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有连城县志吗 有谁有连城县志吗想学习学习连城历史
贴吧:
连城作者:
Axx? 2024-10-12 16:09 古籍地理-296部 古代秘籍:http://www.gudaimiji.com 澎湖纪略-清-胡建伟 台湾志略-清-李元春 江城名迹-清-陈宏绪 河南志-元-佚名 补陀洛迦山传-元-盛熙明 孚远县乡土志-清-佚名 宁远县乡土志-清-李方学 少林寺志-清-叶封 西湖游览志余-明-田汝成 石城山志--陈诒绂 宁古塔山水记-清-张缙彦 泉州府志选录-清-黄任 西藏风俗记--沈宗元 清初海强图说-清-俞正燮 闽部疏-明-王世懋 游城南记-宋-张礼 漕船志-明-席书 东三省舆地图说-清-曹廷杰 朝鲜赋-明-董越 仙溪志-宋-黄岩孙 岭外
贴吧:
古代秘籍作者:
lxd19721027 2020-08-11 19:18 闽西连城客家来源初探不准确 (一)汉民迁入连城的主要时段 汉民迁入连城始于唐代。连城县客家学研究会编的《连城县客家姓氏源流初探》(以下简称《源流初探》)第一、二辑,共收录了71 个客家姓氏。在这71个姓氏中,唐代迁入连城的有城北罗氏(唐僖宗年间)、席湖营吴氏和朱氏,孟姓是在902 -978 年间迁入,坑子堡罗姓则是在五代后唐( 923 -936 )迁入。其他姓氏迁入的时段大致如下: 宋:江(塘前)、饶(朋口、文亨)、黄(芷溪、北团)、范(庙前、李屋)[4姓7支] 北
贴吧:
连城作者:
孤狼当 2019-06-15 21:10 福建省县志目录 福建省县志目录 福建福建省县志目录三明市 《大田县志》1996版 福建省三明市 《宁化县志》1992版 福建省三明市 《将乐县志》1998版 福建省三明市 《尤溪县志》1989版 福建省三明市 《建宁县志》1995版 福建省三明市 《永安市志》1994版 福建省三明市 《沙县志》1992版 福建省三明市 《泰宁县志》1993版 福建省南平市 《光泽县志》1994版 福建省南平市 《南平市志》 上、下册 1994版 福建省南平市 《建瓯县志》1994版(建瓯市) 福建省南平市 《建阳县志》19
贴吧:
福建作者:
古籍电子书大全 2019-02-14 20:40 福建旧志书单 ——按:上周日回建阳,与龚老师进行了短暂的交流,龚老师谈了他要编写闽古三的原由与逻辑,心中感
贴吧:
爱书者同盟作者:
开采100年 2016-11-06 17:19 冠豸山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珍稀的中药材,具有利咽、明目、厚肠胃、强阴、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治疗、保健功效
贴吧:
种植技术作者:
UEJIAChen88 2017-07-20 09:12 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方志丛书)福建目录 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方志丛书)福建 资料编号:KW2362 文件格式:PDF 文件大小:67.6G 出版时间:古代书籍 作者:国家图书馆 藏书单位: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数字方志) 简介:地方志文献为我国所特有,也是国家图书馆独具特色的馆藏之一,所存文献数量与品质极高。采用数字图书馆方式,整理、加工编纂的方志资源,将有利于保存、传播、研究、开发中华特色文化,推动数字资源建设。 目录介绍如下: ├─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方志丛书)福
贴吧:
福建作者:
古籍电子书大全 2019-03-08 17:41 回复:谁有连城儿童乐园幼儿园原址图片 去图书馆 借阅 连城县志就有了
呵呵 我也记得呢,儿童乐园下面据说有个密道 可以直通以前的一种,现在就不清楚了
贴吧:
连城作者:
zz8195667 2011-03-02 12:42 南宋宝祐四年邓观光资料 宝祐是南宋理宗赵昀的第六个年号公元1253到1258年 邓观光是四甲44人进士,字宾王,小名观孙,小字宾用,年36岁,9月5日巳时生,外氏倪氏,治书三举,兄弟?娶王氏 曾祖父邓挺之 祖父邓骥从事郎 父亲邓重庆 本贯就是家乡南剑州沙县祖为户估计是跟祖父住一块今天的福建省沙县,此县邓氏很多,名人很多,子孙没有记载,可以知道邓观光生于1220年卒年不知,连城县志记载邓曾经在宝祐五年做官,汀州府也做过官 邓观光目前百度搜不到此人资料,只
贴吧:
邓红林作者:
邓红林爱拉为有 2017-11-01 22:16 回复:上杭-蓝靛;永定-烟草;长汀-造纸;连城-印刷 连城商人
连城商人主要经营纸、书、木材、茶叶等。
连城商人早在明代即有经商的风气,“士知向学,民多末作”,“不通舟楫而行客少,各务生理而商贾多”③,“贸迁远为服商”④。
清代,“土瘠民贫,男耕妇织,户多贾贩,利尽锱铢。”⑤童荣南(1792-1850年)云:“行货商,居货贾,熙来攘往,天下胥然。连之民能株守一隅哉?比年生计,虽逊从前,然纸贩木商,浮梁买茶者,亦犹是游武夷、入百粤,而赣旅尤多。”⑥见于康熙《连城县志·人物志》记载的商人就有:林羽宏,“稍长,母命服贾于外。比至殷富”。谢超,“初艰嗣,商于潮……又商于吴”。王道,“父早丧,远贾粤丰”。沈庠,“初贫,携弟康贸商三山”。伍文蔚,“续因家贫,父命往外贸易”。至于乾隆志、民国志及族谱记载的连城商人,更是数不胜数。
清代四堡是雕版印刷的四大基地之一。杨澜《临汀汇考》云:“长汀四堡乡(1951年后划归连城县)皆以书籍为业,家有藏版,岁一刷印,贩行远近。虽未必及建安之盛行,而经生应用典籍以及课艺应试之文,一一皆备。城市有店,乡以肩担,不但便于艺林,抑且家为恒产,富埒多藏。食旧德,服先畴,莫大乎是,胜牵车服贾多矣。”⑦其发行运销的三条路线已在前文述及。
清末民初是连城漂料纸的鼎盛时期,纸槽由原来的二百槽猛增到四百槽,年产量由原有的二万担增至四万担,纸号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竟达五十多家,其中著名的有姑田上堡的洪春号、中堡广泰号、下堡吉兴号等。洪春号系合资经营,每年每股可分纯利白银一千两,折合光洋一千四百元,名噪一时,人们称该号是一颗摇钱树。后来又有旗鼓相当、实力雄厚的新纸号出现,如南美庄、荫昌号、永和祥、义盛祥、元茂、义隆、肇春号等。至20世纪40年代后,姑田又有一批新的纸号出现,如振东号、振春号、集祥记、裕源、谦吉、集昌庄、春和成、蒋三益、明茂、恒升、周兴祥、玉华庄、李步苏、蒋述先、建国庄、建兴庄、建贞庄、建祥庄、建华庄等。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宣纸商标有“双龙”、“双鹤”、“飞凤”、“声振全球”、“虎牌”、“福爵”、“禄爵”、“丝球”、“金鼎”、“美玉堂”、“风行环球”等。是时曲溪、赖源的手工纸几乎都由姑田纸号收购,收购之时各自带上纸号的商标、等级、品名印章到纸槽户中确认纸质数量,并分为甲超、乙超、甲特、乙特、丙超、丙特三等六级,这种活动叫“开印”。宣纸出售外运时应缴纳10%左右的纸捐,完税后在纸篓上帖印花税票,如此运到渡口方可下船。①
连城县宣和乡(1956年前属长汀县管辖)吴家坊的吴昌同是连城商人的杰出代表。吴昌同少时学徒于湖南衡阳,“尝挟薄赀泛五湖,登衡岳”,在两湖开钱庄,后在长汀开设店铺,包揽了赣南、闽西山茶油、生漆的收购和批发生意,同时经营纸业和木材,其商业已拓展到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还到潮州经营宣纸,在潮汕一带开设了9间“昌同号”。吴昌同资产最多时,拥有20多家纸厂和3座笋干厂,还有自己的运输船队和转运货栈,其资产约值160万银元。由于吴昌同“拓祀田,立社学及一切桥梁茶亭有裨于人者,无不竭力”,汀州八县文人逐级上呈,光绪帝准由吴昌同后人自建“乐善好施”牌坊。②
清末民初,随着商业往来的日益频繁,业务量不断增大,为了解决货币结算运送银钱的麻烦,连城姑田的永吉昌、南美庄、荫昌号、茂昌等商号开始利用钱庄的汇票,如上海票(申票)、潮州票(潮票)、福州票、邑票等,当地人称这种汇兑手段为“飞钱”。连城莒溪的纸商义生庄、裕生源、福利行、大安庄、益美庄等都利用汇兑票来完成银钱的往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汇票对纸业和土产的贸易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贴吧:
赖晨作者:
lc2178lc2178 2019-04-18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