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吧
关注: 4,619 贴子: 15,616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身立命,积德累功

  • 目录:
  • 国学
  • 0
    中书舍人伊松林说:有个叫赵延洪的,生性梗直,嫉恶如仇,他时常当面责备别人的过失而无所顾忌。 有一次,他偶然看见邻居的女人和一个青年说话,就赶忙告诉了她的丈夫。这位丈夫经过侦察,发现了蛛丝马迹,乘女人与青年幽会时,将他们sha了,然后提着人tou到官府自首。官府依律,宣布这位丈夫无罪释放。 过了半年,赵延洪忽然发起疯来,一边自己打着嘴巴一边用邻家女人的腔调说话,让赵延洪为她偿命。最后,赵延洪咬断shetou死去了。 若
  • 0
    御史佛伦先生,是先父姚安公的老朋友。他说:有位富户家里有个奴仆,因为游手好闲被主人轰出了门。他对主人恨之入骨,就制造流言蜚语,诬蔑主人家门风败坏、生活糜烂,还编造了一些细节以为佐证,说得有鼻子有眼,使人不能不信。一时间,这谣言传播开来。对此,主人亦有耳闻,但嘴是人家的,挡不住人家说话,想去争辩,又无从开口;只好由女人们烧香磕头求神灵保佑了。   一天,这个奴仆正与他的狐朋狗友坐在茶馆里,指手划脚地
  • 55

    广告
    20:1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7
    老书生周懋官,操南方口音,不记得是何许人了。他在官场上久不得志,生活困顿,流离失所,曾往来寄食于周西擎、何华峰两家。何华峰本来也姓周,或许与周懋官、周西擎两位同为一族。乾隆初年,我还见过周懋官先生,他谨慎迂腐,笨拙迟钝,活像一位古代君子。   每于考场应试,常因为文字笔画有误而被取消录取资格。有时初审已经合格,复试时又为一两个错字而名落孙山。   其间,也有考官吹毛求疵的现象,如题目上的“曰”字,他
  • 0
    霍养仲说:雍正初年,东光县有位农户,家庭财产数额相当于中等水平。   一天夜里,来了强盗,他们不怎么抢财物,只是把他的女儿从被窝里拽出来,挟到后园子里,仰面捆在一株弯曲的老树上,可见他们的本意不在于劫掠钱财啊。   农户的女儿大声哭骂。顾工高斗,就睡在园子里,听到声音后,持刀跑出来与强盗拼杀;强盗不敌,纷纷逃窜,农户之女因此免受污辱。   从那以后,女孩儿又气又恨,终日啼哭,不吃不喝,不言不语。父母极
  • 14
    蔡礼旭老师主讲/2005年02月   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们这里这一次的讲座叫“幸福人生讲座”。诸位朋友,幸福是每个人所追求的,每个人都希望幸福,如何让人生幸福?我们人生走了几十年,你觉得幸福吗?很多朋友笑了,笑是有幸福的感觉。您常常在睡觉当中有没有睡到笑醒的?有。有没有朋友说说看,你睡到笑醒是什么原因?能不能让这些欢喜在你的人生当中愈来愈多?我们假如这样去经营人生,就会愈来愈幸福。   哪些事情让你一想到就会觉
    斩妖... 10-30
  • 2
      康熙末年,张歌桥有个叫刘横的人,住在河边一侧。   一年,连降暴雨,河水猛涨,载着重物的小船往往会被激流吞没。   这天,人们偶然在水流中看到一个妇女,呼喊求救。众人没有敢上前的,惟独刘横激愤地说:“你们还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哪有这样见死不救的!”   于是他独自划着小船,追赶了三、四里,几次差点儿翻了船,终于把那位妇女救了回来。过了一天,那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孩。一个多月后,刘横忽然得了病,他嘱咐妻
  • 9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位大儒。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人物,却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笨人”。 梁启超曾在《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一文中,对曾国藩做出这样的评价: 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挫。 称曾国藩年少时并非超凡绝伦的天才,甚至是同龄孩子中资质最愚钝的。 那么一个处处不如人的笨小孩,究竟是怎样成长为一代大儒的呢? 曾国藩曾在家书中总结自己取得成功的八字经验:
    活该先生 10-27
  • 0
    德宏斋扶乩,乩仙下坛,并不作诗,自报姓名为刘仲甫。众人不知道刘仲甫是什么人,旁边的一位围棋国手说:“他是南宋国手,曾著《棋诀》四篇。” 说完后,请求与乩仙下一盘。乩仙下判文道:“如果下棋,我一定会输。”国手坚持要下,乩仙同意了。 结果,乩仙真的输了半个子。众人说:“大仙是出于谦让,还是为了奖掖后进呢?”乩仙下判文说:“二者都不是。后人事事不如古人,唯有推算天文历法与下棋胜过古人。或者说,后人是在古人已
  • 52

    广告
    20:0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7
    有一位上海的女士一见到我就痛哭流涕,说她丈夫欺骗她。她刚跟她丈夫结婚半年,她丈夫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是个流氓。她说她现在想离婚,想找一个好人过日子,问我行不行。我看着她说:“我直接跟你讲,你找不到。” 她当时就不哭了,很震惊地说:“我的命为什么那么苦呢?”我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为什么这么苦,你知道吗?你价值观错了。你看,你穿着衣服跟没穿一样啊。这不是以丑为美、以恶为善、以非为
  • 10
    八十年代末,我的一位同学在乡下一个铁厂当秘书,给我讲了一个发誓的事情,让我至今记忆忧新。 铁厂要过中秋节,节前员工集体放假回家,给留守厂里的看门人买了五斤猪肉,让其过节时食用。当时,做饭的师傅与看门人都在场。 不久,五斤猪肉不翼而飞,看门的说是做饭的拿了,做饭的人不承认,两人为此争吵不休。 看热闹的人不明白究竟是做饭的拿了肉,还是看门的冤枉了他人,一头的雾水。 为了证明各自的清白,正当午时,两个人在厂
  • 2
    一、 菜市场一角有个卖豆制品的摊位,摊主是个瘦小的女人,她很诚实,过秤后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从不违背顾客的心意擅自添加一小块凑个整数。尤其与众不同的是,她右手戴了一只白色塑料手套,小心地取了嫩嫩的豆制品再轻轻地放入袋里,左手接钱找钱,动作显然慢了许多。但她说:“豆制品是食品,戴个手套卫生些。我做得干净,卖给你自然也是干净的才行。” 她的行为在买菜的人中口耳相传,为自己的生意带来了许多回头客。因此她的生意很好,每天不到十
  • 7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孝顺父母的理由。 例如有的父母脾气暴躁,有的父母厚此薄彼,有的父母愚笨贫穷,有的父母观念落后,有的父母身体不健全,特别是父母年老了,头脑不好用了,脏了、臭了、屎尿都拉床上了、脾气更坏了等等。 父母是我们修行的最初对象,我们每个人要从父母这里开始,学会包容与爱。无论父母如何,我们都要去爱他,孝敬他,尊重
    中国... 10-17
  • 0
    景州人李晴嶙说:有位刘先生在一所古寺中教儿童读书。一天夜里,月色微明。他听到窗外似乎有寒寒窣窣的声音。从窗户缝隙往外一看,在墙缺口处,隐隐约约似有两个人影。刘先生急忙喊道:”有贼!”忽听隔墙有人轻声说道:“我们不是盗贼,是有事特来求你的。” 刘吃惊地问道:“求我干么?”墙外答道:“因我们生前造了恶业,死后堕在饿gui道中,如今将近一百年了。每当我们闻到从僧厨里飘出来的饭香,就饥火如焚,因暗中观察,看你
  • 5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 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人之所以能结婚在于福分是对等的,当然这个对等,不一定是完全对等丝毫不差,是在一个范围之内,有上下活动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薄,厚的人这个允许的范围相对较宽,薄的人允许的范围相对较窄,在这个范围内才能对得上缘分。任何一方做了
  • 3

    广告
    20:0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张同与陈九是两个陌路相逢的朋友。张同要上京城考状元,陈九要到扬州做生意,萍水相逢,两人意气相投,话题多多,说不完的友情,道不完的人生理想,这样,一路过山过水,两人成莫逆之交,恰巧寒冬腊月,陈九感染伤寒,张同硬要陪好朋友一起回家。恰巧路途遇暴雪而发生路阻,而且回家要过千山万水,陈九劝张同一个赴京赶考试算了,反正自己是一个快要死掉的人,但张同情深义重,租了一个房子,没日没夜照料朋友陈九,陈九知道自己快
  • 0
      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惯的儿子,虽然他有庞大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祸害。他想:与其将财产留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如何白手成家,经过艰苦的考验才有今天。他的故事感动了这位从未走出远门的青年,激发了奋斗的勇气,于是他发愿:如果不找到宝物绝不返乡。   青年打造了一艘坚固的大船,在亲友的欢送中出海。他驾船渡过了险恶的风浪,经过无数的岛屿,最后在热
  • 0
      在期刊《禅》中读到这样一则寓言:小狗和小猫受到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小狗想:“主人宠爱我、喂养我、供我住,痛爱我,主人一定是神,否则怎么可能如此无条件地照顾我呢?”小猫心想:“主人宠爱我、喂养我、供我住,痛爱我,只有一个可能,我一定是神,否则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呢?”这则寓言在充满情趣中透出丰富的哲理。相同的生活境遇,获得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心得体会,缘于不同的感悟,基于此,小狗会对主人更加忠心,而猫
  • 8
    社会上许多人,在自己运气欠佳时候,就抱怨自己的命不好。都是在找客观原因。没有往内看自己所思所想所做是否合乎天道。 一、 邪淫心重的人 第一个消减的是福禄。官位降低或不顺利。有的人官位就是提拔不上去,因为自己的福和禄已经不够了。尽管努力也很难达成自己理想目标。男女都会在肾气方面及生殖器方面得病。自己的子女也会不顺利在感情方面。邪***最终是duo到三e道去,轮转为动物身(血途),或duo在地_狱偿还罪孽。在世容易得
  • 1
    《太上感应篇》之:愿人有失。
    斩妖... 10-5
  • 80

    广告
    19:56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3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m4FrBDhV8VTGnu5r4-XXA 提取码: nncj
  • 3
    陈太太,平常都在自助餐厅帮忙打杂,由于识字不多,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先生也整天在外做工,因此家中唯一的独子,由于受到同伴的引诱,在小学时就沉溺于电动玩具的游戏,因此不仅学业成绩一落千丈。 而且还常常偷窃父母的金钱,尽管父母常常加以打骂,可是丝毫都没有什么改善。进入初中后,情况不仅没有转好,反而变本加厉,因此让父母十分的头痛。 正在十分无奈和彷徨的时候,有一位好友告诉这位太太,如果要解决孩子的这
  • 1
    清朝上洋有一童子,自小就刻苦读书修身。道光丙申二月的一天,他闲步路过一书坊,停步问:“什么书看了爽快舒适呢?”书商说:“只有风流词曲了。”童子说:“什么是风流?”书商于是拿了一本浓情艳史给他,童子便租了下来拿回家中。 童子把书看了一半,叹息道:“世间只要有这样的书,我就必定要毁掉。”   第二天便又来到这家书坊,索要所有的风流书籍,店主拿出了数十种,说:“你想要看,可以慢慢来租看。”童子说:“我要将
  • 0
    民国前,有一青年与同窗好友进城应考,二人俱新婚不久,考期虽尚未结束,在城里独宿了几日,难耐寂寞。他与好友相约,于当日考试下堂后,结伴回乡;步行百余里(约五十多公里),至二更天返抵家门。父亲问他因为何事漏夜赶回?他说:‘没事,回来看看。’父亲见状,了然于胸,知道儿子所为何来!于是怒斥: ‘一定是在城里惹事生非,才连夜赶回家来避祸,明天再以家法痛责。’   父亲命家人将他双手反绑,关在仓库,从外锁上。  
  • 0
    曹州有个人叫方山开,年轻时就善使弓箭,特别喜欢打猎,所杀的**不计其数。 唐贞观十一年,方山开得急病突然死去,但经过一宿又苏醒了。醒来后,他对人说:“昨天我被二十多人拉去,走了十多里路,上了一座山,有三个gui牵着我,登着梯子往上走,快到山顶的时候,忽然飞来一只白鹰,铁爪铁嘴,抓了我的左脸颊飞走了。又有一只黑鹰,也是铁爪铁嘴,抓了我的右肩也飞走了。等到了山顶,被带到一个厅堂,看见一个官员,披着红色的衣服,
  • 0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
  • 87

    广告
    19:50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太上感应篇》之:念怨不休。
  • 66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前言:《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
  • 1
    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厂,老板的个性耿直、爽朗,日常接定单的原则是:不印漫画书,不印邪淫书,不印揭人隐私及名人绯闻花边的周刊、杂志、不印渲染暴力的书;这几类书的流通量大,利润高,定单多,但是老板不为所动;虽然如此,印刷厂的生意非但不受影响,反而蒸蒸日上,客户常常自动上门,定单源源不绝。 老板不喜欢喝酒、上卡拉OK、俱乐部等应酬,每天除了工厂,其余时间就在家里,平时鼓励妻小亲近fo法;就这样老实的经营,工厂不
  • 0
    太仆寺卿戈仙舟说:乾隆戊辰(1748)年,河间县西门外的桥上,有一人被雷震死。他的尸体仍端端正正地跪在桥上,并不倒地。手里还举着一个纸包,雷火也没有把纸包烧毁。打开纸包一看,原来里面全是砒霜,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一会儿,他的妻子闻讯赶来,见到他这样死去,竟然不哭,且说:“早就知道你会落得这样下场。只怪老天爷对你的报应太迟了。”人们细问根由,他妻子说:“他经常辱骂自己的老母。昨天又忽萌恶念,想买
  • 0
      一天上午,阿难跟随佛陀到舍卫城弘化,途中见到一对身形佝偻、衣衫褴褛的老夫妇,瑟缩着身,蹲在正燃烧着的垃圾堆旁取暖,眼中不时流露出凄怆悲凉的眼神。   这时佛陀问阿难:「你看见那一对老夫妇吗?」   阿难回答:「是的,佛陀!」   佛陀告诉阿难:「这一对年老的夫妇,在他们人生的第一阶段──年少的时候,如果能够发愤图强,努力创业,必然可以成为舍卫城中的首富;如果能出家学道,精进修行,必然可以证得阿罗汉
  • 9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后经宋代李昌龄、郑清之等先贤发扬光大,流通于世,影响深远。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民国时期,印光大师亦曾大力弘扬此书,以挽救世风。历代以来为《太上感应篇》作注解的注书,多达数百种,皆是历代先贤为劝世救人而作,包括真西山、惠栋等大儒,也欣然为之作注。在众多注书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感应篇直讲》、《感应篇汇编》和《感应篇图说》三种。
  • 73

    广告
    19:44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太上感应篇》之:巧诈求迁。
  • 0
      这天早上,吃的是馒头,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师父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师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将6个馒头吃完了,他吃
  • 1
    先曾祖润生公在襄阳的时候,曾见过一位僧人,据说,他曾经做过惠登相的幕客。这位僧人述当年流寇的事,讲得非常详细、具体。听者都摇头叹息说:“这是上天安排的劫数,难于避免。”可是,这位僧人却不以为然,他说:“依贫僧之见,这种劫数完全是由人自己造成的,上天是不会无缘无故降灾难给人们的。明朝末年所发生的杀戮、jian淫、抢掠的惨状,即使唐朝末年黄巢造反流血三千里也为之逊色。推究业因,由明朝中叶以后,官吏个个贪婪暴虐
  • 0
    《太上感应篇》之:心毒貌慈。
  • 0
    我们老家有个张老婆子,据她自己说她曾经是个走无常的,如今不再干这一行了。   张老婆子说,她以前到过阴曹地府,曾问冥官说:“信fo到底有没有好处?”冥官回答说:“fo只是劝人为善,行善的人自然会感召福报。所以福报应该说是自己修来的,并不是fo赐福给他的。如果藉着供养来求fo赐福,那么,世间清廉的官吏尚且不受贿赂,难道fo会接受贿赂吗?”老婆子又问:“一个人若是造了恶业,忏悔有用吗?”冥官说:“忏悔必须真心悔过自
  • 0
    从前有一个猴王,它很不喜欢老一点的猴子,总觉得它们又浪费粮食,又老又没力气,所以每当有四十岁的猴子的时候他就下令杀死,但他轮到它自己的父亲的时候,老猴子苦苦衷求说以后一定有用得到它的地方,猴王就偷偷地把父亲藏了起来。 一天,它在睡觉的时候一条蛇钻进了它嘴里,怎么也拉不出来,别的小猴子都没办法,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它的父亲。终于,老猴子用一只老鼠把蛇引了出来,猴王从此再也不杀老猴子了。 有些人就是觉得父母
  • 83

    广告
    19:38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乾隆十年的五月,武进县考生钱维城约同乡的李建中一同进京赶考。这天,他们骑马来到山东境内,突然遇到一场大雨。等赶到镇上客栈时,两个人已成了落汤鸡。 由于旅途的劳累,他们吃过晚饭就一头躺到床上。钱维城刚躺下不久,眼前就朦胧起来,只见自己已经来到京城,他走着走着不觉来到贡院。看见许多考生正围着看墙上的榜文,今年的状元会是谁呢?自己会中第几甲第几名进士呢?他急忙挤上前去。却见榜首清清楚楚地写着李建中的名字
  • 0
    《太上感应篇》:毁人称直。(案例汇编)
  • 0
    乌鲁木齐某千总,患了寒症,有位道士主动登门治病,说是与千总前世有缘,特来相救。正赶上有个被流放的人高某,他的妻子颇通医道,见了道士开的药方,她惊骇地说:“这药里有桂枝,如吃下去会因阳盛而死亡。药性与病情正相反,岂可草率服用?”于是她极力劝阻。那位道士叹息道:“命该如此啊!”说完拂衣而去。高某的妻子用承气汤,千总用完后居然痊愈了。大家都认为道士是庸医骗人。   我回京以后,偶然阅读邸报,忽然看到那个
  • 1
    江苏崇明岛南埠镇,大兴染店,有一位染布师傅,是浙江绍兴人,在该店当染手多年,月薪侗钱二串。民国初庚申年,正月十三日闹兵变,军人大抢,地面无人维持秩序,一般流氓地棍,也趁火打劫,该染布师傅竟起了贪心,以为是发财良机,也随众去抢劫抢来白银二十锭。 因他无亲近人,只好将白银交与老板代他保存,又做了一年,到了年底,这位染布师傅即辞工不做,他自己心中盘算,我有了这二十锭白银,合计共一仟余两,回家买田买屋,娶
  • 2
    有个人强纳奴仆的女儿为妾,奴仆虽然不愿意,但迫于他的势力,也无可奈何。 这个人隶属旗籍,本身也另有主人。奴仆的女儿为他生了一女,长到十四五岁。他的主人听说其女儿容貌美丽,也强纳为妾。这个人心中不愿意,但同样迫于势力,也无可奈何。 他叹息说:“如果没生这个女儿,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的妻子说:“当初你不强娶这个妾,也就不会生这个女儿了。” 此人听了,忽然感悟到自己的过失。 又,我的亲戚中有一女儿,未出
  • 96

    广告
    19:32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0
      有一次,佛陀带着阿难出外行化,忽然在路上发现一堆黄金。佛陀说:「阿难!你看到了吗?那儿有毒蛇。」   阿难朝黄金看看,回答佛陀:「是的!佛陀!我看到了,那是毒蛇。」说着,他们就继续行化去了。   这时候,有一对父子正在田里工作,一听说有毒蛇,就想过来看看。可是,当他们跑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堆黄金,「那里是毒蛇?分明是黄金嘛!刚才佛陀和阿难却把它看成毒蛇,真是个大傻瓜!」父子俩欢喜的说着,就把黄金带
  • 5
    张张:   一天晚上9点,我和一个邻居朋友参加完聚会打车回家,她说可能把手机掉车上了。于是第二天我打电话给司机,他说没看到,可能后面的乘客捡到拿走了。我又打电话给叫车公司反映情况,查询下一个乘客信息。一个声音很好听的客服小哥哥说那晚我们是最后乘车的,他也会帮忙再催促司机寻找。我朋友说原手机有很多资料丢了很麻烦,但没有办法只能听天由命。   重点来了!第三天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手机已找回。原来之前的司机想
  • 0
    《太上感应篇》:正己化人。
  • 0
    中书促进入张完质说:“有一个与hu仙交了朋友的人,将要到外地去经商,临走之时,把家托给hu仙照管。 这个hu仙还真尽心,不管是防火还是防盗,他都像警卫一样:僮仆、婢女若偷奸耍滑,他决不放过。于是,家事被料理得井井有条,超过了商人未离家时。只是有一件事他不管,那就是商人的妻子与邻家的一个男人通jian。 两年后,商人回来了,对hu仙治理家政的功绩十分感激。 后来,他渐渐听到了妻子的有关传闻,又怪罪起hu仙来,并当面责备他
  • 7
    01 我老家有位长辈,在农村种了一辈子地。家境不怎么样,但特别有气性,经常看不惯别人,爱跟人家生闲气,很倔的那种人,气性上来了几头牛都拉不回。现在年纪大了,得了很严重的肝病,没办法治,就那么耗着,有好几年了。 我几年前回老家时,见过这老两口。当时他老伴跟我们絮叨,掰手指数她的孙子上学,要交这个费用那个费用。原来农民子弟上学这么不容易,除了书本费之类的,还有很多我没有听说的费用,比如夏天还有电扇费、冬天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求知若渴

目录: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