要选童男、童女献祭,否则即有水患、风灾、虫害,附近居民屡受其害,深以为苦。时张公圣君昆仲三人,精通武艺、法术,行道至此,闻及此事颇以为忧,决心除害,即商议必须收除此怪物,以救万民。某日,窥俟蛇精於潭中嬉戏时,张公圣君先跳入潭中与之斗法,奈力不继几乎濒死,二弟萧公圣君、三弟洪公圣君施法术以济之。时蛇已浮出水面,张公圣君扼住蛇首,奈怪蛇颇大兼之能通人性,将张公圣君遍深盘绕,展开巨口喷出毒烟将张公圣君颜容薰黑,在危急之时,萧公圣君提起大斧猛砍,怪蛇猛力挣扎,因而误伤张公圣君面额,故张公圣君脸容成黑、额头有一肿瘤,萧公圣君见之,惶恐无措以致面红,洪公圣君见之非常愤慨,以致面青。经过一番苦斗,终将蛇精击毙,三兄弟亦化为青烟,升天为神,蛇患从此而绝,百姓安居乐业,万民敬仰其德靡浅\而杀身成仁,乃在洞内建造庙宇祀之,尊为法主公,故今俗奉祀三尊法主公,塑像一面黑、一面红、一面青。现玉体仍在石牛洞内万年不朽,并显赫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光德里院后坑碧灵宫〈今安溪县城厢团结后坑村〉。


            8楼2011-12-07 14: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