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旅游·体验全南】秋季韩式海鲜体验——全南光阳斑鰶节巡礼 喜欢看韩国综艺节目的朋友应该看过讲述韩国美味的美食节目《美味大对决》,其中有一期就讲述了韩国斑鰶节的热闹和斑鰶的美味。今天就带大家去认识体
贴吧:
韩国旅游作者:
识途的小马 2013-02-08 09:17 回复:备忘录 体表有多个圆斑:花鰶和花点鲥,区别:两者头型完全不一样,花鰶背鳍具丝状鳍条,花点鲥没有
鳃盖后一黑斑:斑鰶和海鰶,斑鰶口近端位,海鰶属口下位
贴吧:
鱼作者:
和蔼gfjfhjj 2020-02-27 10:28 回复:开个贴子,说说我吃过的鱼。 斑鰶,又称刺儿鱼、古眼鱼、磁鱼、油鱼等,因鳃盖的后方有一块大黑绿斑而得名。鲱形目鲱科鰶属的一种。主要栖息于港湾和河口一带。以浮游生物和海底藻类为食。

贴吧:
李娜作者:
小叶子159 2013-04-21 08:32 回复:黄鲫简介 黄鲫(学名:Setipinna tenuifilis)为辐鳍鱼纲鲱形目鳀科黄鲫属的鱼类,俗名毛扣、婆迹、鸡毛、毛鱼。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朝鲜以及中国沿海等,一般生活于近海生活,体长可达22厘米,可做为食用鱼。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Ponicherry、马六甲。拉丁名: Setipinna taty (Valenciennes)
英文名: half-fin anchovy俗名: 王吉、麻口前、毛口国、黄鰶、鸡毛鳓、黄雀、赤鼻、黄尖子、白赤、茫口、簿鲫、薄口、油扣。纲目: 鳀科
俗名
麻口前、毛口国、黄鰶、鸡毛鳓、黄雀、赤鼻、黄尖子、白赤、茫口、簿鲫、薄口、油扣、烤子鱼。属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鲱形目,鳀科,黄鲫属。
分布范围
分布干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常年可捕获,以春秋两季为旺汛,产量集中。
外形特征
体扁薄,背缘稍隆起,一般体长15厘米,体重20一30克。头短小、眼小。吻突出,口裂大而倾斜。上颌稍长于下颌,两颌、犁骨、腭骨和舌上均有细牙、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腹缘有棱鳞,无侧线、胸绩上部有一鳍条延长为丝状,背鳍前方有一小刺,臀鳍长,尾鳍叉形,不与臀鳍相连。吻和头侧中部呈淡黄色,体背是青绿色,体侧为银白色。背络、胸鳍和尾鳍均为黄色,臀鳍浅黄色。
生长繁殖
栖息于水深4-13米以内淤泥底质,水流较缓的浅海区。适温5-28度,肉食性,主要摄食浮游甲克类,还摄食箭虫,鱼卵,水母等。产卵期南海2-4月,东海以北5-6月。卵浮性,球形。有洄游特性。
贴吧:
黄鲫作者:
黄鲫 2014-08-29 23:17 回复:大眼睛的是什么鱼 你的说是斑鰶(种),我说的是海鰶属,怀疑是环球海鰶,主要是下颌较短,还是不同的。不过,这几种鰶很难区分,还是你自己定夺吧。
贴吧:
海钓作者:
wenjun127 2019-04-28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