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宜宾工业新增就业岗位1.2万余个
据四川制造报道,今年前7月,宜宾市充分发挥工业企业在稳就业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招引和推进工业项目,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工业领域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2万余个。 近年来,宜宾市持续实施“双百工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新培育四川时代、美捷通讯、四川高景、时代吉利等为“百亿级”企业,现有“百亿级”企业9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3户,通过做强工业企业主体,有效扩充了就业容量,截至7月,朵
贴吧:四川作者:shxw1969 2025-09-05 18:03
苏浙粤连续10人调入东北:杨淑鹏任哈尔滨副市长
7月17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一份任免职名单。其中,任命杨淑鹏为市政府副市长。 澎湃新闻注意到,杨淑鹏此前担任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省中小企业局(省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局长,负责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方面工作。 他也成为近期第10名从苏浙粤三省调任东北工作的领导干部。 杨淑鹏,男,汉族,1979年4月出生,云南鹤庆人,2004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
贴吧:东北发展作者:shaoshuaiy126 2024-07-18 10:12
易查启动中小企业移动信息化普及活动-阳江站
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随着3G网络的建设、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丰富以及手机上网资费的降低,越来越多的用户活跃在移动互联网上。移动
贴吧:易查作者:YiCha2004 2012-10-14 20:08
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5)下篇
第五章 智慧教育区域发展差异 (一)东中西部发展梯度 当前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呈现“东部引领(技术创新)+中西部追赶(政策倾斜)”的区域发展梯度格局。东部地区凭借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优势占据主导地位,而中西部地区则通过政策扶持以及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普及,正逐步缩小数字鸿沟。 东部地区在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方面表现突出。华东地区集中了全国60%的头部教育科技企业,区域市场占比达38%,其中上海AI教育企业密度位居全国第
贴吧:智慧教育作者:智教科 2025-07-27 09:17
政策力推AI赋能新型工业化 一品威客聚合服务商助企落地应用
培育一批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加快推动行业专用大模型落地应用与迭代升级;着力培育人工智能优势企业,支持人工智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025年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会议,研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思路举措。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此次会议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企业应用AI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面对广
贴吧:一品威客作者:一品威客设计分享 2025-06-05 17:06
织就企业服务生态网 一品威客以人才引擎驱动全周期成长
伴随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战略加速落地,一品威客依托千万级人才库与十五年服务沉淀,积极构建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的服务生态。其创新打造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生态,为“一张网”体系的丰富完善贡献市场化平台力量。 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战略落地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横向连通、纵向贯通的“一站式”服务
贴吧:一品威客作者:一品威客爱开发 2025-08-29 10:27
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扩容,成都为中西部唯一城市
干货: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扩容,成都为中西部唯一城市 19日晚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公告称,支持创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杭州、广州、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深圳、济南-青岛3个先导区后的第二批先导区名单。  至此,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增至8个。从地理分布上看,此次扩容中,长三角、粤港澳各新增1个先导区,京津冀实现了“从零到二”的突破,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
贴吧:中华城市作者:wzk8188 2021-02-21 17:55
回复:青岛打造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山东内陆济南干瞪眼
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海洋产业整合提升的“关键一招”,将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特定地理空间上集聚,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025年,《青岛市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方案》发布,明确海洋产业集聚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市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数量达到10个,其中省级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5个左右。到2030年,全市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达到15个,其中省级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8个左右,成为带动全市乃至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主体。

当前,青岛正全力打造“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现代海洋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随着越来越多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集群成势,青岛海洋产业将进一步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群竞争优势,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强力支撑。
3个海洋产业集群、集聚区贴上国家级、省级“标签”
北海造船建造的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由青岛双瑞提供氨燃料供气系统;中船发动机采购海西重工生产的发动机曲轴,为北海造船提供船舶发动机;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与一路之隔的海油工程青岛公司签署协议,当一方产能饱和时,可以统筹使用另一方的场地、设备等资源,提高行业产能峰值……这是青岛船舶海工产业协同发展的缩影,也彰显了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资源对接、要素整合优势。
青岛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高地。
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层面上,已陆续开展了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评选,截至目前,共评选出55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涉海领域。
青岛有1个海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由青岛牵头的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入选。该集群由青岛、烟台、威海三地共同建设,拥有北海造船、中集来福士等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约140家,主建船型本地配套率超过40%,汇集了山东海运、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海检集团等上下游企业超600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设计、原材料、建造、配套、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在省级层面上,沿海各省纷纷将打造海洋产业集群和集聚区作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增强海洋产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抓手。以海洋生产总值全国排名前三的广东、山东、浙江为例,广东提出打造海上风电、海洋油气化工、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旅游及现代海洋渔业等5个千亿级以上海洋产业集群;山东加快推进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支撑;浙江提出要聚力形成两大万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三大千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积极做强若干百亿元级海洋产业集群。
今年4月,青岛湾(二中湾)旅游码头通过验收,助力青岛加快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王雷 摄
青岛还有2个海洋产业集聚区入选“省级”集聚区。2025年1月,首批6个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认定名单出炉,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青岛崂山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入选,再次凸显了青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汇集了明月海藻、聚大洋藻业、国信制药等80余家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全国第一”“细分行业第一”。如,明月海藻和聚大洋生产的海藻酸盐系列产品在世界同行业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占据全球市场的30%和25%;国信制药联合开发的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BG136是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正加快上市进程。
青岛崂山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已落地涉海企业100家,培育出琅琊泊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北极海冰大模型等10余个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依托《青岛市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6年)》,青岛加快在崂山区建设全国首个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推动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走在全国前列、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更多集聚区突出“4+4+2”现代海洋产业重点培育
2024年,青岛明确构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港口航运、海洋文旅、海洋化工4个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4个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深海开发、海洋电子信息2个未来产业。青岛市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即突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进行重点培育。
市北区充分发挥国际邮轮母港引领作用,发展航运贸易产业。
具体来看,集聚区建设将根据青岛十区市海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未来布局等标准进行“落子”。纵观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已形成“双核”引领、湾区联动的局面。
作为驱动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双核”之一,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十年来,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多年来,其海洋生产总值占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40%左右,无疑是布局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关键区域。依托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前湾、董家口两大港区辐射能力,国家级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地位及海洋生物医药企业集聚等特色优势,西海岸新区在现代渔业、港口航运、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引领力。因此,青岛正谋划在西海岸新区培育建设深远海养殖产业、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等集聚区。
西海岸新区之外,青岛蓝谷作为另一“核”,近年来立足海洋科创优势,加快资源要素集聚,重点发展海洋高技术服务、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文旅等产业。立足青岛蓝谷海洋发展实际,青岛将重点在此培育建设智能装备等产业集聚区。
因此,围绕打造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青岛突出“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已选取10个产业18个区域进行重点培育建设。针对港口航运集聚区,重点在西海岸新区、市北区、市南区集中发展;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集聚区,则选择在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布局;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集聚区,重点在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发展……下一步,青岛将结合重点企业招引、重大项目推进、重大工程实施补充完善,按照建设成熟度逐级认定为市级、省级集聚区。
今年5月,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一期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即墨区海洋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2024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513.2亿元,总量居全国沿海城市第三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其中,“4+4+2”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突破2100亿元。可以预见,随着青岛更多涉海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更多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涌现并获认定,不断发挥带动作用,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实现质的飞跃。
贴吧:东部作者:暗行御使暗行 2025-06-16 16:10
唯一可靠的竞争优势是学习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人才需求规模将达到3500万人,缺口超过1000万。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向缺口尤为突出。《校园招聘白皮书2025》也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职业、新岗位正在涌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工科技术型人才正在持续走俏。 智联招聘《2024年数字化人才发展报告》显示,87.5%的企业在招聘时更看重候选人的数字技
贴吧:八维学院作者:可可托海等你7 2025-09-04 10:22
IBM拟在兰投建云计算服务中心服务西北地区
【本报讯】5月29日上午,副市长牛向东在金城山庄会见宴请远道而来的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林鸿昱一行,双方就加快推进IBM在兰投资发展,打造辐射
贴吧:西北作者:陇原彪哥 2012-05-30 20:06

大家都在搜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8
  • 中国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报告
  •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
  • 2019中小企业发展报告
  • 2020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 2019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 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报告
  •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
  • 第五次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
  •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
  • 企业发展报告
  • 企业发展报告格式
  • 关于中小企业的什么报告
  •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中小企业的发展
  • 中小企业分析报告
  • 中小企业年度报告
  • 中小企业近年发展
  • 2020发展报告
  •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