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转载】走进“崇实”之一——石埭老县城广阳记忆 1922年,由陈惟彦倡议在舒溪河上建一座大桥。后来这个倡议又得到旌德、江宁、南通等地实业界的捐助,先后募捐了14万元,其中他自己捐银2.4万元。(民间传说,款项出自他姑姑人称“麻子太太”之手,“麻子太太”乃是国民党陈立夫的小姨子,因为貌丑膝下无儿无女,故把家资拿出做慈善事业)。当年建造时,陈惟彦和石埭县旅外同乡组织了一个造桥董事会,推荐县知名人士孙敏斋(即崇实中学孙梅轩校长之父)和桂承之负责监造。原先计划建造一座石拱桥,终因工程难度太大而改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桥梁。全部工程由张謇经营的江苏南通勘矿建筑公司承包,陈惟彦的侄儿陈范有负责全桥的工程勘察设计,并请美国工程师裴特生和陈范有的同校毕业的余正桂、郑敏之工程师协助设计和指导施工,从而保证了大桥的质量。
这座宽二车道的钢筋水泥联拱桥,1923年秋破土动工,1925年春落成。桥长185米,宽7米,高30米, 10个桥墩11个桥洞,桥上两侧有1米多高0.5米宽的水泥护栏。为防止桥面损坏,在两边设置了两条凹下的铁轨,便利独轮车行驶,北岸桥墩两侧,筑有固堤的水泥斜坡,伸至岸脚,斜坡面端设有铁链栏杆。除此,在桥的东西还各建一引桥,名为“兼济”和“同济”桥。大桥董事会还在北岸桥头建造一座纪念亭,亭内竖着刻有建桥捐款人姓名、数额的石碑,石碑的背面刻有“利步大川”四个字;南通建筑公司在亭后还建立一座风向塔,以作纪念。同时,还建造一座西式二层楼房,作为看管大桥人的住宿和清扫等工作之用。该桥由素有“南张北周”之称的清末状元张謇为大桥命名题字 “永济桥”,后来广阳本地人都嫌这个叫法太斯文,喜欢直接叫“广阳大桥”。
贴吧:
宣吴作者:
土语旧殤 2021-04-28 07:56 回复:【好好读读】 一级大儒--易老师 桂隐续集 [普通古籍] : 一卷 / 刘名誉撰. 桂隐续集题咏 : 一卷 / 邓瑞征等撰 桂隐续集题咏 [普通古籍] : 一卷 / 邓瑞征等撰 古腴斋诗稿 [普通古籍] / 何家翰撰 张季平女士诗词钞 [普通古籍] / 张季平撰 睫巢诗钞 [普通古籍] / 陈康瑞撰 强本堂汇编 [普通古籍] / 陈惟彦撰 ; 徐建生编 宦游偶记 [普通古籍] : 二卷 / 陈惟彦撰 ; 徐建生编 著述偶存 [普通古籍] : 一卷 / 陈惟彦撰 ; 徐建生编 寿考附录 [普通古籍] : 一卷 / 徐建生编辑 单云阁诗 : 二卷 单云杂著 [普通古籍] / 陈道量撰 单云杂著 [普通古籍] / 陈道量撰 太平草木萌芽录 [普通古籍] : 十六卷 / 易翰鼎撰 ; 蔡培劼节录 泊居剩稿 [普通古籍] : 一卷 / 纪钜维撰 泊居剩稿 [普通古籍] : 一卷 / 纪钜维撰 泊居剩稿 [普通古籍] : 一卷 / 纪钜维撰 泊居剩稿 : 一卷 泊居剩稿续编 [普通古籍] : 一卷 / 纪钜维撰 泊居剩稿续编 [普通古籍] : 一卷 / 纪钜维撰 泊居剩稿 : 一卷 泊居剩稿续编 [普通古籍] : 一卷 / 纪钜维撰 泊居剩稿续编 [普通古籍] : 一卷 / 纪钜维撰 言馨草堂诗集 [普通古籍] / 易翰鼎撰 言馨草堂诗选 [普通古籍] : 二卷 / 易翰鼎撰 言馨草堂诗存 [普通古籍] : 一卷 / 易翰鼎撰 横山乡人类稿 [普通古籍] : 十三卷 / 陈庆年撰 寿藻堂文集 : 二卷 寿藻堂诗集 : 八卷 寿藻堂文续 [普通古籍] : 一卷 / 陈作霖撰 寿藻堂诗集 [普通古籍] : 八卷 / 陈作霖撰 寿藻堂文续 [普通古籍] : 一卷 / 陈作霖撰 刘镐仲文 [普通古籍] / 刘镐仲撰 辛庐拾存 [普通古籍] / 张鉴撰 畏庐文集 [普通古籍] : 一卷 / 林纾撰 畏庐续集 [普通古籍] : 一卷 / 林纾撰 畏庐三集 [普通古籍] : 一卷 / 林纾撰 畏庐论文 [普通古籍] : 一卷 / 林纾撰 畏庐诗存 [普通古籍] : 二卷 / 林纾撰 畏庐诗存 [普通古籍] : 二卷 / 林纾撰 天啸楼集 [普通古籍] : 五卷 / 饶锷撰 ; 饶宗颐编 汉砚唐琴室遗诗 [普通古籍] : 一卷 / 俞玟撰 絮影楼词 [普通古籍] : 一卷 / 俞玟撰 石遗室文集 : 十二卷 石遗室文三集 [普通古籍] : 一卷 / 陈衍撰 石遗室文三集 [普通古籍] : 一卷 / 陈衍撰 石遗室诗续集 [普通古籍] / 陈衍撰 熟精文选理 [普通古籍] / 陈邠撰 灵峰先生集 [普通古籍] : 十一卷 / [夏震武]撰 灵峰先生集 [普通古籍] : 十一卷 / [夏震武]撰 灵峰先生集 [普通古籍] : 十一卷 / [夏震武]撰
贴吧:
luziasilazixiutai作者:
蛤蟆盒子 2014-08-18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