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香山县城
珠海1953年建县以前,是中山的一部分;中山县呢,在1924年以前是叫香山县的。为什么改叫中山,因为国父孙中山是香山人。
香山县城建于宋朝,在现在中山市的石岐区。石岐当时叫仁厚乡。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香山建县的时候,有人建议城池筑在雍陌乡。负责建城的陈天觉有不同看法,主张建在仁厚乡。怎么想办法说服他们呢?陈天觉在仁厚乡的土里搀和了一些铁屑,说,咱们建城池应该建在地贵一些的地方吧?地怎么就算是贵呢?那应该是土重嘛。拿秤秤雍陌的,再秤秤仁厚的,“果然”是仁厚的“土”是重了些,于是香山县的城池就建在仁厚乡了。后来人们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就把这座城叫成了“铁城”。
绍兴二十四年(1152),城池修筑完成,周围四百五十丈,四座城门,南门“阜民”,东门“启秀”,北门“拱辰”,西门“登瀛”。明洪武二十六年,守御千户陈豫扩建为砖城,周围六百三十六丈,高一丈七尺,上宽一丈,下宽一丈八尺;雉堞三千六百四十个,铺舍十二间;门楼、敌楼各四座;两座水关,一个在城西南是明水关,上面盖着关楼,城外的旱堑一百四十六丈;一个在城东南的护城河是暗关;护城河长五百四十七丈;城周围的濠堑总共六百九十三丈,宽四丈五尺,深一丈三尺。崇祯十三年(1640),知县顾其言增高城墙四尺,增筑铺舍十一间。清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对城池多有修葺。

黄粱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