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剖】我们上海严格的市区高贵等级划分。
上海是分上只角和下只角的,上只角是高贵的象征,而下只角则是贫苦的代表,通常是法租界是最高贵的地方! 传统意义上海的上只角就是五个区,徐汇、静安、长宁、卢湾和黄浦,但是需要非常具体的划分是这样的,北卢湾、东北徐汇(天平路街道和湖南路街道)、东南长宁(江苏路街道和新华路街道)、南静安和老黄浦。毫无疑问法租界就是凌驾于一切租界之上的全大上海最繁华的区段没有之一,老静安也要差一些火候,卢湾徐汇在淮海中路的
贴吧:网球作者:鱼告诉我 2021-01-21 23:56
清朝对疆域有什么領土貢獻,用数据说话
当年北洋政府从清朝手中接过的是“到处殖民地”的秋海棠地图。据不完全统计如下: 1、上海租界(英,法,美) 2、天津租界(英,法,德,日,俄,意,奥,比) 3、汉口租界(英,法,德,鹅,日) 4、广州租界(法,英) 5、鼓浪屿租界(英,法,德,日,美,西,丹,荷,瑞,挪) 6、青岛德租借 7、大连俄租借 8、重庆日租界 9、杭州日租界 10、苏州日租界 11、厦门英租界 12、镇江英租界 13、九江英租界 14、威海英租借 15、香港英租借 16、
贴吧:晓松奇谈作者:贴吧用户_0a9GQ65 2015-10-26 19:51
回复:按49年东北野战军能打赢淞沪会战
四野部署是这样的:以3纵17师不宣而战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尽量杀伤敌有生力量,爆破日租界内的建筑,待敌主力赶到撤退至苏州防线。以二三五六四个纵队协助疏散上海市民,任务完成后于嘉兴湖州杭州一带隐蔽待机。四纵九纵率12个独立师进入苏州防线准备抗击日军主力。八纵十纵在茅山一带构筑工事。十一纵在江北活动,准备截击日军北路部队。十二纵在南京西南部署,保证全军后勤人员通道。一纵为总预备队。国民党军队一部分(约10万人)留在城里疏散居民,准备巷战。另一部分(约20万人)进入湖州安吉一带的山区听从我军命令准备截击日军南路迂回师团。长江、太湖等水路布设沉船水雷进行拦阻,水网地带安排地方部队和民兵协助我军作战。
战役进程如下:日军海军陆战队强烈抵抗,我军进展缓慢,但日租界被炸了个七零八落几成废墟。此时,日军海空军掩护日军主力赶到,我军迅速撤退。 而上海几乎空城,人员已向四处疏散完毕。日军七个师团(约二十万人)遂全部登陆直接向西追击撤退的我军,其中派一路(约一万人)度过长江至启东,沿江北岸从西进攻,还派一路(约一个师团3万人)向嘉兴湖州沿太湖东岸向南企图迂回南京。日本还携带了部分汽艇进入太湖附近的水网地带。七个师团20万人一字排开齐头并进企图拿下南京。
北路部队(约一个旅团)进至高邮附近时遇到我军少量部队阻击,我军且战且走退往姜堰方向,日军穷追不舍,于溱湖附近的水网地带遇到我军强有力阻击,日军不敌后撤,却发现后路早就被我军和国军截断,日军向江南主力求救未果,最终于姜堰西北被歼灭。
南路日军师团向南进攻,很快进至太湖南岸的水网与山区交接地区,并随时遭到我军游击截击侧击进展艰难,想要撤退已经不可能,只能咬牙前行,因国军作战不力,直至安吉附近时遇到我军十二纵的阻击,此时国军大部赶到,围歼了这股日军。
中路日军主力向西突击至昆山花亭一线未见抵抗,因日军知晓国军事先在苏州的防线,所以,前进谨慎缓慢,至苏州外围,遇到我军强烈阻击,前进受阻。此时传来了北路日军被歼的消息,日军陷入两难之中,谨慎起见,登陆陆军希望海军进入长江保护北侧安全,遭海军千方百计推脱,最后只派出一个浅水炮艇分队进入长江,但也只走到江阴就无法向前,因为长江已被沉船和水雷封锁,日本海军只好边扫雷边破障边缓慢摸索向前。日军在苏州防线前整整打了三个星期,损失巨大,六个师团的近十五万人损失了三分之一。我军见到时机成熟放开苏州防线退到常州茅山一带进入事先修好的工事里,日军好不容易突破苏州防线经过无锡进入常州后又遇到我军强烈阻击,后方运输线长达300公里,海军无力掩护,经常遭到水网地区活动的游击队和地方部队骚扰,效率很低,陷入了困境。此时传来了南路日军在山区被重重包围的噩耗,中路日军无力增援。这时,日军内部形成了两派意见:一种是迅速回撤到上海苏州附近等待国内援助,另一种是少壮派军官要拼命向前,以攻克南京为荣,众口纷纭之下,日军下级军官又搞了一次下克上的兵变,杀死了几个稳健派高级军官,剩余十万人按前中后三个兵团强攻我军防线,这一战打得昏天黑地,双方损失巨大,但日军向前不过一两公里,却损失了2万人,迂回我军侧后的1万人也在句容附近被我一纵歼灭,剩余的八九万人士气低落的在镇江常州一带徘徊。
围歼日军的时机已经成熟,原先于嘉兴附近机动待机的四个纵队沿太湖东岸迅速向苏州上海外围突击,日军后方部队兵力空虚,而在常州的日军根本来不及救援,我军一直打到江边,重新进入苏州工事,架起大炮猛攻日军舰艇,见此情况,日本海军迅速逃离并撤出长江,把陆军扔在内陆。日军部队三面被围,一面是滚滚长江,101下达总攻击令,日军向海军求援无果,只能拼命向东突围,同时向大本营和那个矮子求救,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军迅速分割敌人,大大小小的包围圈昼夜攻击,日军虽悍勇,难敌我军四面攻击,经过约一周的战斗,日军七万人被全歼。华东派遣军司令松进石根乘汽艇度过长江后在北岸被我军击毙,参谋长也自杀身亡。七个师团长,四个战死,一个被下级杀死,一个伤重不治,一个自杀。其他旅团长、联队长大部战死,少量自杀,只有一个被俘,三个失踪。我军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全军伤亡在十万左右。其中1名纵队司令员牺牲,2名负伤。
日本海军徘徊在上海外围的海面。
华东派遣军的全军覆没,在日本引起了巨大轰动,陆军部和海军部为追究责任几乎兵戎相见,军队内部吵成一团,动刀动枪的时有发生,不少高级将领死于内讧,日本国内的和平主义抬头,政府也断然拒绝了陆军部继续扩大战争的企图,在倭王支持下,日本政府决定撤回对华派遣军,并就保留关东军在东北等问题和中国展开谈判,中国提出撤回全部日本军队,废除全部不平等条约,收回台湾,琉球独立等要求,由于军队大捷,中国条件基本得到满足。1938年1月8日,签订了协议。世界对中国的表现十分肯定,并表示愿意和中国发展平等互利的关系。此后,中国迈上了民族独立和自强的道路。
贴吧:历史作者:贴吧用户_QCE88KS 2025-01-08 13:35
回复:【本地交流】勇救日本母子的中国女性不幸离世
不愧是苏州日租界,秋田犬留的就是多
贴吧:苏州作者:isblau 2024-06-28 11:19
回复:我个人分析为啥江南富裕千年
人民日报转载 星球研究院写的热文,《江河湖海,中国人为什么偏爱江南?》
大概是写江南富裕千年的最好的文章

江南的崛起,并非一时、一地之功,而是在一千余年间,五大城市轮番发力
将江南逐步推向经济、文化上的巅峰。这五个城市又分别与它们所处的"江""河""湖""海"密切相关。堪称江河湖海的盛宴
1. 首先来临的是长江时代,西晋末年公元300年左右,在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的重重打击下,西晋宗室、士族大量南迁,拥有长江天堑之利的南京,成为重建晋廷的最佳选择。
此后南朝的历代朝廷均接连在此定都形成六朝古都,南京崛起。
衣冠南渡的汉人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技术,大量土地被开辟为农田,农田的开辟增加了粮食产量,也促进了人口增长,凭借长江、秦淮河等水系之利,南京成了江南人口与财富的聚集之地,码头经常停泊数以万计的中外商船
以南京为中心的六朝,带动江南首次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南北朝之后隋朝统一中国,重新定都北方,此后的南京再也没能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成为“国都”,以南京为核心的长江时代结束了
2. 但隋炀帝杨广看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趋势,勾通南北、消弥差距成为当务之急。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工程启动了京杭大运河,江南,从此进入第二个时代,运河时代
江南的钱粮、物产通过运河水系汇集到长江北岸的扬州再通过扬州转运全国北方的人才也经扬州直下江南运河舟楫往来,穿行如梭扬州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扬州崛起
到了唐代朝廷继续疏浚运河扬州经济、文化持续繁盛"烟花三月下扬州"在当时文人骚客间广为流行
然而“烟花三月”的扬州,在唐末的军阀混战中被毁,以扬州为核心的运河时代也就此结束
3.当历史步入宋代,中国的经济开发持续向南推进,江南的中心也从长江沿岸向南转移另一条大江出场了。
江南随之进入第三个历史时期,钱塘江时代。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境内,其杭州段河道蜿蜒曲折故又称"浙江""之江"
公元 1138 年,仓皇南逃的宋高宗一路逃到杭州,杭州崛起
人口 、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钱塘江时代的江南开始在经济、文化上彻底超越北方。
杭州一跃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
然而南宋后期蒙元入侵杭州城遭到破坏,地位大不如前以杭州为核心的钱塘江时代结束了。
4.但江南的整体崛起仍然不会终止。明清时期江、河之后的"湖"开始发力,江南迎来第四个历史时期,太湖时代。
太湖位于江南腹心、面积约 2400 平方千米,比深圳市面积还要大 1/5,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周围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均与它勾通相连
太湖流域腹地的苏州凭借丰富的物产、便捷的交通以及稠密的人口,开始走上一条与之前几个城市主要依靠行政因素驱动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便是以工商立城,苏州崛起
至明清时以苏州为核心的江南丝绸、棉布生产居全国之首各地的商贾,竞相云集苏州。
乾隆时苏州城东,几乎家家户户从事丝织业。全城纺机不少于 1 万张染坊约 300 到 400 家。
工匠们甚至开始仿制西方的眼镜、万花筒,其他诸如食品加工、成衣、日用百货、造纸印刷珠宝、玉器、铁器加工等等也都分门别类,日趋专业。
富裕之后的江南生活,全面走向物质精致化。士大夫们建造起大大小小的私家园林。几乎成为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理想模板。
此后清末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再次终结了江南的太湖时代。而此时,上海的租界,成了苏州巨富的避险港湾。开启下一个时代。
5. 与此同时江河湖海中的最后一个,接过了接力棒。它就是东海,江南进入最新的一个历史时期,海洋时代。东海是长江水系、钱塘江水系的最终归宿,位于入海口的上海,在海洋文明到来时,便是整个水系的龙头。
上海崛起,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成为近现代中国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贴吧:老米作者:辛洛尘 2024-07-02 10:13
【其实上海】真的很大并没有那么的繁华
我其实之前一直阐述的是市中心的上海,也仅限内环线内的浦西四区,因为这些确实是市中心,而上海远比我们想像的大的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城市的中心绝对不会太大,上海市中心永远是在黄浦区。而静安区和徐汇区也可以算一点,就是静安寺和徐家汇那块。我更偏静安寺,虽然徐家汇已经很繁华成熟了,但是徐汇区的精髓在法租界而非现代的徐家汇。 上海虽然国内第一,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很繁华,传统四大区(静安黄浦徐汇长宁),
贴吧:网球作者:鱼告诉我 2021-02-20 11:50
回复:东京VS上海,中日的第一大城市

这是1936年的上海租界地图,当时上海只有两个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由于公共租界面积较大,实行分区管理,以苏州河为界,苏州河以南是中区和西区(现在的黄浦区静安区,以及长宁和普陀的一部分)。苏州河以北是北区(虹口)、东区(杨浦)。上海根本就没有日租界。由于上海的日本侨民大多数居住在虹口、杨浦也不少,于是以讹传讹,认为那里是日租界了。
贴吧:城市gdp作者:旗昌栈 2023-08-23 20:43
(以前)上海不是殖民地(是租界)
不少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在对上海进行讽刺谩骂时骂上海以前做过殖民地。但事实上,上海以前不是殖民地,是租界。 上海英美租界领土主权仍属中国,只是在外国领事或公使和中国地方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缴纳一定租金,享有永租或以30年为限的租地权。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所以二者是不相等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旧中国对上海的租界还有名义上的主权,而对
贴吧:周立波作者:halfdummy 2013-10-20 18:32
理科生们再次颤抖吧,几百字历史试题评析你就看你又有几个题错了
苏州日租界那个么估计全选的《马关条约》吧 -2 欧洲议会什么的请问大家书上翻到在哪里了么?-2 南阳太守杜诗你究竟是不是劳动人民啊,政治老师告诉我
贴吧:江苏省常熟中学作者:佐藤U米米 2012-03-21 00:14

大家都在搜

  • 苏州日租界地图
  • 苏州日租界在哪里
  • 中国共有27个租界城市
  • 北京有几个租界
  • 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
  • 沙市日租界
  • 日本租界有哪些
  • 杭州日租界
  • 苏州是哪个国家租界
  • 中国五大租界城市
  • 杭州日租界警察署
  • 日本有租界吗
  • 苏州是法租界吗
  • 重庆日租界
  • 杭州有租借吗
  • 汉口日租界
  • 北京有法租界吗
  • 天津比租界
  • 日本在华租界
  • 外国在日本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