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
-
1643这里是端点星水资源委员会,大家可以畅快地水所产生的水资源将会用来补贴干旱,受灾,缺水星球的水资源,并用来改造其他世界,希望大家不要不识好歹,为基地联邦的壮大出一份力
-
2还有没有人记得添加了维生素B1,可自由收缩,符合人体自然曲线的死尸先生牌棺木
-
17
-
311哈里谢顿痛失老婆(催泪) 2哈定为基地发展扫清阻碍,孤身入敌营(燃) 3第二基地首席发言者大战骡(扣人心弦)
-
7有些疑问:铎丝就是阿玛狄洛派去地球的机器人之一吧,啥时跟丹尼尔一起的。 还有,后来似乎不少人说太空族的后裔,他们的寿命怎么缩短了?那应该是基因改造成300多年寿命的。
-
1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3411Y7Uw/
-
4如题,基地前奏里面雨果出场之后就没有了,是不是阿西莫夫写到迈向基地时候才想起来还有这个人
-
9我刚开始读时,看到人物说话感慨前都会来上一句“太空啊”一开始还没有理解。想着这翻译怎么回事前言不搭后语,然后第四次看到他突然想起来这是不是就是类似于“上帝呀天啊”的代名词,突然笑了起来
-
210
-
25这个女市长既不是系外势力,又不是有强大灵能的人,只是一个不愿做小人物的老太婆,而这么个老太婆居然差点统一银河推翻谢顿计划了。 第二基地都差点被她扬了……要不是丹尼斯带着盖亚来救场,恐怕整个谢顿计划就BBQ了…… 看起来心理史学也不是很厉害,假如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灵能者的保护,恐怕一个稍微有魄力的英雄人物就能让整个计划乱套 可怜了谢顿和他手下的科学家们算了这么久……
-
21戒断反应太大了阿西莫夫怎么这么坏明明已经可以大结局了还要埋伏笔
-
11
-
2感觉是银河帝国系列的前传,很多基地系列里有的东西部分短篇已经出现了,还写了第一个有心理能力的机器人
-
19无论身心都尽量模拟人类的人形机器人,他们所建立的世界只要适合他们自己,就一定能适合奥罗拉人。他们会建立一个很理想的世界,等到他们大功告成,而奥罗拉人终于愿意动身的时候,我们的同胞刚离开奥罗拉,便会踏上另一个奥罗拉。 这么理想的拓展新世界的方法,他居然坚决反对。 这个方法的结果是:人类一直过着舒适的生活,然而最终还是占领了整个银河系。过着舒适的生活的人类,还会有后来那些纷争和战乱吗? 最后还是靠人形机器
-
9
-
6
-
7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在第十五册中地球依然存活着很多人。按照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太空族毁灭地球的计划来看,那么两百年后地球不是会因为放射性而空无一人吗,那为什么在第十五部里现代人史瓦玆穿越到银河帝国时代时,地球上还存活着人类呢?这个时候时间肯定远远超过两百年了
-
4
-
6《基地与地球》里的索拉利人居然需要自己养孩子,孩子还继承自己的领地。这个设定非常不合理,孩子成年了,长辈还活着,难道两人分享领地?或是只要长辈活着,孩子无论年纪多大都算未成年? 当时我就想,统一养孩子、统一分配领地是最合理的方案,没想到《裸阳》里果然是这样。 《基地与地球》里的索拉利人都进化成雌雄同体了,居然倒退了?
-
6因为这点,我不敢让我儿子看这本书了,怕他恐婚
-
2
-
5
-
3
-
0瘾犯了,快推荐一些给我(贪婪)
-
2可以说和基地系列一样好看,反转也让人难以置信这部小说应该是基地系列的世界观扩充吧
-
3刚看完机器人短篇和钢穴,都很精彩。
-
11为什么《机器人与帝国》里吉斯卡最后死了?它要是没死了会怎么样?
-
2第零法则到底是谁最先悟出的?
-
6嘉蒂雅,碰个脸高潮了
-
84今天刚看完第七部,感觉非常扯淡,前面用了好几部来叙说谢顿计划,到了最后两部突然思想跑偏,扯出一个盖娅星系,并且最后又强行搞个丹尼尔和菲龙融合。感觉作者越写越偏
-
4哈里·谢顿创立第二基地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给银河带来水与光明
-
1贝莱,你这家伙,提前找接盘侠是吗
-
15
-
76链接:https://pan.baidu.com/s/ 1lkTRtLro7AFm6UeDU8Rq9w 提取码:9452
-
0高潮灵感法,以利亚,你这家伙
-
2
-
32给川陀居民来点给水区以外的活水
-
6rt,楼主评价故事好坏主要看读完会不会失落抑郁或惆怅。叙事越好代入感越强后劲儿越大。
-
21虽然他前期在帮助了愚可,可对大亨们一直抱有幻想,还对发孚大亨的女儿图谋不轨,给人家初吻夺走之后就跟着川陀间谍要走结果最后作者还要洗他,让他留在弗罗伦纳上等死
-
5如题,有人能建议下啥价格合适点,因为听说四月那些购物软件有活动,在考虑多少买合适
-
2一想到我和某个sb呼吸同一股空气,我就感到恶心(我说的这个sb没在我身边,但就和贝莱说的一样,我现在呼吸的这个空气说不定就被距离我很远的sb呼吸过)
-
0
-
21
-
2今天看完了《迈向基地》,一直思考铎丝是否真的因为谢顿的爱成为了人类,还是因为第零定律导致铎丝做出决定,有没有人分享下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