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楞伽合辙1-00大小标题章》笔记 《楞伽合辙1-00大小标题章》 00 【经文】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合辙(的)第一(卷)之上》 (大)明(朝的号)二楞庵(的)释通润,(所叙)述 01 【注文】 凡(——所有——的佛)经(的大)题目(——标题——所建)立(——彰显——的)名(称),不(同)一,有(些)以(——用——)人(物来)彰(显)名(称);有(些)以(——用——)法(门来)彰(显)名(称);有(些)以(——用——)人(物与)法(门的结合体来)彰(显
贴吧:
禅宗修行作者:
盖亚奥特曼1989 2025-05-04 21:23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释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释 达磨祖师着 水月道人释 弟子昙琳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亡心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乃生讥谤。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心
贴吧:
终南山作者:
?青萝? 2016-03-10 14:49 湛然大师苦修中兴天台宗--黄忏华居士 湛然大师苦修中兴天台宗唐代天台宗高僧。俗姓戚,常州晋陵荆溪(今江苏宜兴县)人,其家世习儒学,幼年便超然有迈俗志。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他年十七岁,游浙东,寻师访道。至十八年(730),于东阳遇金华方岩,示以天台教门并授以《摩诃止观》等书,于是求学于台宗八祖左溪玄朗(673~754)门下。玄朗知为道器,诲以所传天台教观的大旨,其后十余年间专究此学。到天宝七年(748),三十八岁,才在宜兴君山乡的净乐寺出家。既而往会
贴吧:
天台宗作者:
灵犀一机 2018-05-03 14:42 圆瑛法师解色空相即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是佛上首弟子。舍利即鹙鹭,是其母名。其母眼目伶俐似之,故以名焉。连母而称,故云舍利子。‘弥陀经’云舍利弗,弗译意即是子,此华梵合称。于佛会下,智慧第一。初在母胎,即能寄辩母口。七岁登论台,论胜各国论师。后从沙然梵志学道。迨至沙然逝世,闻佛因缘之教,心得开解,从佛出家,证大阿罗汉果。此经会上,问观自在菩萨,修学甚深般若法门,为发起众,菩萨
贴吧:
缘起论作者:
梅格仁 2019-04-29 06:57 真如虽是不变的金刚体,奈何它随缘也会现苦相 真如虽是不变的金刚体,奈何它随缘也会现苦相
贴吧:
禅宗修行作者:
大笼粄 2025-01-29 07:45 大道不二,丹成无双。丹即是道,世何茫茫! 我曾有旧作以阐其理,曰:大道不二,丹成无双。丹即是道,世何茫茫。 恐有后学不明,今特再释其义于此。老子于道德经中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义是说,有物浑然天成,先于天地而已存,寂然长在,寥兮若存,独
贴吧:
终南山作者:
老懒道人 2014-05-21 21:28 回复:请教下这段啥意思,尤其结尾部分,能否给演说下 佛言:“阿难,如汝”方才“所言:”由于“四大和合”,才能显“发明”了“世间”法之“种种变化”(然而你但见有变化,而不知有不变者;而且,实际上既无和合,亦实无变化;和合变化皆是幻现之相。)“阿难,若彼”四“大”之“性”其“体”本“非和合”性(以其体是如来藏故),“则不能与”其他“诸大”相“杂和”,这情况就“犹如虚空”之性一样,实“不和”于“诸色”法。“若”言四大之性为能与他物“和合者”,则四大便与他物“同于变”异迁“化”,如是终至断灭。然而世间实不断灭,以现见一切无情器世间虽有无量变化,然而在此等变化之中,其“始”与“终”总是“相”衔相“成”,其“生”与“灭”总是相接“相续”,而不落断绝灭尽;在有情界亦然,有情众生虽历无量生死,“生”而后“死,死”后又“生”,如是“生生死死”,生死总是相续不断,不致灭绝;如是世间有情与无情之生灭、生死,犹“如旋”转“火”炬而成“轮”相,“未有休息”(然而,虽现有轮相,而实无轮,只是一火真。同样的,四大虽现有和合生灭不断之相,此等和合生灭,实在非有,只是四大之本体,随缘动转所生之幻相,是故实无和合,亦无生灭,只是本体转动之相。)
“阿难”,真如之体“如水”之性,遇冷缘则“成冰”,逢热缘“冰还成”为“水”。(水性体无二致,逢缘而现液体、固体、气体等幻化之相,虽历千百次变化,而水性不失、不变;众生本具之如来藏性亦复如是,虽于无量劫中,由染净缘,经百千生六道现身,改头换面,无量生死变化,然其如来藏体始终如一,亦不与染净、善恶等法和合而变异,故无生灭,究竟清净、坚固。)
贴吧:
禅宗修行作者:
mohe2014 2024-10-16 19:20 找回随缘不变的真如 无明一动。无明是什么?无明习气,不知道、不 明白,什么事情都以为是真的。“我今天想发财,我明天想 怎么样,我后天又想怎么样......”无明一动,你就流落到 六道轮回之中。师父今天给你们明确地规定:你们不管男 女,看报纸不准看色情版。这是师父的戒律。如果被师父 发现,就把你们赶出去。尤其是年龄大的,坚决不许看。 因为这些东西非常容易让你堕入无明。而且当一个人有色 心起的时候,下一次他会堕入什么道呢?会堕畜生道,会 投鸟
贴吧:
女子戒色作者:
朝阳59 2024-12-27 22:36 中假空一心三观 真如之体。不变而随缘。随色受想行识五蕴之缘而为人。随善恶净染之缘而为法。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故皆无自性。当体即是真如。不知是义。而妄执有实人。即为人我执。妄执有实法。即为法我执。我执者。谓执有自性也。能破二执。即得二空。金刚般若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人我执也。又云。菩萨应无所住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破法我执也。当知空假中一心三观。是破二执之神方。斩一切罪根之慧剑
贴吧:
禅宗修行作者:
千光眼 2021-03-08 15:06 百法论议————憨山大师 佛说一大藏教,只是说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及佛灭后,弘法菩萨解释教义,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识立相宗,各竖门庭,甚至分河饮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马鸣”大师作《起信论》,会相归性,以显一心迷悟差别,依一心法立二种门:谓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良以寂灭一心,不属迷悟,体绝圣凡;今有圣凡二路者,是由一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门为圣凡之本。故立真如门,显不迷之体;立生灭门,显一心有随缘染净之用。故知
贴吧:
南海壬遁作者:
猪狗和人差不多 2014-02-09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