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社吧
关注: 2,190 贴子: 3,072

  • 目录:
  • 人文学科
  • 9
    革故迎新。我认为一些贴子已经过时,个别人总是拿这些贴子说事。不如删了那些贴子如何?
  • 11
    我做论语吧的小吧你有何意见?
  • 25
    求教文理工科之别?
    free这样 6-27
  • 8
    free这样 2013-06
    大学期间游玩,每到一个城市,都能碰上算命看相的!你如何看待算命看相呢?
    free这样 6-27
  • 47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free这样 6-21
  • 0
    问:手指指纹斗多好还是斗少好? 回复: 学问是学问,知识是知识,知识是解决不了学问上的问题的。 关于“手指”之“斗纹”的问题,必须从学问的角度来解答。 中医者皆知,无论是手指还是脚指之指头,皆是阳经与阴经的交换之处,阳经的气机从一身的经络走过之后,必须再由阴经回归回去,如此才能形成全身之能量的循环。在娘胎中之时,当阳经的气机因为其人的道心没有及时地收笼时,就会形成“箕形”;当阳经的气机因为其人的道心能够
  • 2
    拙著《大学中庸三解》,昨天已拿到“北京东方出版社”所出版的“样书”,4月20日后,将全国各新华书店发行。若有需要的同仁,请随时注意购卖。 另外,《道德经三解》将于5月底出版,《论语三解》将于年底出版,若有需要的同仁,亦请随时注意购卖。
  • 6
    人这一辈子到底怎么过才算有意义?
  • 39
    之前觉得包头吧主黑,现在觉得其他人也不白!
  • 3
    人们为何要学习?不解…
  • 3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讨论: “有德者必有言”与“有言者不必有德”,此两处的“德”与“言”有何不同? “仁者必有勇”与“勇者不必有仁”,此两处的“仁”与“勇”又有何不同?
  • 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讨论: “斯人”是什么“人”? “斯疾”是什么“疾”? 两句“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有何不同?
  • 2
    当今之医者,或自病,或亲人病,皆以“医不自治”为由而另请别医,虽由其“亲人不忍治之”之理而信者若鹜,而彻究其实却皆谎言也。 何以言之?乃其二百五之水平而不自信之故也。 医科大毕业之后,无论其床经验如何,七年后便是副主任或主任医师,会炒作者乃至会变成名医。天知道,其究竟治愈了几个病人。说什么“亲人不忍治之”,难道非亲人就能忍而治之乎?悲心安在? 愚认为,不论是否名医,其真堪医者,要么是从真医者手提面命地
  • 5
    常言“扎针拔罐,病去一半”,经亲身体验,的确如此。 然,多有人认为,凡病皆因五脏六俯之困厄,当以服药为效,扎针与拔罐不过是作用于外部而已,与五脏六俯离得很远,怎能治病呢? 且问,所扎之针与所拔之罐难道不都是在经络之穴位上吗?既在经络的穴位上,这些经络难道不正是与五脏六俯相连通着的吗? 服药而治病者,所服之药通过肠胃而进入血脉,随着血脉的所到之处,五脏六俯的正气机得到了补充,于是其客之病也就瓦解了。 扎
    free这样 4-29
  • 5
    吧主可以出来聊聊吗?
  • 0
    “三阳绝(11),三阴微(12),是为少气(“三阳绝、三阴微,是为气少”之三句话,原在“其极至迷”之后,乃《释解》所移);求阳不得(13)、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徵(14),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瞩不满目(原文是“属不满日”,乃《释解》所改)(15);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16)。 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17)、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18)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舩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
  • 2
    雷公对曰:“循经受业,皆言十全(1),其时有过失者,请闻其事解也。”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也(原文是“未及邪”,乃《释解》所改)。将言以杂合耶。 夫经脉十二、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2)、志意不理(3)、外内相失(4),故时疑殆。 诊不知阴阳逆从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受师不卒(5),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6),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不适贫富贵贱
  • 1
    鄙人通过先生明白万有之一行.中庸于得失之间. 无以为报,不敢胡说.再此发帖感谢! 以表敬意!
  • 2
    三皇究竟是指谁?且看《内经、素问》之原文: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愿得著至教(“著至教”三个字,原在“上通神农”之后,乃《释解》所移),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之合(“之合”二字,原文是“合之”,乃《释解》所改)、别星辰与日月光,上通神农、拟于二皇(原文是“疑于二皇”,乃《释解》所改),以彰经术
  • 0
    问: 佛教中五百世五百辈子和五百年是一个意思吗? 答: 首先说,三个“五百”是一样的,而“世”、“辈子”、“年”则大不同。 一代的时间段谓之“一世”,多数人认为是30年,也有认为是20年的。 从生到死的时间段谓之“一辈子”,多数人认为是70年,也有认为是60年的。 十二个月的时段谓之“一年”。
  • 2
    问: 人为什么会握拳出生撒手死亡? 被推荐的满意答案是: 从医学的角度分析   西医:认为是因为胎儿在子宫时没有足够的空间伸展,胎儿的屈肌发育和肌张力优于伸肌,所以刚出生时都是四肢屈曲、双手紧握,而且肌张力较高,直到出生三、四个月后才把手松开。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与五神对应,心藏神,肝藏魂,无名指的指根是肝魂藏身之处的门户,婴儿出生时握拳就是固住魂魄;人在死亡的瞬间,因为魂魄走了,手就松开了,即所
  • 6
    原文见第七十章。 帝曰:“天不足西北(1),左寒而右凉(2);地不满东南(3),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之气(4),高下之理(5),太少之异也(6)。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7),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8),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 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9)、温热者疮(10)。下之(11),则胀已;汗之(12),则疮已;此凑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 1
    《黄帝内经、素问》第73章 【原文】 黄帝曰:“人气不足(1),天气如虚(2),人神失守(3);神光不聚(4),邪鬼干人(5),致有夭亡。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之五藏,一藏不足,又会天虚(6),感邪之至也(7)。 人忧愁思虑即伤心,又或遇少阴司天,天数不及,太阴作接间至(8),即谓天虚也,此即人气天气同虚也。又遇惊而夺精(9),汗出于心(10),因而三虚,神明失守(11)。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
  • 0
    若问“有何异同”, 本人认为:“同”则是都表示出了如何为他人之好而奉献出自己的贡献,“异”则是前说是空话而后说是行之有 效。 所谓“爱人如己”的“己”,并不能认为是指耶稣而言,而应是耶稣对其信众的要求;“信众”则精神境各不相同,而“爱”的内容亦各不相同,即使其最高精神境界者,能将自己的所爱无代价地送给他人吗?譬如说他们所爱的土地、财产等,之所以他们战乱不止,不就是做不到“爱人如己”吗? 而“己所不欲,
  • 1
    春夏秋冬轮始更, 生长敛藏力不同; 今岁大异往岁运, 只缘跨入新纪中。
  • 1
    请问大师:如何修道?
  • 1
    何谓哲学? 或曰“先哲之学问”者,或曰“国学之精髓”者,或曰“形而上道”者,或曰“世界观、方法论”者;虽皆切要害,然终是他人之家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者,实是了了无几。 “哲”字,“从折、从口,音社”。 “从折”的“折”,就是从中间折断的“折”,也就是分析或认识事物时,将两头的道理抛去而只取其中间的道理,也就是《中庸》中所说的“中庸的思想”或“中庸的精神境界”。譬如你渴得要命,你自然会想法弄到水喝,
  • 1
    许多人一见到“国学”中所说的“小人”,便将现在所说的“小人”划上了等号,实乃大错也。 “国学”中所说的“小人”,乃是相对于“大人”而言。 所谓“大人”,就是“圣人”;没有达到圣人之精神境界的人,统统谓之“小人”,也就是常说的“凡夫”。 比“小人”的精神境界高一级的,谓之“君子”,也就是在身行上恪守“圣人之道”,但在心行却未建立起“圣人之道”的凡夫。 比“君子”的精神境界高一级的,谓之“贤人”,也就是在
    1154965136 1-30
  • 0
    问: 世界上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答: 人有本性与习性之别。 就本性上的人而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别。 就习性上的人而言,确有高低贵贱之别;道德品位的高低决定了此人之道德的高低;行为品位的贵贱决了此人之行为的贵贱。
  • 0
    腊八这一天吃粥的风俗已久,于是“腊八粥”便成了国人心中抹不去的精神需求,于是便有了各种过“腊八节”的习俗文化,而且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腊八粥”。 这里不说各种过“腊八节”的习俗,也不列举各种“腊八粥”的做法,单就二者的本义探讨如下: 一、首先说,凡是年时正受的年分,其“腊八”就在“大寒节”的前后。我人皆知“大寒节”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段,但却未必知道这预示着什么,待简要地说明如下。 大自然的规律,佛家
  • 1
    问: “遗金宁有存”,“宁”字的意思是什么? 答: “宁”的本义是闭门锁户的安静下来,引伸为静下心来的沉思,也就是经过静思所得得出的结论。 对于”遗金“而言,如果静思一下就会得出”其必会被人拿走“的结论,故曰” 遗金宁有存“也。
  • 0
    问: 什么是自我觉知? 答: 所谓“我”,乃是指每个人的意识心而言,我人的身体也只是意识心之“我”的载体而已。四肢可断,脏腑可换,皆不会致人死亡;若将脑干取掉,即使不死,也会变成植物人;脑干中的那个会思的东西就是“意识心”的作用区,故曰“我思,故我在”也。    所谓“自”,就是“从”或“对”;那么“自我”,就是从自己的意识心上进行“思”,或对自己的意识心进行“思”。 之所以“思”,目的就在于获得“明白”
  • 1
    人有本性与习性之别。 就本性上的人而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别。 就习性上的人而言,确有高低贵贱之别;道德品位的高低决定了此人之道德的高低;行为品位的贵贱决了此人之行为的贵贱。
  • 0
    请问: 论语十则中的士不可不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和任重而道远中的重表现在哪里,远表现在哪里? 答: 所谓“士”,因为“士”的本义是指“知一而合十”的人而言,所以“士”字并不指尚未当官的人,而是指“有智力”的人。譬如:战士、女士、男士。 既然我们是一个有智力的人,那就不能只顾自己的享乐,那就要树立为人类乃至众生谋福利的壮志,这个“壮志”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故曰“任重而道远”也。 既然“任重而道远”,就
  • 2
    帝曰:“善!太阴之政奈何?” 岐伯曰:“丑未之纪也。 太阴、少角、太阳,丁丑丁未,清热胜复同,同正宫(“清热胜复同,同正宫”,原在“丁丑丁未”之前,乃《释解》所移),其运风清热。少角(初正)、太徵、少宫、太商、少羽(终)。 太阴、少徵、太阳,癸丑癸未,其运热寒雨;寒雨胜复同,同正徵(“寒雨胜复同”,原在“丁丑丁未”之前,乃《释解》所移;“同正徵”乃《释解》所加)。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少角(初
  • 4
    关于“天人合一”的讨论 每每看到有关国学思想的大文章,讲来讲去,便落脚在了“天人合一”上;每每听到《央视》的名人名家对话时,也将人文思想的落脚点立在了“天人合一”上. 何谓“天人合一”?现在的普遍说法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于大自然”,或说“天人合一”就是“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或说“天人合一”就是“思想像天一样的伟大”。 现在,试将上述三种答案分析于下: 譬如,你说“和谐于大自然”就是“天人合一”
  • 0
    有人问: “XX为物”是什么意思?什么情之为物、道之为物,还有以前见江南写过一篇很霸气的文章《英雄为物》,这个“为物”是不是为何物的意思?这究竟是个什么用法?急求解!!!! 答: “物”者“色”也,犹如绘画,必须先打心稿,再绘形,再涂底,再描色;也就是“心行的事相”,也就是包括构思在内的一整套符诸行动的过程。 所谓“情之为物”,就是情动、情生、情长、情成、情收形成后的一种趋时即现的心理行为。 依此而言:“
  • 0
    今天不是通常的“元旦”,而新纪元的第一个“元旦”;关乎到整整一个纪元的第一天,更应加倍珍惜啊!
  • 1
    有人问:手指指纹斗多好还是斗少好? 答曰: 学问是学问,知识是知识,知识是解决不了学问上的问题的。 关于“手指”之“斗纹”的问题,必须从学问的角度来解答。 中医者皆知,无论是手指还是脚指之指头,皆是阳经与阴经的交换之处,阳经的气机从一身的经络走过之后,必须再由阴经回归回去,如此才能形成全身之能量的循环。在娘胎中之时,当阳经的气机因为其人的道心没有及时地收笼时,就会形成“箕形”;当阳经的气机因为其人的道心
  • 0
    “废寝忘食”的深义 “废寝忘食 ”一词,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工作时所投入的精神境界之高度。以常理而言,这没有一点儿错,若没有一点儿“废寝忘食”的精神,又怎么能攻克疑难问题而获得知见上的重大突破呢! 如果以事理而言,将一个人工作时所投入的精神境界之高度说成是“废寝忘食 ”,则又难以服人。如果一天或两天不寝不食,也还能过得去,如果一个月或两个月不寝不食,还能过得去吗?过不去则人死,人死了,还有什么“攻克疑难
  • 2
    2012-12
    新成立的小国学社,没有什么可以一直弄的好活动,不知道前辈们有何良方,求帮助啊
  • 0
    关于2012、21日之世界末日的说法,早已有闻,虽坚信绝非“世界毁灭”的邪说,但却不解“末日”之说的真谛;近,看了网上所载的下列解释,方如梦之醒。 网上载: 当地玛雅人说,玛雅历法的世纪更替一直被外界误读,虽说之前记载的前四个太阳纪都是以天灾作为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2012年12月21日第五个太阳纪的最后一天将会有什么不测发生。 如果看了网上所载之说,仅仅是知道了“第五个太阳纪的最后一天 ”的解释而已,也只能算是知识,
  • 1
    前曾三次申请“吧主”而皆未获准,今有幸得赐予而成为首任“吧主”,定当以弘扬“国学”为己任而努力当好领头羊。 本“吧”认为,“国学”乃五经四书、诸子百家之类的经典之学问也。说白了,就是儒释道之三家的学问。其余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皆为“国学文化”。 本“吧”的宗旨,就是以弘扬“国学”为主,以讨论“国学文化”为辅;《黄帝内经》虽不属儒释道之三家学问的专著,但却关乎人类的身命之健康,亦属本“
  • 0
    《泛爱众而亲仁》中写到:“才大者,望自大。” 所谓“望”,就是声望或名望。所谓“望大”,就是在人民心里的名望很高。所谓“才大”,就是本事大。为人民服务的本事大,自然在人民心里的名望很高;危害人民的本事大,人人很恨不得他不处好死,又怎会在人民心里的名望很高呢! 还写到:“勿厌故,勿喜新。” 上两句话,若是指夫妻感情而言,则是对的。 若是指朋友而言,如果都维持老朋友的圈子而不去交新朋友,新来之人岂不被孤立
  • 1
    《首孝悌》中写到:“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必告,反必面”是对的,但“居有常”就有点偏了。 所谓“居”,不仅包括居住,而且包括所从事的工作。 若以“居住”而言,不要说现在之人的“居住”不可能“有常”,既使孔夫子也是从宋国而迁居到鲁国的,除非是国君或士大夫有可能一住就是数代人而“有常”外,普通百姓又怎能会“居住有常”呢?人类的居住随着生活的需要而改变,叫做“依水草而居”,到来才有了农耕时
  • 3
    问: 看《三世因果文》里面有“今生做官为何因,前世黄金装佛身。”。忽然有种感觉,这和贿赂上级领导得到官职有何不同?而且佛也重财物,可以贿赂吗?而且修庙造庵,也可以得福报,这个福报是佛用自己的力量给予的吗?那所有的善恶福报是不是佛或者某个主宰运作的呢? 在下并非存心毁谤《因果文》,只是因受多年传统教育“毒害”,愚钝不堪,又爱好追根问底。望各位师傅,修行人,善知识,能帮助解惑,感激不尽。 答: 首先说,因
    cufotwbvv 12-13
  • 0
    1、何谓《国学》: 所谓“国学”,乃是为了对抗西方文化的侵略而提出的一个拯救中华文明的一个方便之提法。 所谓“方便之提法”,就是不究竟的提法;试想,世界上的国家有200来个,各有其国之文明,“国学”一词岂不烂用乎!即使以“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而言,“国学”一词亦不能让人一听即知是指中华文明而言,岂不“提法”不精乎!为了针对中华文明的专指性,所以应改名为“中国哲学”或“中华哲学”或“龙学”为妥;但这些名词容
  • 0
    【原文】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句解】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知,就是不懂。命,就是因果规律的客观作用。不知命,就是不懂得因果规律的客观作用。礼,就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就是人文文化。立,就是站立。无以立,就是自己本身没有能力站起来,众人也不认可你;也就是说,没法完成立身处世的人格。言,就是别人所说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人文学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