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自己做的鸟题材
鸮:别名猫头鹰、鸱鸺[chī xiū],鸟纲鸮形目动物统称。
鸮形目下分3科:原鸮科、草鸮科和鸱鸮科。
草鸮科动物: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草鸮菲律宾亚种 Tyto longimembris amauronota
2 草鸮新几内亚亚种 Tyto longimembris baliem
3 草鸮休恩半岛亚种 Tyto longimembriscapensis
4 草鸮华南亚种 Tyto longimembris chinensis
5 草鸮指名亚种 Tyto longimembrislongimembris
6 草鸮台湾亚种 Tyto longimembrispithecops
贴吧:集邮作者:为U狂 2024-05-02 15:18
回复:草鸮和仓鸮的对比鉴别
草鸮和仓鸮的地理分布区别:
草鸮:
分布范围:非洲、新几内亚、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至中国西南及华南、东南亚、菲律宾。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及冬候鸟。亚种chinensis于云南东南部(蒙自)、贵州、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北至安徽。亚种pithecus为台湾南部的留鸟。

仓鸮:
仓鸮在国外分布于亚洲西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大洋洲、非洲、马达加斯加,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几乎遍及全球,共分化为35个亚种。
但是在我国仅有2个亚种,即云南亚种和印度亚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云南亚种面盘白色,下体白色而缀有皮黄色,上体灰色而缀有棕色,而印度亚种面盘为污白色,上体灰色更多,下体为洁白色,不沾皮黄色。它们的分布区都极为有限,而且非常罕见,其中云南亚种仅于1962年首次记录于云南勐海,印度亚种仅于1978年在昆明采到1只雄鸟标本。
分布范围:美洲、西古北界、非洲、中东、印度次大陆、东南亚、马来诸岛、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亚种javanicus在云南有记录,为偶见迷鸟。
贴吧:猫头鹰作者:abcyxlyxl 2014-12-18 17:06
回复:【传奇再现】||重制|| GoG世界鸟类导航
1.1.3. Masked Owl——蒙面猫头鹰、面具猫头鹰

浅色型饲养个体,作者Eddy Lee,摄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凯威森野生动物园

深色型(塔斯马尼亚亚种),自eBird,作者Richard Jackson,摄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豪勋爵岛
大草鸮,Tyto novaehollandiae
-学名释义:澳大利亚的猫头鹰(novaehollandia“纽荷兰”,澳大利亚旧称)
保护状况:无危(LC)
体长:♂33-42 cm(澳洲种群),♀38-47 cm(澳洲种群);47-55 cm(塔斯马尼亚亚种)
体重:♂352-805 g,♀500-1260 g
特征:最大的“提托”,但体型和羽色在不同种群间多变。整体外形与仓鸮略似(尤其是浅色个体),但面盘黑色外缘完整,翼下斑纹更浓重,蠕纹的对比度明显更高,显得更黑白驳杂。浅色型面盘与体色底色纯白;深色型面盘栗色,体色底色暗皮黄;过渡型介于两者之间。眼黑色,喙粉色,足褐粉色,爪褐黑色。鸣声嘶哑尖利似仓鸮,但更响更沙哑。不甚畏人,可接受观察者在手电筒照明下靠近。
生境:密林、开阔森林、林地交界和旷地,需要有树洞等营巢场所。白天时常隐藏于山洞中。
食物:各类中小动物,从兔到鼠到蜥蜴均有;在开阔地捕猎,采取守株待兔的捕猎方式。
繁殖:利用树洞、石洞或岩石繁殖,或在山洞的裸露岩石砂砾上产卵,一窝2-4枚卵,孵化期一般33-35天,最长42天。
分布:新几内亚南部;梅尔维尔岛与巴瑟斯特岛;澳洲约克角半岛东北;澳洲北部;澳洲西南角、东南沿海,内陆偶见;塔斯马尼亚与玛丽亚岛,马祖客岛偶见,引入豪勋爵岛
在GoG中:大草鸮是纯族眼中第二等的提托猫头鹰,只能晋升到中尉以下。大草鸮也被叫做“山洞猫头鹰”,因为它们善于在山丘中的地下通道内飞行。LotG中,昆郎的对手是一只塔斯马尼亚大草鸮(T. n. castanops),此亚种甚大,仅有深色型,有时被提升为种。

备注:数种猫头鹰都称为“xx Masked Owl”,此鸟正式名应为Australian Masked Owl,但KL可能为了避免出现人类词语而省略。
贴吧:猫头鹰王国作者:狐の笑 2019-10-03 05:02
回复:{Owls°种类}草枭和鸱枭的一些种类
草鸮科的种类
仓鸮
仓鸮,俗称作猴面鹰、谷仓猫头鹰,中型鸟类,是草鸮科草鸮属中的一个典型物种。体长为34一39厘米,体重485克左右。颜色为苍白色,翅膀和腿都较长,体长33-39厘米,双翅展开有80-95厘米。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昼伏夜出,食量很大,一夜可以吃掉七只鼠类。
橘仓鸮
橘仓鸮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非洲草鸮
中型猛禽。全长35厘米左右。上体暗褐,具棕黄色斑纹,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似仓鸮,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飞羽黄褐色,有暗褐色横斑;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嘴黄褐色。爪黑褐色。虹膜-褐色;嘴-米黄;脚-略白。 叫声:响亮刺耳。
灰面鸮
灰面鸮,又名灰脸草鸮(Tyto glaucops),是鸟纲鸮形目草鸮科草鸮属(学名Tyto)的一种动物。
米纳仓鸮
分布于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草鸮(注意是属不是科)
中型猛禽。全长35厘米左右。上体暗褐,具棕黄色斑纹,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似仓鸮,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飞羽黄褐色,有暗褐色横斑;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嘴黄褐色。爪黑褐色。虹膜-褐色;嘴-米黄;脚-略白。 叫声:响亮刺耳。
马努斯草鸮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小乌鸮
小乌鸮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塔里仓鸮
分布于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大草鸮
大草鸮 ,鸮形目(Strigiformes)的一种。属于濒危鸟类。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等。
苏拉仓鸮
苏拉仓鸮,鸮形目的鸟类。分布于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
小草鸮
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马岛草鸮
马岛草鸮像仓鸮,很易混淆,不过它们较为细小,只有30厘米长,身体呈橙色及有细小的黑点。
它们栖息在岛内东部潮湿的常绿林中,主要分布在原生林及次生林。它们吃哺乳动物,如马岛猬科及黑髯鼠属。它们会在树穴中筑巢。
乌草鸮
乌草鸮属于鸮形目、草鸮科动物,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
贴吧:枭武士作者:时间领主? 2014-03-13 00:13
回复:草鸮和仓鸮的区别
草鸮和仓鸮的地理分布区别:
草鸮:
分布范围:非洲、新几内亚、日本、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至中国西南及华南、东南亚、菲律宾。
分布状况:罕见留鸟及冬候鸟。亚种chinensis于云南东南部(蒙自)、贵州、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北至安徽。亚种pithecus为台湾南部的留鸟。仓鸮:
仓鸮在国外分布于亚洲西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大洋洲、非洲、马达加斯加,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几乎遍及全球,共分化为35个亚种。
但是在我国仅有2个亚种,即云南亚种和印度亚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云南亚种面盘白色,下体白色而缀有皮黄色,上体灰色而缀有棕色,而印度亚种面盘为污白色,上体灰色更多,下体为洁白色,不沾皮黄色。它们的分布区都极为有限,而且非常罕见,其中云南亚种仅于1962年首次记录于云南勐海,印度亚种仅于1978年在昆明采到1只雄鸟标本。
分布范围:美洲、西古北界、非洲、中东、印度次大陆、东南亚、马来诸岛、新几内亚及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亚种javanicus在云南有记录,为偶见迷鸟。
贴吧:吉林宠物交流作者:宝児小柒 2016-02-16 17:05

大家都在搜

  • 几内亚和新几内亚
  • 新几内亚人种
  • 新几内亚巴布亚少女
  • 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哪里
  • 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华人
  • 巴布亚新几内亚穷吗
  • 巴布亚新几内亚时间
  • 西巴布亚新几内亚
  • 巴布亚新几内亚 安全吗
  • 巴布亚新几内亚面积
  • 新几内亚在哪里
  • 新几内亚战役
  • 新几内亚群岛
  • 巴新几内亚物价水平
  • 草鸮和仓鸮区别
  • 草鸮
  • 大草鸮
  • 草鸮幼鸟
  • 草鸮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