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观音坐像 苏学金是?可都有大佬解释一下,我不太懂
贴吧:
古玩作者:
百香-果 2023-10-24 18:18 德化茶具文化的过去与现在 德化瓷业之发达,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令人感叹。从人口稠密的城中到人烟稀少的山村随处可见瓷器的影子。在德化古瓷窑和古瓷片数不胜数,一片片白花花
贴吧:
茶艺作者:
中国茶具交易网 2013-10-17 10:33 去德化淘宝 看千年德化瓷何以名扬中外 去德化淘宝 看千年德化瓷何以名扬中外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 德化是千年古县、中国三大古瓷都和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位于福建省泉州。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贴吧:
瓷器铺官网作者:
我是路人_丙 2013-03-16 14:14 【媛来是你】刘媛媛参观连紫华瓷塑作品展 探讨艺术创作 日前,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的“莲生妙相——连紫华德化瓷塑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乐道堂隆重举行,著名青年歌唱家刘媛媛受邀参加,现身现场参观
贴吧:
刘媛媛作者:
詠嗳茜姊 2014-11-24 22:32 【瑾瑜御瓷】-----德化陶瓷发展史 瑾瑜御瓷 最新报道: 早在唐末五代,德化制瓷业就开始发展,出现了第一部完整的陶瓷专著"《陶业法》"。 在宋元以来,制瓷工艺已采用轮作、模印和胎接
贴吧:
瑾瑜御瓷作者:
瑾瑜御瓷团队 2013-03-12 11:34 【德化】德化陶瓷的历史发展 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
贴吧:
瓷都作者:
布咕鸡放暑假 2010-08-04 11:46 南佛禅意 | 苏珠庄:以有形白瓷,塑无形禅韵 何必 太匆匆 停下,世间急促的脚步 在半圆 遇见时光沉淀的美 ( 以下为图文) ▼▼▼ 本期南佛禅意里,
贴吧:
半圆文玩作者:
半圆001 2017-06-02 11:55 【德化】陶瓷博物馆举办“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 2010年6月15日上午,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举办“德化县收藏家协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德化窑收藏大展”。收藏大展开幕式上,县人民政府副调研员黄发建向收
贴吧:
瓷都作者:
Trend′懒猴 2010-08-01 12:13 回复:【建筑器物】德化陶瓷和南安建材 鼎盛时期因此,德化陶瓷[3]闻名于世界还是以明代生产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陶瓷世界里天生丽质、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发展现状德化现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产业集群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很多大企业将分公司设到美、德、英等国;迄今已有70多家出口陶瓷企业获“日用陶瓷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的双认证资格。东边不亮,西边亮。念熟了外贸生意经的德化陶瓷企业不愿轻易放弃海外市场。欧美市场疲软,他们便积极借助协会力量,开拓新兴市场。相关数据表明,陶瓷出口出现了新增长,对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等国的出口增长30%以上,增幅高于欧盟和美国两大传统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在刚过去的2012年,从德化县寄出的网络销售快递单量每天约1.5万~2万件,年销售额达5亿~6亿元,其中主力产品,就是陶瓷。在征战外贸多年之后,如何用电子商务打开内销市场,成为当地政府和电商企业的必答题。德化政府目前正在征集意见和建议,为即将成立的德化县电子商务协会,以及运营的陶瓷网上商城做准备。据了解,德化县推出的电子商务孵化园已经被列为德化县2013年县政府重点工程,首期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位于城东开发区,面向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开放。园区将设定一定的入驻门槛,并配套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如减免前3年办公场所租金、补助仓储场所租金、免费提供培训机会、减少入驻企业物流成本、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等,以切实推动入驻企业发展。
贴吧:
汉服福建作者:
西汉大学士 2013-06-28 22:35 回复:德化白瓷发展史略 晚清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我国城乡遭受严重破坏,德化瓷业走向衰落。这一时期的德化白瓷釉水以青白、灰白釉为主,且常伴有铁锈斑点,釉较为粗糙,肉眼下可见一些细小砂粒。道光举人郭柏苍《闽产录异》:“德化窑,皆白瓷器,出德化县。顺治以前老窑所制佛像、尊、垒、瓶、盏,精致古雅,其色洁白,中现出粉红,至今价翔矣。……近胎地厚而精,釉水莹而薄,渐不足贵矣。”但是,不少瓷雕艺术大师如许良西(1800-1868)、苏学金(1869-1919)、许友义(1887-1940)等都擅长雕塑,坚持制瓷事业,继承传统,锐意创新,颇有何派艺术风格,其作品仍获得很高的评价。嘉道年间,许良西不仅善于陶瓷雕塑,尤其精于微雕,曾于—桃核上精镂观音大士、十八罗汉、善才龙女及龙虎、鹦鹉、竹石、杨柳等,惟妙惟肖,其技艺之精,可谓鬼斧神工!1915年,“蕴玉”瓷庄创始人苏学会首创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优等奖,当时县官吴承铣赠以“极深研究”匾额。之后许友义(许良西之孙)首创活动瓷链等工艺制作的《木兰从军》、《关公》、《观音》、《龙舟》等瓷雕作品,先后分别获得在英国、日本和南京举行的国际和全国博览会的金奖,被誉为“特等雕塑师”,国外对其作品有“一箱瓷雕,一箱白银”之评价。1930年,他为仙游龙纪寺精心雕制的《五百罗汉》系列瓷雕,500罗汉构思巧妙,造型逼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开创了古今系列瓷雕的新纪录,这是目前国内独一无二的瓷雕群像,堪称中外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贴吧:
何朝宗作者:
—何朝宗— 2010-12-18 18:25