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谛吧
关注: 3 贴子: 28

  • 目录:
  • 0
    修行,是意识觉醒的过程。即从迷局里出局,从而看到我不是谁的真相,并最终看到我是谁的过程。 觉醒自我 自己认为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身份、思考、身体,只是自己(意识)的载体。 修行,看到我不是谁,我是谁的真相。看到,是亲自体验,不是心智的知道。心智无法知道我是谁,真正的自己,在心智的局限之外。 如同屏幕显示的画面,当自己投入其中时,会把画面事物当作是真的。当自己只部分投入时,看到那个画面事物的本身,
    静谛 7-18
  • 0
    过去的只在回忆,未来的还在想像,而自己,在当下此刻,即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程度不同,自己(意识)的变化不同。 过去的事情,能看到自己只是在回想过去,而不是现在正在发生过去所发生的,过去的,就过去了。 未来的事情,能看到自己只是在想像未来,而不是现在正在发生未来所发生的,未来的,还没发生。 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还有个现在。当自己既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时,就回到了现在,即活在现在。 过去的回忆是思考,未来的
    静谛 5-20
  • 0
    心智,也叫头脑心智或心智头脑,有三种功能。 第一种,投入心智里的事物,叫意觉。 第二种,处理心智里的事物,叫思考。 第三种,创造一个空间世界,叫心智世界。 一般情况下,人在头脑心智的下一个意识层面“内心世界”,也就是在心智里。 在心智里,关注事物时,事物会先映射在心智里,然后事物的映像被自己关注,即通过心智关注事物。关注到的只是事物在心智的映像,而非事物本身。但自己以为那是事物本身。 比如看着身体之外的
    静谛 5-20
  • 0
    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心智世界,物质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心智世界就是内心世界、虚拟世界。心智世界基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即心智世界是物质世界的下一个世界。而在物质世界之上,其实还有一个源头世界,它是世界的源头,一个纯意识的世界,我称它为本体。 世界分为五个意识层面,本体层、形相层、感知层、功能层、虚拟层。本体层是世界源头,形相层、感知层、功能层为物质世界,虚拟层为心智世界。 本体层 世界的源头层面,一体两面
    静谛 5-20
  • 0
    什么是道 道,是世界的源头、本体,一体两面。一面显化形相,也就是世界万物。一面,无形无相,存在事物的最内在。 从无到有 事物是如何从无到有的,世界的最初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一个通过心智思考提出的问题,而每个事物本身都有局限性,心智也不例外。解决一个问题时,自己的局限要比要解决的问题小,也就是自己的局观要比问题大,才能解决问题。不然无法解决,或得出错误的答案。 二维的事物交错是重叠,三维的事物交错可以不重
    静谛 5-20
  • 0
    我是谁?~静默 这是一个通过思考提出的问题,但无法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因为答案,在思考之外。 通常,“我的”会被当作是我或“我”的一部分。 我的身份,不是我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身份,并且这些身份是多个共同存在的。如名字、亲人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同时,有的身份会消失,又有新的身份会出现。如亲人的离去、添加,结婚、生孩,新工作等。 但我的身份并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一部分。身份出现之前,我已在。身份
    静谛 4-24
  • 0
    修行,是意识觉醒的过程。 觉醒,是出局,看到原来的自己不是自己。 简言之。修行,是从迷局里出局,从而看到我不是谁的真相,并最终看到我是谁的过程。 修行,改变的是自己,不是自己的什么。 改变自己的什么,如思考、身体、行为,并不会改变自己。改变意识,才能改变自己,自己是意识。 不过一般情况下,会把自己的什么,当作是自己。如把思考当作是自己,一旦思考变了,就会感觉自己变了。但思考只是思考,并不是自己。 改变思
    静谛 4-24
  • 0
    觉醒,是出局,看到我不是谁、我是谁的真相。而出局,是部分意识投入,部分意识不投入。 从投入到不投入,出局是停止部分投入。从不投入到投入,出局是部分投入。停止(全部)投入、转移投入以及(全部)投入,都不会觉醒,看不到真相。 觉醒,也叫临在,部分意识在上一层意识层,部分意识在下一层意识层,在上一层看到下一层是假相。本体层的意识临在,称为本体临在,在本体层看到下层是假相。 觉醒之后,依然会重新陷入事物,迷
    静谛 4-9
  • 0
    简介 你好,我是静谛,这只是我的名字。大概在16岁时,我发现什么东西都会过去、消失,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没有什么是“真的”,便开始了“求道”,寻找什么是真的、永恒存在的。 2014年,我开始接触“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和《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练了大概1年半,看到了什么是永恒的、什么是真的,看到了真正的我是谁。一切,都在当下、此刻,无处不在(本体)。然后,我忘掉所有方法,无方法练了1年,之后创建了《
    静谛 4-2
  • 0
    修行之门 普通人,接触不到修行。 修行的前提是停止思考,而普通人几乎一直在思考,只有少数时候才会出现思考断流,也就是暂停思考。 这些短暂的停止思考,也许是被动的,也许是主动,但都是片刻的,触碰不到修行之门。 受苦之路,也许会经历相对较长的思考断流。痛苦,迫使自己不想思考,不经意间触碰了修行之门。这也是修行之人大多是受苦之人的原因。 修行之门,是意识状态。 回到意识状态的前提是停止思考。 停止思考,回到意识
    静谛 11-13
  • 0
    思考的定义 思考,是事物经过心智头脑处理的过程。 这个事物,可以是任何形式所感知到的。如视觉的画面、听觉的声音、触觉的触感、嗅觉的气味、味觉的味道、感觉的身体感受、心觉的心智感受。 暂停思考 一般停止思考的方式,只能短暂的停止思考。在停止思考时,会停止所有的思考,而后很快又恢复思考或转移思考其它的。 原理:留意思考,停止投入思考。 停止投入思考即为停止思考,前提是留意到思考。不然不知道自己在思考,想像自己
    静谛 11-13
  • 1
    1、清醒 2、开悟 3、临在 4、合一 阶段可细分小步 也可一步到合一
  • 1
    本我,即真我。真正的我。 假我,假的我。迷失的我。 小我,也是假我。小我基于对思考的认同,即思考认同者为小我。 除了本体层的意识为本我、真我,其它意识层皆为假我。思考认同者为小我。 比如平常所说的“我受不了我自己”,即“假我”受不了“小我”。
  • 0
    静谛,原指静的真谛,也指真谛,修行用词。
    静谛 8-1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静谛
    烬谛 5-1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