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颜氏家族从古到今的一些名人
颜 太 初  颜太初,字醇之,颜子四十八世嫡孙,北宋山东曲阜人(一说徐州彭城人)。少博学有隽才,慷慨好义,喜为诗,多讥切时事。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曲阜文宣公孔圣佑卒,因其无子承袭,爵位十年空缺。颜太初致书参知政事蔡齐,蔡齐为之言于仁宗皇帝,遂以孔圣佑之弟孔宗愿袭封。山东人范讽、石延年、刘潜等人喜豪放剧饮,不循礼法,后进多慕之。颜太初作《东州逸党诗》,时任御史中丞的孔道辅阅后深器之。中进士后,为莒县尉。宋天圣年间为亳州卫真令,亳人黎德润为官吏诬陷,屈死狱中,颜太初乃以诗发其冤,见者莫不壮之。任临晋主薄时,前此有太常博士宋武做同州(陕西大荔)通判,与同州郡守因事冲突怨恨而死,郡守恨之,搜构其子罪名,罗织罪状,其子发狂也愤恨而死。父子骸骨寄寓僧舍。当时郡守正以贵显,无人敢为其直冤。颜太初因事至同州,闻此毅然为宋武父子下葬。著名诗人苏舜钦(公元1008-1049年)于其墓左表彰其事。后迁应天府户曹参军,累官南京国子监说书,著书号“洙南子”。隐于凫绎两山之间,自号“凫绎处士”,有文集十卷及《淳曜联英》行世。
颜 慥  颜慥(1009-1077年) 字汝实,号朴庵,福建龙溪青礁人。北宋恩贡,以德行文章名世。与蔡襄(公元1012-1067年)结为金石之交,读书西湖白莲书院,两人唱和颇多。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蔡襄为郡守,辟颜慥为漳州路教授。及蔡襄迁高职,颜慥遂隐于龙溪青礁,自号游翁。当时闽南一带文教未兴,颜慥倡明道学,教授生徒,人皆化之,为青礁颜氏一世祖。卒祀漳州名宦祠、海澄乡贤祠及青礁慈济宫。
颜 孝 初   颜孝初,宋泉州永春慕仁里人。力学起家,北宋仁宗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中进士。初廷对有升黜,颜孝初凡两中南宫。以文名世,尤工于诗,人争诵之,至今脍炙人口。官秘书省校书郎。祀永春乡贤祠,载郡人物志。
贴吧:颜氏一脉作者:攀天行涯 2013-03-19 16:44
回复:颜氏家族从古到今的一些名人
 颜 唐 臣  颜唐臣(1129-1211年) 字旋纲,号理庵,颜慥曾孙,福建龙溪青礁人。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进士,官承事郎,以仲子敏德贵赠朝议郎。所居里有青石渡,潮涨可行舟,潮退则泥泞愁人。他倡导乡人在此填土铺石为堤,长2780尺,筑垂虹亭供涉水者歇息。其子敏若又筑南堤至新亭,长1900尺。岁久淤深,其孙颜戴再砌石增高,建庵于憩亭侧。里人有谚语:“渡不难,待三颜”。后人敬其德祀于慈济宫。
 颜 度  颜度,字鲁子,南宋江苏昆山人。以文章政事名于一时,登进士第,历海门主簿、临海令,有循绩。改知长兴县,遇事慈善宽容,人不忍欺,其审理案情,能于淳朴中时出智计,以得其事实真相,被人称做神明。有一次某亲王自宁国入朝,在其县界停船休息,看到为其挽船的都是妇女,感到很奇怪,向她们询问,她们回答说,知县“颜佛子”爱惜民力,让男子都下田耕种去了,一时很难召集来,我们恐颜公受牵累,所以都来担当差役。该王入朝后一一向皇帝秉明此事,皇帝下诏拜其为监察御史,累迁工部侍郎、江东福建运副知湖州、江东京西运副,以秘阁修撰提举冲佑观。颜度与朱熹友善,宋孝宗谓颜度每出一言,不动如山,因以“如山”自号。
颜 敏 德  颜敏德,字克和,号养斋,南宋福建漳州龙溪青礁人,颜唐臣次子。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进士,知德化县,擢知循州,除邕筦安抚使。其地素有峒蛮,敏德以威信待峒人,不敢犯,民赖以安。朝旨嘉之,官至朝散大夫。
颜 彻  颜彻,字介叔,一字子通。颜师鲁之子。南宋福建龙溪青礁人。少警敏庄重,力学尚志节,师鲁奇之,每有所奏,必与其进行一番讨论。颜彻以茂才荐授南外睦宗院。丁父忧服阙,除授西外睦宗院,后为永福县令。多历外任,有政声。丞相葛邲、枢使王閵首荐颜彻于朝。嘉泰年间,丞相谢深甫、参政何澹向朝廷举荐三十五人,颜彻为预选之一。皇帝正下旨要进行堂审,颜彻却因患病而去世。官至奉议郎。累赠光禄大夫。
贴吧:颜氏一脉作者:攀天行涯 2013-03-19 16:46

大家都在搜

  • 蔡襄和颜慥
  • 颜慥和颜回
  • 颜頵怎么读
  • 颜思齐
  • 颜回
  • 慥慥尔
  • 任你慥
  • 喻思慥
  • 慥意思
  • 姜慥
  • 张慥
  • 刘慥
  • 顾慥
  • 徐慥
  • 萧慥
  • 汤慥龙
  • 慥拼音
  • 慥组词
  • 李慥
  • 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