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摘】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职场人士的基本价值观和信条。      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或得到他
贴吧:惠阳中山中学作者:XmTHEME 2010-12-06 05:24
宝缦家纺总裁班第1期【道德经分享】
2014年1月11日,品牌家纺宝缦家纺第一期总裁班在总部盛大开班。此次培训的主讲师由宝缦家纺总裁陆维祖先生担任,陆维祖先生以自身的真实经历和对《道
贴吧:杂谈作者:丨小纯洁丶丶 2014-01-19 12:07
回复:『涛涛不绝』【涛吧】0吧友独家推荐帖0
三、专业相关的畅销书6本
1.        (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人的真理》中信出版社 2002年11月
2.        《影响力:你为什么会说“是”?》(美)西奥迪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3.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4.        墨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译著海南出版社
5.        魅力赢天下(蒂姆.桑德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        《鲍威尔领导秘诀》,作者:奥伦·哈拉里

贴吧:刘涛作者:欧特云在宇宙 2011-02-09 01:28
回复:【我爱语录】滴水藏海,言为心声
做概率分析时,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坏的打算”,以帮助自己综合考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回中国建立研究院”,我有100%的把握,可以把研究院办得与其他任何公司在中国建立的研究院一样好??这是最坏的打算;我有40%的把握,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来??这是最好的可能。用这样的方法考虑到两个极端后,而是涵盖了一切可用来冲泡、保健的任何饮品,我马上就会明白,即便出现最坏的情况,我和公司也可以坦然接受。
当然,许多抉择并没有这么好的“后路”,在这种时候,我们既要谨慎地评估风险因素,也要在适当的时候有勇气挑战自己。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在阐述“领导力”时指出:“当你自估的成功概率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也许你会失败,但拖延或等待的代价往往是更大的。”。
第三,当自己不确定时,学会谋之于众。
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总是好的。那些更有经验的人可以用他们多年的积累为我们指引方向,那些聪明绝顶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智商启发我们的思路,那些懂得人际关系的人可以用他们的情商帮助我们有效沟通……。
当你询问他人意见时,可以随身携带上面提到的“利弊对照表”,与对方一起分析、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他人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你的主观描述影响他人。当然,你也必须明白,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即便你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你也不可以就此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所谓“轻轻”放下,就是说我们在做出抉择后,应当坦然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既不要因为抉择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抉择失误而悔恨终生。
例如,有的人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每次刚做出决定,就立即紧张起来,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有的人非常喜欢吃“后悔药”,他们事先不通盘考虑,事后却追悔莫及;还有的人过于敏感,本来自己做出的是客观、公正的抉择,但事后听到别人的议论就摇摆不定……。
其实,无论你的抉择正确与否,无论它的结果如何,已经做出的决定就无法收回了,你只有坦然接受它,或者在今后想办法补救。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经无法控制的事情,任何担忧或悔恨都是多余的。与其把时间花在无谓的焦虑上,倒不如把这些东西“轻轻”放下,然后一身轻松地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用自觉端正态度。
中国人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实际上是说,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素质、潜能、特长、缺陷、经验等各种基本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工作生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心理学上把这种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称为“自觉”,这通常包括察觉自己的情绪对言行的影响,了解并正确评估自己的资质、能力与局限,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等几个方面。
有自觉的人能够针对自己做出最具有智慧的选择,选择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选择做能够得到满足感的工作等等。一个自觉的人,既不会对自己的能力判断过高,也不会轻易低估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判断过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进,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在事业遭到挫折时心理落差较大;低估了自己潜能的人,则会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蹰不前,没有承担责任和肩负重担的勇气。
我曾有一个下属,属于“自觉力”明显不足的那种人。他虽然有些才干,但自视甚高,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职位不满意,还喜欢随时随地自吹自擂。在他的自我评估里写着:“虽然我非常谦虚,但我只能这样评价自己:我的表现是有史以来最卓越的。”当我看到这样一句自我评语时,我就知道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因为他缺乏最起码的自觉。果然,他不久就提出,我不了解他的才华,不能重用他,他决定到其他部门另谋高就。但他最终发现,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里的同事也都认为他缺少自知之明。最后,他沮丧地离开了公司。
用学习积累经验。
西方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向一个年长的智者请教智慧的秘诀。年轻人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说:“正确的选择。”年轻人又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智者说:“经验。”年轻人进一步追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说:“错误的选择。”。

贴吧:黑白之巅作者:黑白の巅 2011-08-27 18:18
回复:森林图书馆
【文摘】《写给中国学生的信》BY 李开复
【毕业在即,回想大学四年的成长,我应当感谢谷歌来校做的那次讲座。虽然李开复先生没有亲临,我却因这个契机而接触到更广的世界,变得更积极进取。李开复先生写给中国学生的信,现在读来依旧有指导意义。在此摘录部分,与大家共勉。】
《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
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试着“改变自己的缺点,希望把缺点变为优点”,但他们却碰到了更多的困难和痛苦;而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并管理自己的缺点”。“管理自己的缺点”就是在不足的地方做得足够好,“加强自己的优点”就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上,从而获得无比的自信。
Perception is reality.
你不能对负面的反馈有任何不满,否则你以后就听不到真心话了。
当你直接沟通时,不要论对错,不要猜测别人的动机,更不要再趁机补一句。最有效的沟通就是直接谈到你的感情,比如那位老板可以说:“当你在那么多人面前骂我时,我感到失去尊严,非常为难。”这样一句话是不能反驳的,甚至可能会引发理解和同情。
《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是这样度过》
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事。
教育家B. F. Skinner: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选择的权利》
美国诗人惠特曼《草叶集》里所写的那样:“我不能,别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走过那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
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是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让任何人的一件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斯蒂夫·乔布斯于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
《给中国学生的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
人生中的绝大多数选择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要从自己的影响圈开始:先影响自己,再影响别人,最后才有可能影响环境。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在阐述“领导力”时指出:“当你自估的成功概率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也许你会失败,但拖延或等待的代价往往是更大的。”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自己,即便你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你也不可以就此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一个人甚至要同时具备多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品质,才能在复杂的境遇中因具体情景不同而运用正确的一种。
用智慧在各种看似矛盾的因素之间主动选择“完整”和“均衡”,这是“选择成功”的最大秘诀。
《给中国学生的第七封信: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
融会贯通者:Hear and you forget; see and you remember; do and you understand.
创新实践者: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 but useful innovation.
跨领域融合者:What matters most is not analysis, but synthesis.
三商皆高者:Your value is not what you possess, but what you contribute.
沟通合作者:The man who can think and does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what he thinks is at the level of him who cannot think.
热爱工作者: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积极乐观者:The glass is half full or half empty depending on whether you’re pouring in or out.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先生为他的朋友题字时,写的是“多想一二”。其中的意思是说,人生不如意处十之八九,要多想余下那一二得意之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难得的成功要极度珍惜,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个乐观的头脑。
贴吧:森林秘境作者:心靖自然梁 2011-05-23 20:13
回复:《陈安之成功全集》之“孙子兵法”
主持人:那我们怎么样才可以有效的跟竞争对手竞争,然后取得最大的优势?
陈安之:《孙子兵法》关于竞争大概谈到了几个概念,我先把一个蛮重要的概念跟大家分享,第一个就是这个“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哇念了那么多,人家想说,那干脆我还是听陈安之比较好,那么多之。
事实上呢,它的意思就是说当你的这个实力是对方的10倍以上的时候,你就给他全面包围就是统治市场,那当你的实力是跟大家差不多的时候,那你就可以做一些广告,做一些促销来取胜,可是当你遇到这个竞争对手是比你强太多的时候呢,那你就要避开强者的区域,也就是说《孙子兵法》强调这个退出这个稠密地带,就是说竞争对手太多的地方呢,我们不要在那里跟他这个竞争来竞争去,我们应该更换地点来卖产品,所以有很多人所谓的乡村包围城市,也就是说在城市当中竞争太激烈,他到乡村去卖的话竞争对手少比较容易成功,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容易获胜能够成功的战场,选择容易达成目标的这个区域,进行我们的营销,这样子的话才能够避强而发挥我们自己的长处,
《孙子兵法》又谈到了两句话我觉得是蛮重要的,他谈到这个“上下同欲者胜”,什么叫“上下同欲”,也就是说大家上下一心的话,就能够取胜,所以非常强调的这个企业和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发现很多这个企业他自己定的目标,那这个员工自己想他自己的目标,事实上这样是没有办法获胜,所以我们要赢过竞争对手,我们还是要提醒到大家,就是说我们刚刚谈到这个“五事七计”,两个都是以这个道为第一优先,所以取胜的基本关键就是要大家目标一致。那当大家目标一致之后呢,
《孙子兵法》谈到了第二句话我觉得蛮重要的,叫做这个“将能而军不欲者胜”,那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这个干部很有能力的时候呢,他自己知道怎么去做的时候,这个总裁或者是这个总经理不要去干扰他,这个好像雷根讲的,雷根讲说这个领导的秘诀就是找最棒的人,把责任交给他,然后不去干涉他。那当然关键是将要能啊,也就是说干部要行,假如干部不行的话,你把他放去不加以监督,那事实上就是阵亡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个授权并不是弃权,可是我们授权给一个有能力的人,我们尽量让他照他自己的方法来做事,这样比较容易成功。
我记得这个在波斯湾战争打仗的时候呢,布什总统和鲍威尔将军就授权给这个史瓦兹克夫将军,他说反正这个战争呢就交给你去处理了,那你怎么处理的话我完全不管,因为我相信你的专业能力。所以后来每一个月,看到这个史瓦兹克夫将军都没有采取行动,所以所有的媒体就说,我们要进攻啊,我们要进攻,现在这个敌人如此怎么的坏,这个史瓦兹克夫将军,到底在干什么,这个布什总统在干什么,这将军头脑在想什么。可是布什总统我们谈到了他也有读《孙子兵法》,而且他要求每一个人读《孙子兵法》,他非常了解将能而军不与者胜,所以史瓦兹克夫将军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计划,结果最后只花了4天100个小时就打赢竞争对手。所以这就谈到了当你的将、你的干部是有能力的时候,你授权给他,他一定会把这个目标达成回来给你的。
今天我就分享到这里,请继续关注“《孙子兵法》(7)”
贴吧:陈安之作者:陈松网络 2012-05-15 23:28
回复:【书摘】鲍威尔出书谈德哥
原标题:法国外长在安理会上和鲍威尔唱反调
来源:现代快报 2013年02月26日 03:12
[ 美] 科林·鲍威尔 著
[内容简介]
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出生在纽约黑人贫民区,毕业后参军,多次被越级提拔,从基层士兵做到四星上将、三军统帅,2001年受小布什邀请担任国务卿,在美国军界和政界平步青云。
本书是鲍威尔卸任后对自己人生和领导经验的总结。书中充满了生动的经历和动情的体验,其中有他在军队里摸爬滚打的感悟,作为军队最高指挥的经验,还有在四任总统班子中供职的体会。鲍威尔天生是个说故事的人,他总能用温馨的故事和恰当的比喻告诉我们在职场内外获取成功的秘诀。
贴吧:德维尔潘作者:夕阳陈酒 2013-03-08 20:49
回复:鲍威尔名言:领导艺术的秘诀
急事慢慢的说;
小事幽默的说;大事想清楚了再说
没把握的事小心的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
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别人的事谨慎的说;自己的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贴吧:张淑静作者:114.245.241.* 2010-03-28 11:20
【教育文摘】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职场人士的基本价值观和信条。       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或得到他人的尊
贴吧:惠阳三中作者:四小丶09届 2010-12-21 15:08
‖┈━═☆糖‖【教育文摘】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职场人士的基本价值观和信条。        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或得到他人
贴吧:棒棒糖作者:四小丶09届 2010-12-25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