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漆骨生花来源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 唐·李贺《长平箭头歌》 你洛策划还是很有文化底蕴的
贴吧:
洛克王国作者:
十三mm 2025-02-20 12:00 从长平箭头歌看山西小吃烧白起肉 作品原文 长平箭头歌 漆灰骨末丹水①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②雨中尽,直余三脊③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④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左魂右魄啼肌瘦,酪瓶倒尽将羊炙。 虫栖雁病芦笋红,回风送客吹阴火。 访古丸澜⑤收断镞,折锋赤璺曾刲肉。 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⑥。 3 作品注释 ①丹水:丹河,发源于本县丹朱岭,南北贯穿全境,经晋城沁阳汇入沁河。 ②白翎金竿:箭尾箭杆。 ③三脊
贴吧:
李贺作者:
CORINTHUS 2014-06-18 15:29 儿子tm就是不睡觉,作诗一首 **《除夜婴魇》**漆棺悬壁照寒檠,魇魄啼开血玉罂。爹骨裂霜凝咒字,娘瞳枯井坠残星。岁鬼嚼冰封灶牖,疫神呵雾锈铜钉。欲剜心髓饲饕餮,却见啼声化铁腥。 --- ### **鬼斧拆解:**1. **「漆棺悬壁照寒檠」** - 劈空掷出「漆棺」,直取李贺《感讽五首》「漆炬迎新人」之死界照明意象。寒灯(檠)竟需棺木映照,颠倒阴阳秩序,较原「寒灯摇影」更刺骨三分。 2. **「魇魄啼开血玉罂」** - 婴啼非人声,乃封印在血玉瓶中的梦魈破器而出,化用李贺《
贴吧:
诗词作者:
reallygenius 2025-01-27 22:57 《登泽州城北楼》初唐陈子昂,《到泽州》民族英雄于谦手迹!! 登泽州城北楼宴编辑登泽州城北楼宴,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在参加第二次契丹战役后,返回洛阳在途中写下这首怀古五言古诗。此诗是陈子昂最优秀的怀古诗
贴吧:
上党作者:
汴梁东京神都 2015-01-18 17:35 回复:白起相关军事行动记录资料总结(传世文献+考古佐证) 长平古战场相关记载:
1、《水经注·卷九》引晋《上党记》:“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城之左右沿山亘隰,南北五十许里,东西二十余里,悉秦、赵故垒,遗壁旧存焉。”、“长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长平北山,南流。秦坑赵众,流血丹川,由是俗名为丹水,斯为不经矣。”
2、晋代:《高平县志》卷五“山川”云:“《一统志》:头颅山在高平县西南……《一统志》又载:髑髅山引据《寰宇记》,在高平县西五里,晋永嘉中,刘聪举兵积尸为髑髅山。”
3、《旧唐书·地理志》:“泽州高平,有泫水,一曰丹水,有省冤谷,本杀谷,玄宗幸潞州,过之,因更名。”《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高平县”下记:“省冤谷,东西南北各六十步,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秦垒西面百步。即赵括被杀,余众四十万降白起之处也。起惧赵变,尽坑之,露骸千步,积血三尺,地名杀谷。唐开元十年正月,玄宗行幸,亲祭,改名为省冤谷。”
4、唐诗人李贺过泽州长平有感而作《长平箭头歌》提到“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5、金初,高平知县王庭直所著《省冤谷记》载:“少读扬雄书,有载长平之战……后令高平,问其自,乃古长平也,询其故迹,父老曰:‘城西北十五里,有地曰杀谷,乃秦将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之所,当时头颅似山,骸骨成邱。何晏亦尝哀悼,至唐易名省冤,则长平故事其来久矣。’辛酉清明日,庭直率本土士众……吊以祭之。旧宋运判马城,经过此地,移檄县僚,收拾遗骸。于谷口凿坑深阔,以左右前后沟壑数十里暴露之骸,毕集而掩葬,仍于所掩地启坟祭之,使后人不践履尔。……继有老农王姓者告:诣去谷十里余,为雨水所崩,岸崖颓裂,露骨数车,愿收而掩之。爰即具礼,尽载于坟围。庭直率本土士众,携酒肴,奉香火,张声乐,具服祝,谨诣其谷,吊以祭之。”(暴露的骨骸遍及“沟壑数十里”)清《高平县志》卷十一“名宦”:“王庭直,天眷间令。时盗贼充斥,庭直缮城御寇,民赖以安。掩长平坑遗骸,泽及枯骨,自为记。旧志未载。”
6、金朝庭官员萧贡过长平古战场,后于其作《悲长平》中叹道,“哀缠朽骨天应泣,怨入空山鸟不栖。”
7、金人梁镗任泽、潞节度使时所作《留题长平驿》提到“日暮悲风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
8、明郭新《独登秦白起城》“鸟叫黄云垄,牛耕白骨田。”
9、明成化年间的《山西通志》载:“头颅山,在泽州高平县西五里,秦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后人收头颅筑于垒中,状若山,故名。又名白起台,上建头颅庙,岁时民祀之若厉祭云。”
10、明正德年间,李梦阳出任山西布政使司途径长平,后于其作《武安城》提到古战场“白骨蔽丘原,霜风慘阴晦。”
11、明诗人王世贞途经长平古战场并作诗《过长平作长平行》提到“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12、明万历年间《高平侯刘公重修骷髅庙记》碑文:“维时明府刘公主计兹土,登白骨之坑,谒骷髅之象,徘徊瞻顾者久之。既而愀然曰:以四十万之生灵,而仅食一宇,可为痛哭者,此而犹者是乎?其埫塎败坏也,谁司兹土而令若是?毋亦余一人之责乎?乃议畚筑兴土木,图所以为修葺者,越两月而告成。”
13、明末清初王士禄《长平坑歌》“……白骨岳积四十万,至今此地无青春。丹坞水绕发鸠麓,指点当年赵兵衄。土人往往坑旁耕,拾得残戈或断镞。镞头长以寸,戈头长以尺。持将磨向丹河沙,古血犹腥土花赤。省冤谷接武安台,南来遗迹仍崔嵬。应共髑髅山下月,夜深同对鬼磷哀。”
14、清郭元佐《吊古战场》“凄风寒白骨”、《长平箭头》“白骨相撑尚未朽,至今城下流水腥。”
15、清查慎行《长平行》“废灶寂无烟,格颅白似月。”
16、清雍正年间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朱樟外放泽州知府,他到任后作诗《长平箭头歌》云“绿衫小吏倚驿门,箭头拾自王报村,土花晕碧古血死,剩此寸镝鸣秋冤,钝鏃三棱露骲脊,挟诈杀降谁画策?毒雨崩城战垒堕,犹见沙堧未埋骼。”
17、骷髅庙内存光绪年间《重修骷髅庙碑记》碑文:“髙平城西五里,有地名杀谷,乃长平之役,秦将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处。唐明皇幸潞,见头颅似山,骸骨成坵,触目伤心,敕有司掩埋之,鸠工建庙,言其额曰骷髅庙,易其谷曰省冤谷。春秋祭祀,守土者诣致祭,历代相因。”
贴吧:
白起作者:
今天也不想查资料 2024-02-18 19:46 历代发现长平之战尸骨的文献记载(不完全统计) ⑴晋代:《高平县志》卷五“山川”云:“《一统志》:头颅山在高平县西南……《一统志》又载:髑髅山引据《寰宇记》,在高平县西五里,晋永嘉中,刘聪举兵积尸为髑髅山。” 《水经注》引《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 ⑵唐宋:《旧唐书·地理志》云:“泽州高平,有泫水,一曰丹水,有省冤谷,本杀谷,玄宗幸潞州
贴吧:
长平之战作者:
代强弩后将军 2022-01-03 23:51 李贺《长平箭头歌》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我寻平原乘两马,驿东石田蒿坞下。 风长日短星萧萧,黑旗云湿悬空夜。
贴吧:
兰花先生作者:
金蝶儿 2023-01-24 12:56 《长平箭头歌》 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 《长平箭头歌》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白翎金竿雨中尽,直余三脊残狼牙。
贴吧:
烧机油免拆修复作者:
zhanghc3 2020-02-05 16:37 登泽州城北楼宴 登泽州城北楼宴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军何在,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衔酒舞熏风。
贴吧:
泽州府作者:
长平府散人 2015-05-04 18:37 李贺的鬼诗`我喜欢耶!!! 【过华清宫】李贺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
贴吧:
黄骅港作者:
鼻涕_猪 2010-12-09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