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领域
南特敕令【Edict of Nantes】
【概】
南特敕令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1598年4月13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
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雨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并在法律上享有和公民同等的权利。
【史】
16世纪中叶以后,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境内推行新教宗教改革,而新教的加尔文教派也逐渐在法国境内活跃。
他们的出现,令原本的天主教徒感到受威胁,但新教教徒的影响力日益增力,双方发生冲突。
1559年,法国国内的新教教徒组成了雨格诺集团,对抗捍卫天主教的统治阶层吉斯家族。
1562年,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史称“法国宗教战争”【胡格诺战争】。
战后,吉斯家族的洛林的亨利一世、瓦卢瓦的亨利三世及纳瓦拉的亨利【即亨利四世】开始展开争夺法国王位,称为“三亨利之战”。
最后亨利四世战胜并开创了法国的波旁王朝。
亨利四世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后,决定结束多年的战争与不幸,把平静还给他的臣民。
在当时,这份诏书的名字并不是南特赦令,甚至不被称为昂热赦令,而被命名为和平赦令。
【要】
这条敕令列明国内的雨格诺教徒能够享有自己的信仰自由,不受国家干扰,亦有权建造教堂及参与宗教事务。
此外,他们也享有和其他公民一样的权利,亦可以和天主教徒一样分享同等的政治权利,可以担任各种官职。
亦允许让这些教徒保有城堡及军队,以保卫自己。
【义】
这条敕令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亦是自罗马帝国后,欧洲史上第一次的宗教并存。
亨利四世签署了这条敕令后,立刻遭到了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尽管他宣布定天主教为国教。
1643年,路易十四加冕。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宣布南特赦令在法兰西王国内予以废止。

上图为南特敕令原章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