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吧每日一学】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之十六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之十六 三洞道士朱法满编 梵诵三契
贴吧:
道教作者:
九色离罗 2016-09-07 16:20 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 《养性延命录》云:仙人曰: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此三者,祸之 本,小则危身,大则危家。 《要修科仪戒律钞》云:末世人民有三可谓,
贴吧:
江西作者:
梦秀娓圆倩莉? 2011-12-22 14:15 回复:《太玄真一本际经》中名句,早于《楞严经》,义理高深,文字优美。 《太玄真一本际经》由道教剽窃佛教中论、关河般若学、三论宗等内容仿造而成,大道理与佛教高度相似,基础理论却含糊不清
-
由于初唐时期佛道之争的白热化,道教为了挽回理论上的劣势,开始剽窃佛典《中论》、鸠摩罗什的关河般若学、三论宗等佛教内容,编写了道教最高重玄理论经典《太玄真一本际经》和《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后来出现的《云笈七签》,就大量征引《太玄真一本际经》的内容。另有《道教义枢》、《三洞珠囊》、《要修科仪戒律钞》、《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等道教类书及其它典籍,都曾大量征引其内容。《通志》、《蜀中广记》、《求古录》、《初学记》、《册府元龟》等提到《本际经》,太平御览屡引《本际经》。现今道教日常课送的《清静经》,在思想上也与《本际经》颇有渊源关系。同时,这部经对于有唐一代的道教哲学思想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四川巴蜀出版社·儒释道博士论文系列

贴吧:
禅宗修行作者:
PS142857 2023-12-27 11:08 金阙后圣太平帝君 道教天神,早称“金阙后圣太平李真天帝”,见于《上清大洞真经》,为《二十九章经》之第三十。梁陶弘景《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编为“第三中位”,称“
贴吧:
问镜作者:
cuijing0571 2014-05-17 12:19 【道教吧每日一学】道教用香与形而上的 “心”香 纵观古典文献,中国古代道教中所用香料约有十种,分别是: “返风香”、 “七色香”、 “逆风香”、“天宝香”、“九和香”、“反生香”、“天香”、“降真香”、“百和香”、“信灵香”。道教对不同场合用何种香料都有规定。例如,道书称:“檀香、乳香谓之真香,只可烧祀上真。”① 道教仪式都离不开香料这一形而下的物质载体,以达到形而上的修行境界。 “返风香”、 “七色香”、 “逆风香”和 “天宝香”,这四种为道教宫观和斋
贴吧:
道教作者:
九色离罗 2017-08-29 01:02 三国隐藏4大神秘谋士南华老仙 南华老仙,是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拟人物。其原型来自道教典籍中对庄子的封号,又称“南华仙人”、“南华真人”等。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通行本的第一回中,描述了南华老仙将《太平要术》赠送给张角的情节。 【演义通行本原文】: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
贴吧:
三国演义作者:
拳皇全明星? 2022-01-04 08:35 当代道教正一派科仪与教义的互相印证 本文提要:科仪是教义的存在形式,教义借助科仪得到发扬光大,科仪与教义是应该互相印证的。近百年来,上海道教正一派科仪未能较好地印证丰富的道教教
贴吧:
法术作者:
大内密探Darusi 2012-12-25 20:20 【术语名词提问】请问科仪该怎么作解 大家安好,不好意思,我有些道教名词的问题,想咨询一下各位专家,问题很浅,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再麻烦告知。 问题: 科仪里是否有涵盖一般信徒的礼拜? 我在网路上查询的资料一 网路查询道教科仪,会得到科『所谓科,可作(动作)(解之),按(说文):「科」有程、条、本、品等义,而「程」又有法则之义。 仪 :所谓仪,系典章制度的礼节程序、法式、礼式,如通常所谓「行礼如仪」 资料二 《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对于礼拜的描述:“入道启真,朝谒为本
贴吧:
中国道教协会作者:
江驟 2021-04-28 15:09 仙道贵生,道教对待生命的态度! 一切生生不息的事物都是道教所敬重和爱护的,众生平等这个概念不止出现在其他宗教之中。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教理和教义都植根于中国文化。尊重生命,平等的对待生命也是道教所提倡的。《度人经》说,仙道贵生,一切有情无情,皆是大道演化,只有品类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蚂蚁的性命也是性命,人的性命也是性命,汉明帝曾经在终南山遇见北斗星君,便向北斗星君请教。汉明帝说,我身为皇帝,那么我的生命还属于北斗星君管吗
贴吧:
山东道教作者:
修身养德◎ 2020-07-29 14:10 抄写经文,令人代代聪明! 抄经就是写经,也就是书写经文。抄经就是用虔诚心、恭敬心把大道妙音、琅书琼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抄经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是藉着抄写经书来净化心灵,所以抄经也是一种修行。 道士学习科仪经典,代代都以抄写经文作为入门的第一步。 《要修科仪戒律钞》称:“抄写经文,令人代代聪明,博闻妙赜,恒值圣代,当知今日,明贤博达皆由书写三洞尊经,非唯来生得益,及至现在获福。”其中所称“三洞尊经”,包括科仪经典在内,抄
贴吧:
山东道教作者:
修身养德◎ 2020-11-19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