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吧
关注: 8,021 贴子: 75,040

山河一统,华夏重开。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

  • 目录:
  • 历史人物
  • 4
    节选自《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dxxpotter 7-18
  • 34
    李贽《续藏书》:“臣李贽曰: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唯我圣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后几五十年,无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无一时而不思得贤之辅。盖自其托身皇觉寺之日,已愤然于贪官污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故时时用兵,时时禁谕诸将,无一字而非恻怛,亦无一字而不出于忠诚。故天下士咸愿归而附之,而
    sijialiyj 7-29
  • 33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之最,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杀开国功臣最多。2,反弹最严厉,死的人最多。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让百姓负担轻一些。首先与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不仅要敛财,还会居功自傲目无章法。至于贪官呢,如果不整治,那百姓会多么痛苦。朱元璋因为那些贪官的压制百姓,他的父母才死的,对此深恶痛绝。虽然也有冤狱,但朱元璋没有迫害百姓,首当功大于过
  • 1
    吧务帖非吧务团队不可回帖
    764564246 7-18
  • 6
    以后对于违反吧规者,一律在此通报批评!
  • 4
    常遇春吧刚刚新建,希望能和贵吧友情链接,希望能够同意! 希望常遇春的朋友可前往一起建设!
  • 6
    今岁十一月游南京,特登狮子山之阅江楼,其下为元末龙湾大战旧地,故题此诗以志念之。 金陵览胜是何处,狮子山上俯大江。 斯人虽去留胜迹,六朝人物美名扬。 长桥对望成空影,喋血龙江忆友谅。 古来多少英雄梦,千载独服朱元璋。
  • 105
    大家好,我是肇祖兴宗(朱氏讳标)之二十世后裔。名朱晟新,现居河南。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系后人是否存在的关注。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乃明吴王允熥公一系,希望大家不要再肯定性的否定至今我系的存在!!!另奉劝他人不要再冒称我兴宗爷一系其他支系后裔!谢谢!
  • 3
    据明史专家陈梧桐教授《再论朱元璋的功绩和历史地位》一文中说: “至于朱元璋大搞文字狱之说,海内学者早已指出,其论据皆出自明中后期野史稗乘所载之佚闻,但这些佚闻却未见诸官修史籍,且彼此互相抵牾,漏洞百出,实不足信。退一步说,即使明中后期野史稗乘所载佚闻全部属实,它们的性质与触犯封建避讳的案件相似,也不属于文字狱的范畴。 所谓文字狱,是用以治思想罪的,应指因文字著述含有触犯统治者利益的政治思想内容而遭受
  • 13
    一 洪武朝 1 淮国公 邓文明 安徽泗县 原爵:定远侯 赠谥:无 备注:邓愈后,崇祯末安宗追 2 滕国公 顾时 安徽凤阳 原爵:济宁侯 赠谥:襄靖 3 兴国公 耿炳文 安徽凤阳 原爵:长兴侯 赠谥:武愍 备注:崇祯末安宗追 4 杞国公 陈德 安徽凤阳 原爵:临江侯 赠谥:定襄 5 营国公 郭山甫 安徽凤阳 原爵:无 赠谥:无 6 陜国公 郭兴   安徽凤阳 原爵:巩昌侯 赠谥:宣武 7 许国公 王志 安徽凤阳 原爵:六安侯 赠谥:襄简 8 江国公 吴良 安徽定远 原爵
  • 0
    本帖最后由 秋山 于 2010-9-23 14:54 编辑 年轻时显露出非凡才能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5岁时即能吟咏祖父读过的诗文,家人甚惊讶,他说祖父读书时,自己在一旁听着就默记在心了。成化十七年(1481年),其父王华考中状元,任职京师。第二年,11岁的王阳明随祖父进京,过镇江,游金山寺,在众人宴请祖父的酒席上,即席赋诗,诗意清新,寓含哲
  • 2
    入主应天是朱重八同志革命事业的一道分水岭,也是他革命理想及自我期许的一道分水岭。 在渡江以前,朱同志诚然也是积极反元的,但他对于自己反元的最后去向和归宿如何,却不甚了了。由于当时的环境复杂,自己尚处于“听命于群雄”和“听人调遣”的地位,虽然有徐达、冯国用、李善长等用一些大话引诱过他,但从朱同志一贯务实的品格看,他的理想还是有限的。 后来,他自己在回忆早年这段反元历史时,就曾不厌其烦地申述如下之类:“
  • 12
    关于陈圆圆是由何人带入北京进献给崇祯,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田妃父女,而且最广为人知,另一种是周奎与周后,到底事实的真相是如何呢?而这个真相的背后又是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奇冤呢?为何顺治要特意将崇祯宠妃田秀英的六字谥号删减修改为两个字呢?             陈圆圆为田家所进的说法来自陆次云的人物传记《圆圆传》。陆次云在《圆圆传》中明确的说:“语云‘无徵不信’,圆圆之说有徵乎?”曰:“
    六扇屏 12-14
  • 12
    徐达字天德,也是普通的农民家庭出身,不过他自幼“倜傥沉雄,有智略”,少年时即“不凡,厚重英发”,知晓兵家的《六韬》、《三略》,想来他家境还算殷实吧,否则哪有这些书读。别看徐达同志生性有些腼腆、低调,但却从小又是个有大志向、好武事的人物,自然也是不甘一生寂寞、碌碌无为。 眼看着天下大乱之兆已成,徐达慨然有济世之志,也由此更加潜心武学了,所以他到20岁年纪时已长成一位“长身、高颧、赤色、沉毅、刚决”,且状
  • 28
    北宋政府在首都开封设了四家“福田院”,每家福田院都有几百间住房,凡是逃荒入京的流民、赤贫破家的市民、无人奉养的老人,都有资格在里面居住,不管住多长时间都免费。不光住免费,吃也免费,政府供应一日三餐。 到了南宋,福田院没有了,政府又开设了分工更加明确、服务更加周到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院,其中安济坊的功能是慈善医疗,漏泽园的功能是安葬无人认领的尸体,居养院的功能则是住房保障:让遭了天灾的居民和无家可归
  • 4
    近日读明史,突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无意争论,只是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nbsp
    89507190 7-18
  • 6
    她常对儿子们说:“你们的父亲是一国之主,奋力打下江山,使天下重归于太平,这也是因为有学识才能做到。你们应当牢记这些,不断地努力,才能对得起你们今天的身份地位。” 这说明什么?朱元璋本来可能学识非常欠缺,但是通过艰苦自学,他开始具备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如儒家、兵家、法家这些基本的东西。
    djskychao 7-18
  • 5
    韩信、萧何虽然都是所谓人杰,西汉开国的大功臣,但是他们的地位及所受到的封赏却不可同日而语。韩信是王,萧何只是侯,而且职位也低一个等级。 不过
  • 10
    “这种“极限”高级运动,自古至今,除了古罗马被逼上场的角斗士,还真没有几个人敢玩”
  • 26
    祝贵吧吧友 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快乐 刘邦吧随时欢迎各位光临
    tc8652718 7-17
  • 1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北方阿尔泰语系的民族,自古就起源于,生活在西伯利亚东部,贝加尔湖流域地区,他们和图瓦人,鄂温克等民族都是说相近的阿尔泰语系.和起源于中原地区的汉语,在词格,语法上都不一样,是完全不同的语系. ---转自<中国民族起源> 现在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还生活着很多说阿尔泰语系的民族,他们应该和满族都是有亲缘关系的民族,难怪满族人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难怪满族人蔑视,歧视中国人.原来满族和汉族就是说着不同语系的完全不
    悸动O_o 7-31
  • 7
    上至吧主 下至吧友 大家都可以弹劾
  • 19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重八的思想大概也就是于此时真正成熟起来的吧。而且,20岁前后也正是人一生性格趋于定型的时候。 通过对比,也许就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此行对于朱重八一生的独特意义了。有一本题名为《从乞丐到元首》的书,写的是大独裁者希特勒,因为他当年也有过一段类似乞丐的不堪岁月。 从19岁到24岁,也就是从1908年到1913年,同样失去父母的希特勒在当时的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渡过了自己一生中最是失意潦倒
    葛魔澡 7-31
  • 4
    明朝正德年间,朝臣在酒席上向武宗揭发大太监刘瑾,但醉醺醺的武宗一开始根本不听。后来抄刘瑾家,搜出龙袍、蟒带、玉玺、匕首,黄金白银珍宝无数,武宗这才勃然大怒:“刘瑾这个奴才果真有谋反之心!”(ps:搞笑!)这才下令剐了刘太监,一时大快人心。 清末慈禧专权时,堂堂重臣李鸿章在与日本签了马关条约,于西太后面前道奴才万死。此时,旁边的李莲英却仍被众人以“公公”相称。自此列强深入中华故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由
    葛魔澡 7-28
  • 26
    说一个明朝(1368—1682)间的人物,后一个人物的名字要有前一个人物的名字有一个字重复(同姓者不算),看看能接多少.不许插楼(接不上的),一个楼只许接一个! 我先来: 明太祖:朱国瑞
  • 2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也包括第二代,因为有许多“太宗皇帝”也是跟着“太祖”创业的),大多都是马上英雄,军事奇才。如刘邦、刘秀、曹操(事实
  • 18
    今日看书看明史,忽见洪武收燕云。初闻眼泪留满面,全看两宋怎无能。袁腾飞颂宋贬明,此人乱改中国史。两宋窝囊却乞和,辽金西夏蒙古元,中原噩梦四百年。洪武大帝朱元璋,结束噩梦四百载。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