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反王里,没几个能称得上好汉的,如果要说的话,貌似就薛凤池 这帮反王里,没几个能称得上好汉的,如果要说的话,貌似就薛凤池和谢天豹守大门力竭而亡的时候把我感动了一番,不过话说刘黑闼的下落是啥?我可能看快了没注意到,有注意到的麻烦告诉我下
贴吧:
瓦岗山异闻录作者:
霖沐丶 2020-02-11 21:22 扬州之战友军无撤退之无解之题 重打,完美培养所有人员。打到扬州,过的太轻松,于是重打一遍,计划友军无撤退过关,然而,我呵呵了。 管子带六人早早下路断桥,友军走上路,5大主力的救护支持下,薛凤池与谢天豹简直是天神般的存在,坚挺而持久的力举千斤闸,硬是没有给熊大上场领便当的机会,裴三砸城门这一轱辘剧情也给活活切掉。 裴三带蝈蝈红,在两伍冲上去之前,秒杀,秒杀了杀宇文小子,黄脸汉子对话完杨干爹之后与裴三合力弄死干爹。 友军全部出城,只有
贴吧:
瓦岗山异闻录作者:
高大全全大高 2019-09-05 13:59 水一波,盘点下所有称王称帝的反王和他们的最终结局(按照领便当 水一波,盘点下所有称王称帝的反王和他们的最终结局(按照领便当时间排序): 1.济宁王王溥:反王联盟时被苏烈指使刘黑闼暗杀 2.冀州王高士达、海州王高士魁:反王联盟中煽动夺寨失败,被擒后被斩首 3.济南王唐璧、口北可汗福克宗坦、沙漠汗罗子都:十八反王会盟四平山劫杀杨广,战场上遇李元霸,不敌战死 4.混世魔王程咬金:四平会盟逃出后禅位于李密(至今未死,但也不是反王了,故列在此处) 5.颍州王杨义臣:名为藩镇,实同反王。三
贴吧:
瓦岗山异闻录作者:
真理之主? 2020-02-10 19:15 闲聊京剧名角的别称 京剧名角众多,往往内外行对他们都有尊称或是美誉,也有一些艺名是自己起的。 程长庚是精忠庙首,京剧的奠基人之一,一代宗师,人称大老板,所演群英
贴吧:
京剧作者:
敬周7 2013-08-18 18:34 泛谈“ 十三绝”
――翁偶 “十三绝”是京剧有史以来最早遗留下的名伶群像, 画者沈容圃把十三位艺术精湛、脍炙人口的艺术家荟萃一堂。老生行有程长庚( 《三国志》的鲁肃)、卢胜奎( 《战北原》的诸葛亮)、杨月楼( 《四郎探母》的杨延辉)、谭鑫培( 《恶虎村》的黄天霸)、小生行有徐小香( 《三国志》的周瑜)、旦行有梅巧玲( 《雁门关》的萧太后)、余紫云( 《彩楼配》的王宝钊)、时小福( 《桑园会》的罗敷)、朱莲芬( 《琴挑》的陈妙常)、老旦行有郝兰田( 《行路训子》的康
贴吧:
京剧作者:
穆志恒? 2017-02-24 14:46 袁世海回忆录(41) (袁世海口述,袁菁整理) 求师(一) 四十一 大合作 五老二小 春季里,李华亭出面约请尚和玉
贴吧:
国剧作者:
平原老人说两句 2016-08-14 06:28 儿子讲述:梅兰芳被“流氓”警署扣押真相 凤凰网历史综合 民国四年十一月中旬,有一位久居天津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薛凤池来京约梅兰芳跟凤二爷去
贴吧:
名家名段作者:
品戏斋主 2017-02-05 18:47 前四大须生-余叔岩 前四大须生-余叔岩 余叔岩(1890——1943),又名余第祺,祖籍湖北罗田,生于北京。老生余三胜之孙,青 京剧老生名家余叔岩 衣余紫云之子。曾从师于吴连奎、薛凤池、李喜瑞、姚增禄。一度“倒仓”,嗓音变坏,不能演戏。嗓音恢复后,跟谭鑫培学过一出《战太平》、半出《失印救火》。他继承谭派,又有所创新,形成唱腔刚柔相济的余派。[2] 余叔岩塑造的人物有很大特色,在发声方法、演唱技
贴吧:
龙卧于渊作者:
一梦如镜 2011-07-12 23:28 【转】杨小楼与三麻子合演之两佳剧 侠公 杨小楼毕业小荣椿科班后,在寓召集姚宝森、茹锡久、于蕙等逐日用武功,名三十六友,初出台宝胜和,地点为西珠市口天寿堂,以次赴津入东天仙献技,同台有三麻子、尚和玉、李吉瑞、薛凤池,戏价售三吊六百。杨演《长坂坡》《汉津口》,鸿寿(三麻子名王鸿寿)曾饰后场关公,隶该园年余,声誉与日俱进,仗诸人联合力弗尠。小楼第一次赴上海,入天蟾舞台,系在壮年,随同演武二花者为赵寿臣,是次联合沪上名角演义务戏,杨《
贴吧:
李少春作者:
梨园居士? 2025-02-15 04:36 回复:【转】天津“票界之王”王庾生:“以一票友掌握梨园,实为天津第 (一)青少年时代
一八八九年,王庾生出生于一个回族阿訇家庭。王自幼受其叔伯影响,嗜好皮黄,边读书边学戏,文戏开蒙老师是吴连奎,武戏由冯黑灯开蒙。一九〇四年左右,谭鑫培、贾洪林、汪桂芬、汪笑侬等人经常在天津演戏,庾生总要跑到戏园,聆听这些名角的演唱。
每天早晨,他都要和小小余三胜(余叔岩)、温小培到城西北角(今西站十间房一带)去喊嗓练功。余叔岩家住估衣街侯家后金店胡同,为了练功方便,王庾生与温小培也经常住在那里。余叔岩负责“叫起”,如果王、温不起,余就连喊带叫,敲起窗户来没完。从侯家后到西郊外,约有十多里路,冬天遇风雪天,他们就带着笤帚(扫雪)、柳木棍(凿冰用)开路到那儿练功。
那时戏园子白天戏不多,他们三个人有时在隆庆和科班与张英杰(盖叫天)一起借台练功,有时到北门外绘芳园去练功,当时武生杨小楼也在那里练功,经常对他们三个人的武功、把子、工架加以指点。王庾生的杨派武生戏如《长坂坡》、《连环套》、《落马湖》、《战宛城》等,均得杨之亲授。
王庾生十六、七岁时十分迷恋谭鑫培之艺,时值谭鑫培来津,住在票友窦砚峰(盐商)家中。窦家住西北城角,与王家相隅不远。窦素喜王之才敏,便介绍庾生直接向谭请教。谭对梨园界艺人极为保守,对外行则逢问必答。庾生每视谭休息充分,精气神好时,就婉转问艺。
这一时期他向谭请教了《天雷报》、《御碑亭》、《盗宗卷》、《乌龙院》。谭甚喜庾生之敏慧,亲授了《南阳关》、《断臂说书》两戏。谭鑫培和天津一些著名文人戏迷交谊深厚,如魏铁珊(匏公)、窦砚峰、王君直、李采繁等人,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音韵,切磋表演技巧,王亦往来其间,得益良多。
庚子(1900年)以前,天津盐商成立了雅韵国风票房,著名艺人薛凤池、名票王君直、窦砚峰、陈彦衡等均时常走票,一九一〇年左右,王庾生和余叔岩也加入该票房,有了这许多的著名内外行,得以共同研究谭派技艺。
一九一一年以后,王庾生曾一度在北京居住,当时余叔岩也在北京,王庾生便与余叔岩、言菊朋组织一个学谭小组,每值谭氏演出,三人必往观摩,并相约分记唱腔和身段,回来交流心得,不许藏奸。
当时堂会盛行,皇室子弟、官僚、军阀,每逢喜寿庆日便邀集名角唱堂会。王庾生平时十分注意堂会的消息,并千方百计找门路进堂会宅院。一般情况下要经常与场面人员保持联系,每值有堂会戏,便代拿一些乐器即可混入,只要进了宅门就无人过问了,尽可安心看戏有一次,皖系军阀段芝贵在安微会馆办堂会,门禁森严无法混进,王便与杂叔岩雇了一辆漂亮马车,车窗挡得严严实实,冒充宅门近眷,直闯宅院,把门军警不但没阻拦,反而持枪敬礼。
王庾生二十岁那年,有一次在升平戏园看谭鑫培的《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当时王的左边也是一个戏迷,紧换着他坐在散座的高凳上。当谭唱到“不觉来到贼的府门前”一句时,腔调绝美,那戏迷兴奋已极,不由将右肘向后猛然一捣,竟捣在王的左肋上,王疼得几委于地,但看谭戏机会难得,强忍着把戏看完了,后来竟落下了胸膜炎的痼疾。
王庾生二十四五岁时,曾在文昌宫学校当教员,旧时代当教员一行是贫苦的职业。第二年,听说谭鑫培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义务戏《御碑亭》,向学校托故请假,典当衣物集资赶到北京看戏。
贴吧:
京剧作者:
梨园居士? 2025-03-03 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