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吧吧
关注: 476 贴子: 2,931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在这个末法时期众生的福德很薄了,众生的烦恼非常重,你能闻到佛法就很不容易了,想开悟能开悟的人很少很少,没有福报你不能得智慧,等到弥勒佛降世的时候,人世间的平均寿命八万四千岁,福报要比现在大,善业的力量大,信佛了有点善根了你要懂得忏悔,真心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坚持做善业可以转变你的恶,什么叫行善呢?捡垃圾都是行善,先提升你自己,先消你自己的业障,福慧双修,你福报大了智慧一定大,你真智慧开了就不好色了
  • 0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学会爱别人,一个善良的人一定是温暖的人,乐于助人的人,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
  • 0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乐,平和第一善,心诚第一亲,无忧第一福。
    若尘 7-20
  • 0
    我们对物质的追求,总是得了还想得,有了还希求更多,欲望永无止境,贪求过多,到头来只能永远处在不满足的焦虑中。这是因为在我们的心里面,把拥有物质的多寡,等同于幸福满意度的百分比。其实,幸不幸福的根本问题在于,我们从一开始就选错了丈量幸福的标尺。
    若尘 7-16
  • 0
    前方坦途,不要得意;前方坎坷,也无需失意。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不失本心,那就一定能够万事如意。
    若尘 7-12
  • 0
    只有放下执念,不执著,才有大智慧。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人生才得大自在。生命中真正的快乐不是拥有,而是放下。
  • 0
    所以,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降低各种欲望,断恶修善广布施,在消尽烦恼、圆满福报的过程中,不仅自然处理好一切,幸福将会不期而至,未来的快乐更是不可思议。如果没有调伏贪嗔痴,没有提升自己的心量到高能级,没有积累足够的福报,想处理好世间的一切,是不容易的。因此历代大德曰:“勤劳如山王,不及积微福。”要想后半辈子幸福,结善果,就要及早广种善因。
  • 0
    末来如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踌躇于过去的半亩方塘,每一个决定转身的人,都曾在风里站了很久,只要你想开始,一切都不算太晚,大胆努力的往前走吧,这样耀眼的样子真的很好。
    若尘 7-9
  • 0
    人生除了修福,还要修智慧。有福报、有财富,如果不知妥善运用,花天酒地、吃喝玩乐,造作恶业,虽然有钱反而容易招致堕落。 社会上有些宠物,主人每天抱著它,替它打扮、送它到美容院,生活得比一般人还优越。但是,终究还是畜生道的众生,虽然前世修福报,却没有智慧辨别是非,因此造作恶业而堕落。所以,修福还要修慧,有智慧才能妥善运用福报,增长福德、避免堕落。 南无阿弥陀佛
  • 0
    用自己的认知去评论一件事,事事都不完美;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人人都有不足;用自己的心眼去要求别人,人人都不达时宜。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
  • 0
    人生是一场爱与奉献的舞台。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用行动给予帮助和关怀。把爱融入生命的每个角落,用真情温暖他人的心灵。只有懂得付出,才能体验到无私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让爱与奉献成为我们人生最美的底色。
    若尘 7-8
  • 0
    我看很多人对于一些正能量文章也就是看看,你说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过不好这一生呢?你去行动了吗?你也就是看看,你掌握了方法知道了改变命运的方法你去干了吗?你不干怎么改啊,你得去落实啊,应该力戒空谈嘛,得落到实处,你改了才有改变嘛,最重要的是听明白了得去干啊!!!你得去转变自己啊,得修嘛,徳到,得到啊,福报为王嘛,你得去做啊
  • 0
    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眼里容得下别人的人,才能让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柔和待人的心态才能让自己处处祥和。
    若尘 7-7
  • 0
    人生总有坎坷不顺, 有的人就喜欢逢人抱怨。 自己的委屈和怨气,自己消除。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做出行动,才能有好命运。
    若尘 7-6
  • 0
    随心而动 有一种毒药叫思念, 有一种解药叫希望。 持一种宁静的心态, 过一种平淡的生活。
  • 0
    热爱生活,期待未来,以一颗平常心静待花开,增加生命厚度,点亮人生的风景,感受生活所赠,与世界温柔相待。学会不争,自见本性。唯夫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阅读317
    若尘 7-5
  • 0
    人的一生是修来的,种下善良的因,才能享受福报的果。无论你利益谁,最终都会利益到自己。愿我们时时珍惜自己培植福报的机会。 一路走来,我们做了多少好事,说了多少好话,帮助了多少人,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南无阿弥陀佛
  • 0
    当一个人无论什么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时,生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这样的人太少了,于是生活中才有了修行。修行,就是每天找自己的不足去改正,修正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己,悦纳别人,是最难的修行,一旦真正做到悦纳,人就充满光明和喜悦。
    若尘 7-4
  • 0
    《无题》 风来欢欢喜, 雨去泪涟涟; 烈日当空照, 暴晒奈何天。
  • 0
    真正聪明的人不存在占有算计之心,而是尽全力去照顾别人,因为他们懂得越给予别人自己得到的越多。不计较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不在乎表面的吃亏,只看重长远的互利共赢。反而,一个人越是算计,便越容易吃亏。处事大度汪洋为高,待人宽厚豁达是福。为人厚道,才是最大的精明
    若尘 7-1
  • 0
    欲成大事者,必先学会做人,人品是最好的名片,人品是最硬的底牌,人与人之间始于缘分,终于人品,人品不行,没人支持,路会越走越窄,众人拾柴火焰高。
    若尘 7-2
  • 0
    顺其自然,知足清欢,苦中作乐,就是觉醒和悟懂,就是温柔和优雅;若能做到凡事不计较,豁达、淡泊处世,处处必是美景,明天定会更美好
    若尘 6-30
  • 0
    平等待人,与人为善,是一种处世之道。伟大的佛陀早已告诉了世人众生平等的道理,所有的人包括非人类众生都是我们无始劫的亲人,我们应当善待所有。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不能凭地位高低、贫富贵贱或身材长相来判定一个人,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视他人,切不可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去判断他人。我们要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给他人带去温暖,带去友善。
    若尘 6-29
  • 0
    我们不要去幻想生活里全是春天,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坎坷,品尝苦与乐。 让心静下来,才能看淡一切。
  • 0
    面对红尘喧嚣,面对繁华诱惑,用一份平静与从容来面对生活,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图片】
  • 0
    接纳自己,修正不完美,接纳别人,去除了偏执。
    若尘 6-26
  • 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需依教奉行,生起惭愧心,摒弃傲慢心,谦虚谨慎,先做一个好人,再做一个合格的修行人,最终由人格升华至圣格。【图片】
  • 0
    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毒。嗔就是对眼前的事物产生了厌恶,并且引发了负面情绪,这是人容易产生烦恼的原因。一个人若是要保持心中的平和,就要学会慈悲,做到清净,平静平等的看待一切事物。
    若尘 6-25
  • 0
  • 0
    人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看清自己,重新认识自己。 尘世喧嚣,人心浮躁,静下心来,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生活需要智慧,而不是鲁莽,需要稳重,而不是轻率。 静,可以让你我变得更理智,更冷静,从容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若尘 6-23
  • 0
    当遇到别人指责时,我们应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回光返照检查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外,还要感谢别人指出我的缺点。如果不听劝说一意孤行,甚至觉得别人是针对我,那就上了魔的当,陷在执着圈里,将会在六道轮回里流离,难有出离之期。
    若尘 6-22
  • 0
    小小路旁花,夜夜风吹醒。寂寞深空月缺圆,拂晓天边隐。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