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青岛连接线诸城南站规划建设中增加东坡文化元素的方案 常山东坡文化资源丰富,苏轼带领属僚和百姓采取各种措施抗旱灭蝗。多次率领下属官吏和百姓去密州城南的常山祈雨。通过共同祈雨,让百姓知道,官府在带领大家抗旱。苏轼将常山神祠附近一处泉水取名雩泉,并对雩泉进行了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一水利工程使雩泉成为密州百姓饮用和抗旱的不尽水源。在常山,提升雩泉亭,设计了短松冈、记梦亭,迎苏坊等。为做好高铁南站的东坡文化利用,实施了以下措施: 1.已经延请山东省级文化和旅
贴吧:
诸城发展作者:
鲁Z00001 2024-09-04 05:52 诸城八大-------名山!(欢迎大家补充) 1障日山, 位于山东胶东半岛,隶属于山东省诸城市。是青岛、潍坊、日照三地级市中心接壤之地,相距均在百公里内,距离黄海岸48公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
贴吧:
诸城作者:
殷培庆? 2012-10-09 13:01 雩泉亭不错,前天我去过。 前天,我去过常山,作为诸城人以前为了高考,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今天才知道常山原来是因为常德而得名。 雩泉记 苏轼. 雩泉记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嘉祐二年(1057)
贴吧:
诸城信息港作者:
2010-02-03 22:03 【诸城文博】诸城历史上的十名亭(上) 礼日亭 礼日亭,在琅琊台上,专为祭祀日神所用。 据清代《 诸城县志》 记载:“亭为诸城知县颜悦道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重建琅琊台祠时所建”。乾隆年间犹存。现已圮。 雩泉亭 雩泉亭,在城南常山坳中,该处有一山泉,泉水很旺,“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 即为扶淇河源头之一。宋熙宁八年(1075) ,密州大旱,知密州的苏轼在此为民祷雨应验,遂于泉上建亭,称为“雩泉”。清乾隆《 诸城县志》
贴吧:
山东诸城作者:
路小北? 2014-10-15 23:48 诸城市第一届“喜德盛”常山自行车环山比赛举行 5月5日上午,第一届“喜德盛”常山自行车环山比赛在美丽的常山风景区举行, 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10公里处,是诸城著名的人文历史景点,苏东坡在多篇作品中涉及到常山,主要有雩泉,黄毛冈等历史景点。常山原名“卧虎山”,过去人们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遂更名为“常山”。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有泉名雩泉,有亭翼然,乃雩泉亭,有东坡《雩泉记》叙焉。山北有黄毛冈,苏东坡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记焉。诸城现在斥巨资将常山
贴吧:
超然台作者:
超然台 2013-05-06 17:41 【玉树林风】《说出你的故事》之雩泉明月 题记: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意味着是一个故事的开始。无论你曾经经历过怎样的人生,无论你是否曾经辉煌与堕落,你就是你自己别人只能模仿而无法超
贴吧:
陈玉林作者:
雩泉明月 2012-08-14 07:10 苏轼密州治水 苏轼豪放词风发轫于诸城。公元1074年,苏轼任密州知州,在诸城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不但给后人留下诗文200多篇,还修建了千古名胜超然台。“春未老,风
贴吧:
诸城人作者:
?程序猿? 2014-07-01 23:30 回复:茶陵玩耍的 皇雩仙记
唐朝德宗年间大乙真人骑白鹤遨游世间至大田处,鹤不驱而落下。歇跡於山坡之侧,真人口渴覓泉不得,寻至陈公住所。适陈公外出,谢母在内。真人步至中堂,谢母出来问曰:客人尊姓,何处人氏。太乙真人曰:蔽人姓肖,耒阳人氏,吾远方行脚至此,到尔家求茶解渴。谢母曰:唯唯,客少坐,当为尔烹之。却抱甕而出,良久方归。真人问曰:何故来迟?谢母答曰:客人远方不知者,蔽处数旱至五六里方能取泉至。真人曰不难,待我为尔取之。即取七碗覆盖于石上,嘱之曰:至七七四十九日方可启视,泉水自当涌出,乃此地发源之所矣。而后真人跨鹤离去致期果有七窍清泉涌出,陈公即建庙塑真人像祀之,命名雩仙。至宋孝宗年间天下旱甚,祈祷不应无术可施,众大臣会奏时驸马谭斗披图以献奏曰:臣地有雩仙者,虽非祭天祷雨之处,而万民祷雨无不应矣。帝即传旨谭斗南命道士设坛祈祷两三日即阴云布合,顷刻间天雨如注,龙颜大悦,勅封皇字冠之,又赐诗一首,而时众大臣和者甚多,此皇雩仙所以名也。噫匡庐虽高未足方其景,天台虽广未足比其胜。皇雩仙虽难与昆伦争胜,也与昆仑齐明,与终南比境,可与终南齐观即谓天下之名山亦可即谓天下之胜境亦无不可宝地神仙雩泉。帝王勅名流传千载,故而记之。
明洪武十六年癸亥县尹尚晖撰
湘潭市大场新村吴建国许可可夫妇捐款玖仟伍佰元重立此碑
天运已丑年(二00九)仲(建)住持吕永兴道长嘱攸县当代书法名家陈泽因书
贴吧:
茶陵作者:
danshuishenlin 2024-10-26 10:14 回复:咱也说说诸城的扶淇河 淇河向北流经寿塔村北,其南岸有古银杏树一株,雌性,树龄1500年以上,是诸城境内最古老的银杏树王,至今生长旺盛。树址处旧有普照寺,寺侧有古塔,名“寿塔”,为古代诸城四塔之一。据考证,塔建于北魏时期,寿塔村名就是由此而来。寿塔村东约3公里即常山。
常山,海拔297米,独立成山,东西向,连绵三峰。《齐记》 云: 祈雨常应,故曰常山”。这句话最早被《水经注》引用而流传下来。山上怪石林立,姿态纷呈,苍松翠柏,拥绿堆翠,为诸城名山之一,北距市区12公里,为诸城市区的天然屏障。常山的东北麓,则是因苏轼《雩泉记》而闻名的雩泉。淇河自发源地起,纳流域内10余座山,至龙都街道两河村西北流入三里庄水库西南端。清乾隆《诸城县志》记载“朱盘河,经两河村东北纳塌山水”。自三里庄水库建成后,作为原来淇河支流的塌山河,已单独从两河村东流入水库南端已不再从属于淇河,因此将塌山河作为扶淇河的一个源流来叙述。
塌山河,源出皇华镇杨村东南塌山,故名。塌山因山形低塌而名。清乾隆《诸城县志》载:“塌山河有三源,其二出塌山阴,其一出解家河村西南岭”。三源合流后,东纳黄茅冈西麓水和常山南、东麓水。黄茅冈,今皇华镇驻地之西岭,南北向,岗峦起伏,荒草凄凄,苏轼曾猎于此。
在黄茅冈和常山间,塌山河东岸,有呈子古文化遗址,面积2万多平方米,上、中、下三层分属岳石、商周及龙山和大汶口文化。在此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黑亮如漆,薄如蝉翼,造型美观,工艺精美,为制陶工艺中的精品,属珍贵文物,被誉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致的代表”。塌山河不算长,流域面积也不大,但有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足以使它熠熠生辉。
贴吧:
诸城作者:
马耳山下桥上人 2022-08-09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