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吧
关注: 1,972 贴子: 25,626

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

  • 目录:
  • 文学话题
  • 0
    《瑜伽師地論》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由習離欲故得解脫及徧解脫。如是名爲智果漸次。 此中復有四種邪執。 何等爲四? 一、見邪執。二、慢邪執。三、自内邪執。四、他教邪執。 見邪執者。謂於諸行中執我、我所。 慢邪執者。謂於諸行中起我慢,執前見邪執障諦現觀,後我慢邪執障修所斷煩惱等斷。 自内邪執者。謂獨處空閑不正分别爲依止故,執有實我,或見邪執,或慢邪執。 他教邪執者。謂由他教起邪執著。謂此是我,此是我
  • 0
    院士钟南山:疟原虫治*疗晚期*癌*症获初步疗效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32690 对癌*症绝*症病人来说,这些信息足够了, 足够深入思考一下 中*国有幸,拥有钟老 相关文章: 业障病-癌*症的对治和原理 https://tieba.baidu.com/p/6852471809
    qwouldo 8-1
  • 4
    癌症大妈8次化疗未好转,放弃治疗改种树2年身体痊愈 视频链接: 癌症大妈放弃治疗上山种树,奇迹发生,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211545823591671&wfr=con 百度搜索 种树治好癌症绝症的例子不少噢.. 致富经:老头身患癌症,却靠着种树救了一条命,还收获了亿万财富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19900548809625298&wfr=cont 花甲老人去种树,一年能挣上千万,最后竟连癌症都不治而愈!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243222489734613&wfr=con .......
    qwouldo 7-31
  • 1
    若自真相识灭者,藏识则灭,如果自性清净真如之相、清净无垢识真的灭了,灭者就是真的被灭掉了,那么麻烦大了,我们的藏识所依归的本体应灭,就变成没有任何摄持这个善恶的果报,发菩提心也没用,因为没有真如之体,就像外道的断灭,你怎么修善也没用啊,没有藏识来含藏一切善的种子,也没有真如之相。为什么?一切都是断灭,所以如果自性清净的真如之相真的被灭了,那么阿赖耶的本体就变成也应当灭了,而事实上阿赖耶识的本体是不
  • 0
    《瑜伽師地論》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云何名爲無倒加行? 謂如善達修瑜伽行諸瑜伽師之所开悟,即如是學於法於義不颠倒取,無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見取,無邪僻執,於尊教诲終不輕毁。如是名爲無倒加行。 云何名爲應時加行? 謂於時時間修習止相,於時時間修習觀相,於時時間修習舉相,於時時間修習舍相,又能如實了知其止止相止時,了知其觀觀相觀時,了知其舉舉相舉時,了知其舍舍相舍時。 云何爲止? 謂九相心住。能令
  • 0
    《文殊師利所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梁扶南三藏曼陀羅仙譯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碍無相。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何以故? 念一佛
  • 0
    《大智度論》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復次菩薩,初發心乃至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授記入法位,得無生法忍者名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相後當廣說。 如是等大衆當作上首。故名摩訶薩。是菩薩欲爲一切聖人主故發大心受一切苦。心堅如金剛不动故。 金剛心者。一切結使煩惱所不能动。譬如金剛山不爲风所倾摇。諸惡衆生魔人來,不隨意行 ,不信受其語。瞋駡、謗毁、打擊、閉繫、斫刺、割截,心不變異。有來乞索头目髓脑手足
  • 0
    《解深密經》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如我于彼,聲聞乘中宣說種種諸法自性。所謂五蕴,或内六處,或外六處如是等類。于大乘中即說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說乘差别性。于中或有如言于義妄起分别,一類增益一類損减。 又于諸乘差别道理謂互相違。如是輾轉遞興諍論。如是名爲此中密意。 尔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颂曰 諸地摄想所对治 殊勝生願及諸
  • 0
    《瑜伽師地論》 彌勒菩薩造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世尊!云何菩薩依此四種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钵舍那?」 「善男子!如我爲諸菩薩所说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别諷誦。自說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逹。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 ,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
  • 0
    ◣阿弥陀佛◥____《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善住一切不共佛法。由不棄舍諸衆生故。名爲無缺。一切善根皆善施與諸衆生故名爲無隙。譬如虛空一切衆生皆所受用。 若善男子若善女人,於我所說別解脫教。所制四種根本重罪清淨無犯,我是彼師彼是弟子。隨順我語善住我法,一切所作皆當成滿。此人善住尸羅藴故名爲善住一切善法。 復次善男子,有刹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隨惡友行善根微少,諂曲愚癡懷聰明慢,于三
  • 0
    《佛昇忉利天爲母說法經》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其身清淨 言無誤失 心念鮮明 心無瑕穢 而常自護 謹慎於行 彼菩薩者 乃謂奉戒 將順奉行 於斯十善 聦明菩薩 若能護此 則身口意 無所犯負 斯能名曰 奉明達戒 其無所造 不起無生 彼無形色 無有處所 已無像貌 則無所住 便不可得 何所歸趣 戒不有造 常如無爲 則不可以 眼觀察之 耳無所聞 無鼻無舌 身不可別 及心所念 設不分別 於六根者 則達諸趣 無所依倚 設如是觀 乃清淨戒 未曾逮戒
  • 1
    伽蓝赞 qié lán zhǔ zhě hé sì wēi líng qīn chéng fó chì gòng shū chéng 伽 蓝主 者,合寺 威灵,钦 承 佛敕 共 输 诚, yōng hù fǎ wáng chéng wèi hàn wèi píng fàn chà yǒng ān níng 拥 护法 王 城,为 翰 为 屏,梵 刹 永 安 宁。 ná mó hù fǎ zàng pú sà mó hē sà mó hē bō ruò bō luó mì 南无护法 藏 菩萨摩 诃萨摩诃般 若波 罗蜜
  • 0
    唯识真的好复杂,单纯就知识层面已经很难,更不用说静下心来用感受其中的微妙,心、性、念的划分和相互融合,每一个起心动念的由来和微妙变化,自性、觉知、神识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每一个都可以再细化,就像物质向微观的细化一样微妙,生活中每一个当下都可以慢慢感受,但是过程的历练非常痛苦,没有十足的定力很难深入到微细的部分,只会落入单纯的知识层面
  • 6
    学佛,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佛。如果佛这个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那么,我们学的是不是佛就应该打折扣了。学佛的吧友们,你觉得什么是佛呢?我想这个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吧。
  • 13
    完全无心就能见本性,昏睡,昏厥,无想定,灭尽定虽然也称为无心位,只是无前六识或前七识,第八识是有的。以灭识最多的灭尽定来说,入此定没有呼吸心跳,但身体还暖,正是第八识持身才令身体暖。若无第八识则身体冰冷如尸。 第八识寂灭则唯有纯真觉性就见性成佛了。
  • 0
    经核实吧主妙法如莲花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唯识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
    阿赖耶识为何不缘假想色?比如它缘山河大地,但是不缘众生想象出来的一栋房子。
  • 1
    只要是谈论佛法。佛性和阿赖耶识的概念是绕不过去的,是不得不说的,但是一说就会错的,错了又怕误导。所以有时说了就又只好删了。 说的说一下见性成佛这个词吧。很多人以为见了性就是成了佛了。这是不对的。见了性是成佛的前提,见性只是从概念上理解了什么是佛性,什么是阿来赖耶识。也就是常说的开悟了。准确的说是理性上开悟了。其实这才是到了阿罗汉的境界,开悟以后才是真正的踏上了成佛之路。也就是真正的修行之路。也就是
  • 8
    六识归种是什么意思?睡眠时六识归种,六识会缩起来?融入到八识?
  • 7
    阿赖耶识只缘色法,不缘心法?
  • 6
    请教 想念,思念,牵挂,在唯识或百法里属于什么?
    缘牧 5-17
  • 1
    唯识非学问,经论是方便法落实是修行。
  • 3
    “摩诃男,复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彼既如是共斗诤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姊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摩诃男,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摩诃男,复次,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
  • 28
    从因果率的角度来说,已现形的种子就不应该继续存在了,不知是不是这样?。。。对这个问题有疑惑,
  • 0
    至从这次疫情爆发至今在家每天就是吃了睡,随行烦恼丛丛而生。 禅宗有句法句“烦恼即菩提”,但在唯识宗就把名相剖析的很详细。 根本烦恼有六: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不正见。 随烦恼二十:一忿。二恨。三恼。四覆。五诳。六谄。七憍。八害。九嫉。十悭。 十一无惭。十二无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 十六昏沉。十七掉举。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乱。 不定烦恼四种:睡眠,恶做,想,思。 当烦恼出现要用十
    6326110 5-2
  • 2
    就哲学方法论来说,中国的文化历来不喜欢细分逻辑,喜欢归纳法。 这样做也好也不好,好处是容易抓住理论的精神,不好的地方时往往让不熟悉的人无处下手,缺乏可操作性。 同样西方喜欢细分逻辑,往往也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常常限于盲人摸象的错误。并且对于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往往也让人一头雾水。 ———— 中国传统文化走到极致,也出现了很多弊端,比如社会崇尚无用的玄谈,缺乏务实的科学精神。这种批判的态度也影响到了佛学界
    香蕉 4-21
  • 4
    遍行心所中的触受想思怎么没有呢?
  • 2
    根身,种子,器世界都是阿赖耶识的所缘境。这里种子是指什么?
    · 4-14
  • 0
    昌乐法师讲解《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二课 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大乘佛教的特质,它的奥妙不在于法义,如果你理解大乘佛教是深奥的、是玄妙的,你一定理解错了大乘佛教的定位。大乘佛教的定位、奥妙不在于法义,它的法义反而相对于早期的部派佛教,应该来说它是浅表化、解释得通行化,让大家易于可行、容易理解,关键它不在于深奥,但在于难行。 教化一个人,很难很难很难。为什么说三个难?大家有没有念过《弥陀经》?《弥陀经》最后,
  • 0
    《瑜伽師地論》 彌 勒 菩 薩 造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復次,云何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嗢柁南曰 『执因中有果 顯了.有去來 我.常.宿作因 自在等.害法 邊無邊.矯亂 計無因.斷.空 最勝.淨.吉祥 由十六異論』 由十六種異論差別顯不如理作意應知。 何等十六『一、因中有果論。二、從緣顯了論。三、去來實有論。四、計我論。五、計常論。六、宿作因論。七、計自在等為作者論。八、害為正法論。九、有邊無邊論。十、不死矯亂論。十一、無因見論。
  • 0
    《大智度論》 龍 樹 菩 薩 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問曰『聲聞法中从苦法忍乃至道比忍名爲正位。 如經中說三恶道中不可得三事。所謂正位、聖果、漏盡。破戒、邪見、五逆罪等亦如是。 從得何法名为菩萨位?』 答曰『發意、修行、大悲、方便具足行是四法得入菩薩位。 如聲聞法中先具說四種善根。暖法、顶法、忍法、世間第一法。然後入苦法忍正位。』 問曰『修行皆攝四法。何以故差別為四?』 答曰『初發意雖有修行,不乆修故不名修行
  • 4
    大号关注小号,小号关注大号!大小好互相关注。哈哈哈:好玩!这算什么意识形态?
  • 1
    大乘单译经·第0380部 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 东晋北天竺三藏法师佛陀跋陀罗译    大方等如来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宝月讲堂栴檀重阁。成佛十年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六十恒河沙。皆悉成就大精进力。已曾供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皆悉能转不退fa轮。若有众生闻其名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其名曰法慧菩萨。师子慧菩萨。金刚慧菩萨。调慧菩萨。妙慧菩萨。月光菩萨。宝月菩萨。满月菩萨。勇猛菩萨。无量勇
  • 0
    前天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梦。 梦到有一个人说他就是我。我问他究竟你是我,还是我还是我?他看了我一眼,故作吃惊,说我是幻化的!举手便打!我也想让他把我打没。用运空我观!他打了两下没有什么变化!于是我就举手打他。一把掌下去。他脑袋像个气泡破了!我大笑说你才是幻化的!他又来打我。又所变化,不大!我又打他,一下就打扁了!后来我举起手,只吓唬不下手!只见他变成好多个!但在乐眼里依然是一个!一巴掌下去能打没。再
    吾心8 2-9
  • 2
    娑婆众生该如何自处?
  • 1
    因果报应是不虚的
  • 13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 0
    《解深密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 詔譯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菩薩學事略有六種。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到彼岸。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增上戒學所摄?幾是增上心學所摄?幾是增上慧學所摄? 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學所摄。静虑一種但是增上心學所摄。慧是增上慧學所摄。我說精進徧於一切。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福德資糧所摄?幾
  • 2
    以唯识解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世外尊者 12-20
  • 0
    《大乘百法明門論》本事分中略録名數 天親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爲無我?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法。五者無爲法。 『一切最勝故 與此相應故 二所現影故 三位差别故 四所顯示故 』 如是次第。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爲六位。一
  • 44
    本人、法名印弘、师承上法下刚老法师,法脉来源于江西南昌上界全长老,界全长老是当代禅宗泰斗,已
    深心妙行 12-17
  • 8
    聪明是如何形成的?
    未铭秋 12-15
  • 5
    佛祖可否解决所有的科学问题
    流云之迹 12-14
  • 11
    《楞伽经》:“复次,大慧,当说名、句、形身相,善观名、句、形身,菩萨摩诃萨随入义、句、形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觉已,觉一切众生。” 名身、句身、形身,在孩提呀呀学语的时候曾经给以怎样的冲击?长大的我们早就习焉不察了。狼孩也有名身、句身、形身,成型以后,他就再也难以接受人类的名身、句身、形身。佛国净土的菩萨也有名身、句身、形身,但他却能从中解脱,在所能现。《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菩萨众品:“
  • 1
    想知道前世原来如此简单! 知道前世原来那么简单 加拿大 密西沙加 林居士 我学佛的时间并不长,由于偶然的机缘,我走入佛门殿堂。互联网为我学佛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几乎所有的佛教经典、各种法门、各种感应录以及大德的教导等等。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和了解地藏占察法门。占察法门中最吸引我的是了解自己的前世和宿业以及让菩萨指点自己的修行,就是请菩萨做自己的老师。 于是我特别想拥有一副占察轮,占察一些
  • 0
    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凡符合三法印的,便是佛正法。 三法印即 “诸行无常印、 诸法无我印、 涅槃寂静印”。 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